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奇从武馆招人的事进行的很顺利,几日里就将人招了差不多。
王贵为他们找的镖局离程记石斋很近,方便他们为程记做事。
雕石的师傅王贵只找到了两位老师傅,倒是有六个年轻人。
将他们带给程南和杜斯年认了认人,就让他们开始雕刻钻磨一些饰品,可供开业用。
这日,杜斯年和程南两人拉着王贵商讨程记石斋的经营。
“王掌柜你看,这是我画的图纸,木匠们正在赶制。”
桌子上是一幅程记石斋简略图,另有几张小图散在一旁,画的是柜台的细节。
“这里一排都要是常见的各式各样的饰品,靠近你账台的这一侧,则是要摆放些好玉石刻出来饰品。”
修长的手指在纸上移动,
“这边,你账台的对面,正是上二楼的楼梯,其右侧移一点,做了一个小门,可供店里伙计出入柜台。”
“店里的饰品一准是不能摸的,只能伙计给拿起来叫他们细看,楼梯下那一侧的柜台还是要摆着些未处理过的矿石,供人挑选,他们可买回自行打磨,亦可让咱们帮忙磨,不过要根据款式收取相应加工费。”
王贵点点头道,
“如此一来,店里可保证基本井然有序。”
杜斯年又将下面的一张图纸拿了出来,对王贵道,
“你要派两个灵气点的伙计在二楼,二楼我让木匠们打了三面的展柜,每格都可放上咱们的精品,一面放了两套好桌椅,客人累了可让伙计上些茶水歇息。”
王贵看着二楼的图纸,其中几处像小桌,又比小桌高许多,小许多的东西,对杜斯年问道,
“杜老板,这几处是?”
杜斯年还未回答,就听程南解释道,
“这几处是小展台,可以将比较有特色的饰品摆在此处,还有三面的柜子,做的每格大小也不一,可以容纳不同的造型石头。”
程南想着他第一次看到这个图的时候,就十分惊奇于这种设计,现在也能给别人解释了。
“真是妙思啊,这样客人一上二楼,便不自觉有了二楼饰品比一楼更不菲的感觉了。”
王贵惊叹不已,他已经想到各种珍稀石饰摆在二楼,那精美的画面了。
杜斯年抬起头,对着墙面一指,同二人道,
“还有二楼那面空墙,大概这个位置,我想可以挂上几幅画,每幅画题上词。”
“第一次咱们名声还未打出去,就先用我画的凑活,以后咱们有了名气,便邀请众才子作出与咱们二楼石饰有关的画作诗词,好的就由咱们收录,挂上十日,并赠其一块精品矿石。”
“如此一来,不仅咱们石饰的名头传扬出去,还为咱们二楼展馆再增添些文雅。”
这提议一提出,就立刻得到另外两人的极力推举。
文人雅士们想要名声远播,他们二楼石饰贵,来买的大多是有财或是有权之人。
若是让这些人看到他们的字画,得到了欣赏,对他们的名声也有好处。
既能扬名,又能得到一块精美矿石,两全其美的事情,他们不会错过。
“王掌柜,伙计你找的怎么样了?”
王贵见杜斯年问到自己,赶紧将情况一一汇报,
“现在已经招了五个伙计了,我想着再招一个,二楼留两个,一楼留四个。”
杜斯年抿唇,少顷道,
“我想了一下,还是再招两个人吧,找两个识字的,月银可以多给些,让他们在二楼招待,再派一个聪明些的也跟着在二楼,三个人一起,二楼东西贵,人也重要,别出什么差错。”
“还有,虽到开业还有些日子,但毕竟匆忙,可以先从别处收些石饰,以防到时供应不足。”
王贵应了‘是’,几人又讨论了些细节,杜斯年和程南便叫他去忙。
他们晚间还要正式与此处知县见一面。
之前见过管事之后,那管事次日就同知县说了他们具体的计划。
知县欲与他们见面,可后来又改了口,接连两日未曾与要他们前去。
程南十分担忧,生怕对方反悔,不愿与他们合作。
可没过两天,知县就再一次改了口风,昨日特地让管事亲自来找他们,让他们今日上门。
虽不知其中缘由,两人还是在今日收拾妥当,准时到了知县府邸。
门口有仆从等候,待他们一下马车,就上前相迎。
“程老板,杜公子,请随我进去吧。”
杜斯年道一声‘有劳’,便牵着程南的手,随引路仆从往里走。
知县府明显比管事的府邸宽阔大气,但他们无心观察,一心想着一会儿与知县的相见。
一路引至后院亭中,亭子被竹帘遮住三面只留一面对着假山干树。
亭中两三侍从,摆着火炉,石桌小炉上沸着热水,随时准备冲茶。
坐在铺着厚垫子石凳上的正是越城应县地方官——刘越洋刘知县。
须臾间,两人就已站在亭前石阶下。
“草民杜斯年与夫郎程南,见过知县大人。”
刘越洋在他们进入后院后,就已将他们打量了个遍。
他想到这二人能给他带来的金银,又想到前两日收到的信件。
他笑得慈和,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道,
“哎呀,不在衙中,不必如此严肃,你们快到亭中坐。”
说着示意侍从为二人铺上软垫,请杯热茶。
毕竟上辈子打过交道,杜斯年对刘越洋还是有些了解的,他将早就准备好的锦盒递上,措辞道,
“刘大人,第一次拜见您,这是我二人一点小小心意,今日献上,不成敬意。”
锦盒被推到刘越洋面前,他眉头一跳,缓缓打开锦盒,只短短看了一眼,就又迅速合上了盒子,将里面的金条重新掩住。
他脸上笑意更深,心情很好道,
“早听闻程老板是个哥儿却能那生意做到越城,很有本事,夫君杜斯年是秀才身份,与夫郎琴瑟和鸣,为夫郎助力,今日看来,杜秀才果真贤助啊!”
金条在手,他本就不错的心情更是上了一层楼,也不吝夸赞,称奖起二人来了。
又是几番絮家常后,刘越洋终于将话题拐到了越城的矿石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