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先原本还在直愣愣看向程南,听到杜斯年的话,才回过神,他看着面前二人眼神中的情谊绵绵,愣了一下,随即立刻又露出狡黠的笑脸,对着二人道,
“诶诶诶!”
“大清早你们这是刺激我呢!”
他扬起嘴角道,
“哼,你们现在这样,就是看我没有夫郎,等我回去,我也要让爹爹给我找个夫郎~”
他从前总是拒绝爹爹给他找的各家哥儿,他觉得君子应先考取功名,立业再成家,可是这次出来,他倒是觉得,有个夫郎也挺好的。
不必太聪明,太貌美,只要身体结实就好,可以陪他到任何地方……
程南被陈必先这么一说,也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听他说想娶夫郎,连忙顺着他说道,
“像陈公子这样学富五车之人,定然有许多哥儿倾心。”
陈必先眼眸微闪,对程南勾起一抹淡笑道,
“嗯,最重要还是有情。”
杜斯年直到此时,才眉头轻敛,发觉出些许不对来,他接着道,
“对,是要有情,就像我与夫郎。”
两人眼神相交,陈必先叹气,示意他道,
“斯年放心,我明白的。”
他说完,看向一边,摆出黯然神伤的姿态,他本就极具文人墨客形象,如今这样子,让旁人看了多会觉得其神伤可怜。
他也很有自觉,等着杜斯年和程南来抚慰抚慰这颗突然怦然,又迅速坠落的小心灵,结果半天没等来他们的关心,反倒听到了他们吃糖酥丸子的声音。
???
他余光经意间瞥向对面二人,果然在吃他心心念念的糖酥丸子!
这是什么时候上的,都怪他刚才听程南说话太专心了,都没发现糖酥丸子上桌了。
虽然现在很想吃一个糖酥丸子,体会裹着糖汁的脆丸子在嘴里咬开的感觉,但是他想到自己这可是第一次有奇妙的这种感觉。
还是再撑一会儿吧……
旋即,下一刻。
陈必先还是赶紧拿上筷子夹起一颗丸子放到嘴里,就剩三颗了!
这俩人是真没打算给他留啊,他要不赶紧下筷就没他的份了。
他细细品味这等待已久的美食,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很脆很甜,咽下去的时候却有些苦涩。
陈必先感觉他的胃里涌出一股酸涩感,一直涌到他的喉头。
倏地,在杜斯年和程南面前,在客栈大堂,他鼻头一酸,两滴豆大的泪珠就落了下来。
饶是杜斯年重生一世,也从没见过这么奇怪的场景,这么突然就哭了?
程南更是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这陈公子刚刚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落起泪来了。
还没等他们发问,陈必先自己先开了口,他哽咽道,
“我…我是感觉这糖酥丸子太好吃了,激动哭了。”
说完他的泪珠更加肆无忌惮的落下,似乎是有了理由,他痛快地哭了出来。
程南被他吓了一大跳,心道没看出来这陈公子对美食竟如此热爱,赶忙将剩余的糖酥丸子推到他面前道,
“陈公子你也别太激动,你慢慢吃,我再点一份,这糖酥丸子就一盘几个,再点一盘你慢慢吃。”
说完就让小二再上一份。
而他对面的陈必先,却在心中继续感伤,谁懂他的悲伤,他好像真的喜欢上人家的夫郎了,为什么上天要如此待他,怎么今日突然看程南哥儿这么顺眼。
他好不容易燃起了些爱的火苗,却发现对方都已经和别人是熊熊烈火般相爱着了……
杜斯年还是没看明白,只能对自己夫郎道,
“这必先兄还挺感性的。”
程南点头认同,他还没见过汉子哭得这般‘梨花带雨’。
等到一份新的糖酥丸子上桌,陈必先一个人吃完了一盘之后,情绪才平静下来。
冷静下来后,他对上面前二人关切的眼神,才感觉有一些尴尬,他掩饰的咳了两声道,
“咳咳,我就是比较容易感动,今日让两位见笑了。”
收拾妥当,陈必先又恢复了初见时看着靠谱的模样,除了微红的眼眶,丝毫与前一刻哭泣的人联系不到一起。
他主动开口道,
“好了,既然吃完了,咱们就去集思楼看看吧!”
