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缓缓将手伸向朱雄英,饱含情意的轻呼一声,“爷!”
朱雄英轻拉着李纨的小手,两人四目相对,对方眼中,都映着自己的影子,喜欢和爱,是藏不住的。
一旁的丫鬟,手中端着一个托盘,放到桌前,缓缓的倒出两杯酒,轻声道:“老爷、夫人!”
两人都知道这是什么仪式,起身来到桌前,将酒拿起来,互相对视,两人手腕相扣,喝下杯中酒!
朱雄英对着屋里的丫鬟挥挥手,丫鬟识趣的退去,两人缓缓靠近,屋内燃烧的两根大红蜡烛,灯火通明的燃烧一整夜!
……
两日后!
三子找到朱雄英,躬身行礼,“老爷,宫里和贾家来人了,一块到的。”
朱雄英淡然道:“邀他们去正堂,我一会过去!”
这几日,陆陆续续的已经来了不少,一般的,身份不够的,都停留在了客栈中,身份偏高的,由三子亲自去安排。
至于宫里和贾家,还需要他亲自去!
正堂几人,此时正品着茶,一阵脚步声出来,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一道身影出现,身着黑色道袍,腰间别着墨眉。
几人顿时感到一阵气势,不由得心跳加快,连忙站起身,纷纷行礼!
“见过英国公!”
朱雄英轻笑道:“刘公公与我是旧相识,链二哥,探春都是自家人,何必如此多礼,有些日子没见,看来都跟我生疏了。”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响应配合,没有之前的紧张感。
刘公公顺势拉进亲近感,“公子所言极是,是我等着像了,公子身上的威势,愈发浓郁,老奴常伴陛下身边,也谓之惊讶。”
刘公公的话,让贾链和探春,表示赞同,朱雄英神情微微一愣,他倒是没注意过这方面的情况,观他们的神色,也不像说谎的样子。
朱雄英突然关切的问道:“陛下身子可好?我离之较远,又不能无召入京,遥想当日君臣之礼,恍如昨日。”
刘公公突然叹了一口气,“陛下操劳国事,只有皇后和明珠公主才能劝说一二,前阵子,想念三皇子,吐了一口血,昏了过去。”
朱雄英暗自翻了个白眼,操劳国事?我看是跟金陵斗的吧,还什么想念三皇子,明显是想把不孝的名声往三皇子头上扣,真当我啥也不知道呢。
朱雄英正准备也跟着吐槽两句,突然想起三皇子送来了礼物到了,份量还不轻呢,既然如此,感叹道:“哎,爱之深,责之切,陛下对三皇子疼爱有加,不然也不会让三皇子去金陵。”
朱雄英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孙婉了,脑海里,不由的浮现之前的场景,李煜还是在皇子时期,生的这几个皇子。
据锦衣卫探查得知,李煜早年间,声色犬马,身体玩坏了,后来又跟明珠母亲爆发剧烈争吵。
初登大宝,开始勤政,以至于气血枯萎,等到明珠母亲过世后,为了取得宰相孙兴的支持,迎娶现任皇后,孙婉!
一想到水蜜桃般的皇后,居然在宫里守活寡,不由自主地感叹了一声,“可惜了!”
在场众人只以为,是为皇帝感到可惜,刘公公连忙劝慰,“公子心忧陛下,想来等三皇子大些,会理解陛下的苦心的。”
聊完公事,开始谈论起私事,看向一旁的贾链,“链二哥,老太太身体如何?”
贾链连忙开口,“老祖宗身体康健,只是想念孙女,偶尔伤心流泪。”
朱雄英叹了一口气,“前些时日,岳父回信,感叹骨肉分离,只是两地太远,不然还能带元春回去看看。”
贾链拱手道:“英国公言重了,镇守边关重镇,护我大庆百姓安危,老祖宗,二老爷会理解的。”
朱雄英看着探春,打量一番,较之前有明显变化,“家里怎么舍得让你赶来,离的这么远,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大婚后,你就留在这,陪元春吧。”
此地离金陵,用马车少说也要走一个月,不得不说是一段折磨。
探春面无表情,看向一旁的贾链,毕竟下面的话,不适合让她开口。
几人的目光,让贾链如坐针毡,贾探春的到来,是贾家共同商议的结果,王夫人想让探春作为元春的滕妾。
王夫人为了让元春在府里获得更多优势,跟贾母和贾政商议,贾母倒是没有任何意见,王夫人对探春的婚事,有绝对的主导权。
只是贾政有些犹豫,探春还未及笄,谈滕妾为时过早,不过,也没有直接干涉王夫人的做法。
选定自己宗族或者亲姐妹为滕妾,算是正常决策,毕竟以探春的庶出身份,也只能为妾,或者选定地位不高的为妻。
地位不高的,对贾家一点意义没有,王夫人也跟探春说起过这个想法,希望她能及笄后,帮助元春。
贾链借坡下驴,“英表弟说的是,这一路来并不容易,就让探春在这吧。”
“老祖宗和二太太带来些东西,让我把东西交给元春。”
朱雄英开口道:“元春在薛家呢,从薛家出嫁,等晚点,让三子送过去。”
轻轻拍了拍手,后面走出两个丫鬟,朱雄英看向探春,“你跟着她们先去后院找玉儿她们吧,选一处住处,等有空,我在带你去。”
探春带着几名丫鬟,福了一礼,跟着丫鬟前往后院。
贾链向着门外喊道:“晴雯,进来!”
门外走进来一个丫鬟,带着一个小包袱,水蛇腰,削肩膀,眉眼间,又有些像玉儿,生的模样很标致。
向朱雄英行了大礼,“奴婢晴雯,见过英国公。”
朱雄英也知道眼前之人是谁了,不是说牙尖嘴利嘛,看着也不像呀。
贾链在一旁解释道:“晴雯是赖家教养的,是送给英表弟大婚的礼物。”
看向跪在地上的晴雯:“把东西拿出来!”
晴雯听话的从小包袱中取出一个盒子,送到朱雄英手上,将盒子轻轻打开,盒子里最上方放着一封书信,下面放的银票,估算着大概,应该在十万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