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铁骑,现今一共有二十二万,以木华黎为首,其中前七人,每人统兵两万五千人,木赤台,畏答儿协助木华黎,统兵剩下的四万五千人!
大帐内,下首处,站立十六人,泾渭分明的列在两侧。
前方放了一张牛皮地图,朱雄英轻声道:“木华黎!”
木华黎上前一步,“主子!”
朱雄英指着地图,“你要做的是,收拢草原上其余部落,兀良哈部,也先部,阿喇知院部,还有其余小部落。”
“我要蒙古只有一道声音,就是你木华黎的声音,我不日返回大同,这草原上的一切,由你负责。”
现在的局面,已经是一家独大,蒙古大汗死后,草原上最强大的三方势力,也先,阿喇知院,兀良哈,主力已经被收编。
剩余的就是将这些部落收拢,虽然难度不大,可还需要时间,这些小事就交给他们来做。
木华黎这些日子特意跟岳飞学了汉礼,此时正好用上,行了一个抱拳礼,“主子放心,大军可随时出动,一统草原。”
“独属于主子的草原!”
木华黎身后的九人,也都跟着点头,在他们看来,朱雄英的将来,要超越成吉思汗,他们带着蒙古铁骑,会再次扬名世界。
朱雄英拍了下木华黎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大帐里站着的,都是满忠诚的,只是此时,还有一个想法没确定下来。
蒙古的地盘相当大,跟大庆版图相差不大,以蒙古的人数,不足掌控整个草原,况且,瓦剌部经过两次大战,其余部落,多剩下老人、孩子,妇人!
“木华黎,偌大草原,如何分配?”
这个话题,之前大家有简单的商议过,有赞成分开成为多个小部落,也有人觉得把人带到这里来,成为一个超大的部落。
这些朱雄英都有考虑过,首先是小部落,虽然同样不担心有人背叛,可实际上,力量分散不利于大规模作战。
至于一个超大部落,让草原的蒙古族人都来,虽然脱脱不花这里是整个草原上最肥沃的地带,可还是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这里参考明末清初,大约有300-450万左右,我取一个最小值300万,经过两次的大战,损失的是瓦剌骑兵,其余的还都存在!)
总不能让所有蒙古部族集中在这,放弃其余的地方吧,这肯定是不行的,草原上不只有蒙古部族,还有其他游牧,集中等于放弃大量草原地盘。
木华黎摇摇头,“木华黎听主子吩咐!”
朱雄英也没多说什么,木华黎的态度表明,草原上下的一切,都听从朱雄英命令。
“草原上最肥沃的地带,当属我们脚下,地域辽阔,也先部,阿喇知院部,兀良哈部,同样不错。”
从草原上的位置上来看,脱脱不花部族相对于居中,兀良哈部在脱脱不花部的大后方,阿喇知院部偏北方,位属辽东镇方向。
也先部偏西,距离大同较近!
“兵分四路,你留在这,也先部、兀良哈部,阿喇知院部,派兵五万过去。”
“至于每个部族要分配多少人过去,你看着安排!”
这涉及到部族资源分配,需要将资源集中,在进行分配,不至于有的资源多,有的资源少。
木华黎行了个草原礼,“是!主子!”
草原上的安排,现在也就这样子了,后续需要将蒙古铁骑的军备打造好,在进行向外征战,目前主要任务,统一瓦剌部!
朱雄英奇怪的看了岳飞一眼,察觉到朱雄英的目光,岳飞犹豫了一下,缓缓地摇摇头!
在此之前,孛儿只斤家族的底蕴,已经整理完毕,岳飞今日会进行总结汇报,观岳飞的样子,显然出现了变故。
既然如此,看向木华黎,“你们下去安排吧!”
对着剩余的众将,命令道:“即刻起,整理军备,回大同!”
众人接到命令,纷纷退出营帐,开始忙自己的事,大帐内,独剩两人,木华黎和岳飞!
朱雄英皱着眉问道:“可还有事?”
木华黎低声道:“主子,如今蒙古铁骑有二十二万,军备方面,还需要主子劳心!”
蒙古铁骑经过军备改良,需要用到大同最先进的打造工艺,装备上最适合蒙古铁骑的新型军备。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铁的封锁,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商人可以越过大同、宣府能和他们做生意,况且,二十万的军备,靠他们得打,得打到哪百年。
现在的蒙古铁骑也不是他的,他只是领导蒙古铁骑,他们所有人的主子是朱雄英,所以这等大事,直接往上报就是了。
朱雄英对此事,没有犹豫,“我回去就命人打造你们的,后续有安排,我会让锦衣卫通知你。”
木华黎解决完事情后,行了个草原礼,“主子,那我就先下去了!”
等到木华黎走后,岳飞查看了一下四周,让他的属下抬来了一个箱子,岳飞打开箱子,小心的拿出一个金黄色盒子,放到朱雄英面前的桌子上。
朱雄英好奇的看了一眼,转头看向岳飞,岳飞一脸期盼的眼神看向朱雄英,示意让他亲自打开。
要是那些不是系统出品的干这事,他都以为是要暗算他,朱雄英将盒子打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方印玺,其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可在朱雄英的眼里,印玺上的五龙,是活的,围绕着印玺上下翻腾。
似乎是很久没有见天日了,又或者感受到朱雄英身上庞大的气运,其中两条龙围绕着朱雄英玩耍,连带朱雄英身上的气运蛟龙,都变得老实许多。
朱雄英眼神变得炙热,心中闪过一丝疑惑,据记载,这东西最后出现的时间,是五代后唐时期,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传过玉玺至此失踪!
他曾经留意过李煜的印玺,所用的六方玺印,都是建立大庆后,自己刻制的,没有传国玉玺。
六玺制度自秦沿用至今,分为皇帝三玺,天子三玺!
皇帝三玺,包括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
与皇帝三玺相对的是天子三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这些印玺分别用来处理不同的类型的政务和场合。
朱雄英双手拿起手中的玉玺,心里开始砰砰跳,翻到刻字的那面,上面刻着八个篆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