“洛邑城究竟能不能守住,就全看卓王子何时回来了!” 说罢,他再次望向远方,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焦虑。
秦军大营里,战旗烈烈作响。赢樛身姿挺拔地站在战车上,周身散发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洛邑城的方向,口中发出低沉而有力的指令:
“东西两军开始佯攻,大军鼓噪而进!”
传令兵身姿矫健,背后两面红色旗帜随风猎猎舞动。他迅速抱拳行礼,声如洪钟地回应:“得令!” 紧接着,双腿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朝着东西两大军营飞驰而去。
赢樛并未有丝毫懈怠,紧接着继续发令:“中军上前,掩护攻城槌前进,投石车朝城门楼上开始投石!”
杜达接到命令,亲自骑马奔赴战场。在距离城墙两百多步的地方,他稳稳勒住缰绳,坐镇指挥,成为秦军进攻的核心枢纽。
刹那间,秦军阵营中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如汹涌的潮水,朝着洛邑城三面气势汹汹地涌去。
四台抛石车蓄势待发,随着士兵们齐声呐喊,巨大的五六十斤重的石头被高高抛起,如呼啸的炮弹,朝着洛邑城南门砸去。
第一块巨石裹挟着凌厉的气势,重重地砸在墙根上,发出沉闷的巨响。尽管威力惊人,可砸在墙根处,效果却大打折扣。
毕竟,战国时期的投石车靠人力拉动发射,射程仅仅二百米出头,换算下来也就是一百六十步左右。
“抛石车,向前三十步!” 杜达的声音穿透战场的喧嚣,坚定而有力。
“嘿呦,嘿呦,嘿呦???” 数十名士兵齐声喊着口号,他们肌肉紧绷,汗水顺着脸颊和脊背不停地流淌,双手死死握住投石车的推杆,艰难地推动着这个庞然大物缓缓向前。
祭勇带领士兵坚守在城楼上,目睹秦军第一发投石的落点,不禁大喜,高声笑道:“哈哈哈,那玩意看着唬人,实则笨重得很,距离两百步就只能丢到墙角,看来他们的射程还比不上我军的强弩。给我用强弩远程干扰他们!”
十几名藏在南门箭楼里的士兵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眼神专注,拉弓搭箭,利箭如雨点般朝着投石车那边射去。
正值盛夏,推拉投石车的士兵们个个袒露着上身,汗水在阳光下闪烁。他们不断有人中箭倒下,可秦军为了将投石车推到有效射程,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地补上。
投石车再次定位,随着士兵们奋力拉动绳索,又一块巨石呼啸而出,精准地砸在了城楼上。这一击威力巨大,直接在城楼上的木质建筑上砸出一个骇人的大洞,内部数名士兵躲避不及,被巨石砸中,当场毙命。
紧接着,第二块、第三块石头接连不断地砸向城楼,城楼的木质部分在这一轮轮攻击下纷纷坍塌。
好在箭楼二楼石墙内的士兵数量较多,他们冒着随时被砸死的危险,依旧顽强地向推着攻城槌前进的秦军放箭。
“注意了,绝不能让攻城槌靠近城门,给我瞄准了射!” 祭勇一边大声呼喊着,一边从士兵手中接过拉满弦的弩,迅速填进一支弩箭,瞄准一名秦军,果断射出,那名秦军应声倒地。
但秦军攻势如潮,源源不断地有人冲上前去,填补同伴倒下的空缺,继续推动攻城槌前进。
秦军蹶张弩士兵知道箭楼内有敌军,可射出的弩箭根本无法穿透石墙,此刻,能对西周军造成实质性威胁的,唯有投石车和攻城槌。
终于,秦军的攻城槌艰难地推进到了城门区域。这里是箭楼士兵羽箭射击的死角,几十名秦军士兵齐声呐喊,将巨大的攻城槌推到距离城门仅有半米的位置。
随后,他们一起用力向后拉绳,吊装在中间的直径一米五粗的巨木剧烈摆动起来,如同一头发狂的巨兽,一次次重重地撞击着城门。
“咚,咚,咚???” 每一次撞击,都让城门发出痛苦的呻吟,也让城内士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那沉闷的撞击声,仿佛是命运的倒计时,一下又一下,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姬恪心急如焚,扯着嗓子大喊一声:“兄弟们,上,将门抵住!” 话音未落,他便第一个冲到城门口,双手用力,艰难地想要抬起一根方形抵门柱子。
身后的兄弟们见状,纷纷涌上前,齐心协力抬起柱子,将一头稳稳地抵在城门中间。紧接着,第二根、第三根抵门柱被抬了上来。