杜斯年承认现在他不太想刺激陈必先,他感觉有点摸不透这个人了。
所以他牵住自己夫郎的手,起身同陈必先道,
“不知集思楼离这里远不远,若是不远我们便步行去。”
陈必先也起身回道,
“不远不远,咱们走着去就成,还能舒缓一下心情。”
于是三人并行,一路朝集思楼而去,陈必先昨日已经和人问清楚了集思楼的方向,于是他们也并未问人,跟着陈必先一边观察着省城的新奇之处,闲谈趣事,一边慢悠悠到了集思楼。
集思楼是座三层茶楼,进入其中,便可以看到最前方搭着一个类似戏台的平台,大堂宽阔大气,一楼并没什么额外的装饰,只在墙上挂了许多名家的诗词画作,为茶楼增添了不少文人色彩。
他们随便找了一个茶桌坐下,立刻有伙计上前招待,
“几位公子想喝些什么茶,咱们这儿各色茶种都有,其中三花茶、碧螺春、龙井和毛峰茶点的是最多的,不知您几位喜欢喝哪种茶?”
陈必先看向二人,问道,
“你们想喝什么茶?”
杜斯年一向对茶水一类兴趣平平,只道“都可”,程南对此就更加无感了,也跟着说了一句让陈必先自己选择就好。
陈必先见此,便选了个碧螺春,又点了一盘绿豆糕和一盘雪花酥作配。
他似是无意般对二人说道,
“碧螺春能配些甜的吃,我听说哥儿都喜欢吃甜的,想必这里的糕点做的不会差,一会儿弟夫可以尝尝。”
程南听完,并未察觉什么异样,只客气的应和了陈必先一句。
但他身边的杜斯年的眼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怀疑,突然有了些危机感。
他的夫郎确实很喜欢吃甜的……
杜斯年只恨方才没有先一步反应过来,如今陈必先倒成了‘贴心人’了。
不一会儿,茶点便都上齐,陈必先主动为二人倒了茶,请二人品味。
杜斯年端起茶杯,尝了一口道,
“果然是好茶。”
陈必先转了转手中茶杯,也道,
“此地所选的茶叶确实不次。”
三人闲坐了一会儿,本以为他们来的早,集思楼学子不多,今日大概只能熟悉一下此地了,谁曾想,他们正欲离开时,却来了许多学子。
他们似乎是约定好了时辰,一行人同时都来了这里。
陈必先与杜斯年相视一眼,都放下了准备离开的心,坐定看向他们那边。
一行人为首的那个书生,端的是气宇轩昂,一张骨相优越的面容在人群中也很显眼,俊朗中带着英气,看打扮是读书人,气质却偏向武夫。
他一走进集思楼就轻车熟路的和伙计打了招呼,直奔掌柜的账台。
不知二人说了什么,他离开账台后,掌柜的便支了一个伙计上了那前方的平台,清了清嗓子,对众人道,
“各位公子贵客!”
“今日咱们云期书院的江清风江秀才,准备了一个议题与各位一同讨论,各位若有奇思还请一会儿上前来!”
他话说完,等在一旁的江清风便目光扫向大堂内众人,启唇说出他准备的议题,
“我今日想向各位才杰请教的是,若国库空虚,朝廷何解?”
他的话甫一落地,在场的众人便知道,今日议题,二楼必有贵人在听。
故而众学子都积极讨论起来,只是他们虽希望在贵人面前表现一番,却也不敢轻易上场。
毕竟是国之大事,即使只是民间讨论,也不可儿戏,所以他们讨论半天,也没一个人上台。
坐在下面的陈必先也起了兴致,想和杜斯年探讨探讨,结果他一回头却发现杜斯年正将目光投向了那边的江清风。
陈必先皱眉看向江清风,他看着此人虽有些英俊,但也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他开口向杜斯年问道,
“杜斯年,你可是认识此人?”
杜斯年否认他道,
“我不认识他,只是觉得此人气质有些特别罢了。”
陈必先听他这么说,‘哦’了一声,便让杜斯年说说他对议题的想法。
杜斯年假装沉思议题,实则心中还在想着江清风,他觉得此人他在上一世一定见过。
这人看着是个读书人,应该和他们一样也是准备考试的考生,但是他若是在京城做官,杜斯年不可能对他印象如此浅淡。
除非……
“杜斯年,你快看,有人上去说了!”
杜斯年的思绪被陈必先打断,视线也随着他看向台子。
此刻台子上正站着一个学子,此人相貌平平,唯眉间一点痣让人记忆深刻。
杜斯年在心中暗叹,他今日还真是来认熟人来了。
台上人正是杜斯年上辈子的同僚,不过对方成为进士后被派往了地方,比他晚了几年成为京官。
杜斯年对此人印象不错,他记得这人姓张,上辈子官级不高,但是为人正派,算是个为百姓做事的好官。
他提起性子,倾听起这位上辈子同僚的发言。
只听那人说道,
“若为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需得改变国库收入的主要部分,即为‘田’,我们要使这部分所带来的收益增加,才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台下有人问道,
“那要如何让这部分收入的银两增多呢?”
台下问完,台上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那便是‘改稻为桑’。”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台下议论纷纷,却无人反驳,那人继续道,
“‘改稻为桑’,让百姓们将一部分稻田改为桑田,每年无论是内销还是向外出售,都可以增加不少银两收入,填充国库。”
此话一出,台下人有相当一部分都比较认同,毕竟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能快速充盈国库的方法,但是种桑田,不消几年,便可缓解国库压力。
于是不少人就开始对其的夸赞追捧,
“张秀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在国策上还是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此法确实可行啊,让一部分稻田改为桑田,既不影响百姓粮食收入,也可增加进项。”
看着许多人已经认同此法,陈必先却和两人道,
“此法听起来可行,但我总觉得怪怪的。”
不光是他,台下包括江清风在内的一部分,对此并不怎么支持,但也并未发言,只因他们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杜斯年对陈必先道,
“你感觉怪是对的,此法可行,却不长久。”
语罢,在陈必先和程南的注视下,杜斯年走上台。
张秀才本以为无人会再上台了,本欲下去,却见一人前来,便和他共站台上。
台下众人见又有人上台,都纷纷将目光落到杜斯年身上,只见他眉眼疏淡,看着清风朗月,下意识就觉得此人腹中有诗书。
江清风更是注视着杜斯年,想看他有什么想法。
杜斯年对众人和张秀才分别拱了拱手,才道,
“在下拙见,说得不好之处还请各位包容。”
说完他对张秀才友好一笑,便开始对众人说道,
“首先我想先说清楚,这位公子讲得‘改稻为桑’是个可行之法。”
还不等众人说话,他就又紧接着道,
“但是,此法却只是缓兵之计,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且此法最危险的一点就是,稻田改为桑田后,每年的粮食产量会大大下降,若是风调雨顺还好,但若是不幸有了天灾人祸,很可能百姓们就吃不上饭,我想各位志向在于报国为民,最不想看到的应该就是饿殍满地了。”
说出张秀才方法的缺点,刚刚还支持其的人们也安静下来,等着杜斯年说出他的方法。
“我想,解决国库问题,若是可以,同样是以商收银,何不发展我朝现有的商业呢?”
说着他向上一拱手道,
“早些年咱们被外敌入侵,是先帝带领着咱们渡过难关,让咱们免遭于国难。”
追捧起先帝,台下人也跟着说上一两句好话,道起先帝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