很快,抵门的物料便用完了,士兵们毫不犹豫,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地抵在门上,试图用血肉之躯阻挡攻城槌的猛烈撞击。
然而,攻城槌重达数吨,每一次撞击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城门在这持续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显然撑不了多久。
“百夫长,他们的攻城槌太重了,大门顶不住几下了!” 一名士兵使出浑身解数,奋力抵住城门,同时焦急地向姬恪大喊。
姬恪满脸涨得通红,用尽全身力气吼道:“顶不住也得顶住!身后就是全城百姓!” 士兵们听到这句话,心中涌起一股决绝的勇气,他们齐声发出悍不畏死的呐喊,将身体绷得笔直,用尽全力死死地抵住城门。
突然,一声清脆的 “咔嚓” 声响起,门轴不堪重负,瞬间断裂。
紧接着,城门轰然倒塌,巨大的冲击力将不少士兵压在了下面。部分西周军士兵在城门倒下的那一刻,迅速逃离倒塌范围,随后拔出佩剑,与潮水般涌进来的秦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兄弟们,攻城槌个头大,城门被撞开后它就卡在这儿,不能让他们将攻城槌再移开了!杀!” 姬恪一边呐喊着,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剑,带着兄弟们如猛虎般扑向秦军。
秦军百夫长黄杉站在门口,声嘶力竭地大喊:“兄弟们,将攻城槌挪开,大军就能长驱直入啦!” 一时间,双方围绕着攻城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里成为了整个战场的焦点。
“报 ——!将军,城门已经撞倒了,现在西周军在和我军争夺攻城槌,他们想用攻城槌来充当城门,阻塞大军通道!” 一名传令兵快马加鞭,赶到杜达面前,单膝跪地,急切地汇报着。
杜达大手一挥,果断下令:“郑阳,你带人争夺城门口控制权,大盾格挡秦军远程弩箭,掩护黄杉的人将攻城槌移开!”
郑阳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斗志,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转身面向身后的士兵,大声动员起来:“兄弟们,我们出来打仗就是为了军功,现在军功就在眼前,你们要不要!”
“要!”
“要!”
“要!”
士兵们的回应如雷鸣般响亮,郑阳见状,大喊一声:“那好,跟着我,杀进城去!” 随即,他高高举起大盾,如同一座移动的堡垒,朝着城门冲了过去。
杜达看着郑阳带领士兵冲向城门,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一挥手,对身旁的传令兵说道:“快去,将好消息告诉大将军!”
传令兵抱拳揖礼,迅速翻身上马,在密密麻麻的方阵中灵活穿梭,来到赢樛面前,高声禀报:“大将军,杜达将军让小的告诉您,城门已经撞开,双方正在激烈争夺。只要攻城槌被移开,大军就可以冲锋了!”
赢樛站在战车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战场局势,面色轻松地回答:“我都看到了!告诉杜达,攻下洛邑城他就是头功!”
传令兵领命,再次抱拳揖礼,拔马往回飞奔而去。
此时的杜达胜券在握,信心满满地继续下令:“将投石车、云车都向前一百步,向城内投石,掩护大军夺取南门!”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几十人一组,齐心协力推着六个大家伙,朝着城门缓缓靠拢。随着秦军不断逼近,箭楼内射出的羽箭越来越少。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秦军,西周军士兵即便奋力抵抗,也渐渐力不从心。
赢樛远远地看着攻城槌被秦军一点点拉出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兴奋地说道:“告诉杜达,让骑兵准备,大门打开就用骑兵冲进去!”
传令兵快马赶到杜达面前,高声传达命令:“将军,大将军命令骑兵准备,只待挪开攻城槌了!”
杜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说道:“告诉大将军,我会亲自带着骑兵杀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