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总是要慢慢地去完善,或许住不了多久,但这算是老家,值得多花点心思。
然后,一家人又商量着要在院里挖一口井。
苏平安又默默地记下挖井这一项。
吃过早饭,一家五口种了半天树,总算是把挖回来的相对大棵的树给种完。
苏老太兴冲冲地就去组建她的挖药材小队了。
苏平安和周幸澜也去了地里,把还没种完的那两亩土豆和红薯给种下。
剩下的小树小花的苗,虽然要种的还很多,但小树容易种,留给兄妹俩慢慢种。
“小玥儿,你休息一会儿,我出去一下。”
“你去……”哪?
她还没问完,苏泽一溜烟就出了大门。
然后,苏泉,陈武,红妹,青妹……一群七八个不大不小的孩子,都扛着锄头铲子跟着苏泽回来。
苏玥扶额,她哥这又是找了一群童工。
苏泽拍了拍手,“大家都听我说啊,你们负责挖坑就好,看到小玥儿姐姐在地上画了方框的或是圆圈的地方没?就照着线挖,大根就挖这么深……”
“知道啦!”
挖坑而已,,谁不会啊。
一群半大孩子,一人领了一个地方,挖得比苏泽和苏玥还好。
苏玥把该标上记号的都画完,然后就轻松往坑里放树苗和填土。
说挖井,那是一天都没耽误,苏平安知道曹大柱那个村离张有财那很近,就喊交代了曹家村烧砖的回去就帮忙给张有财带个话,让找一队打井师傅来。
第二天,打井师傅就到了苏平安家。
“苏童生,你这里的地势有些高,不一定保证能有水哦。”
“放心,你们只管打,最后有没有水,我照付工钱。”
有苏平安这话,大家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开干就完了。
水井打在院里哪个位置,决定打井时,苏玥就已经指好了地方,一家人都不担心有没有水的问题。
六个打井师傅,用时一天半,挖了将近十米深,有水,还不小,够几十人的用水量。
封井口并安装好辘轳,也用了半天。
至此,苏家用水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用空间里的大水桶去存水来用,可算是能光明正大地用水了。
不过打井的银子也不少,花了六两银。
苏老太还在村里炫耀了一番,搞得族长也把打井队师傅留下,也挖一口,毕竟,现在每天都有进项嘛,虽然不多,但挖一口井的银钱他家是出得起的。
“奶奶,我们明天去府城,你要去不?”
“去多久?”
手上还有药材的事要忙,去时间久的话,苏老太放不了手。
“去几天,买完要买的东西就回来。”
“去。”苏老太有点生气,“你们去哪,要做什么事,临了临了才告诉你,也不知道早点说,让我好安排,真是受不了你们!”
这时都吃过晚饭了,外面天都黑了,大孙女才来告诉她明天去府城。
苏老太穿上鞋,点着火就去找韦婆子交代药村的事情。
这怪不得苏玥,本来一家四口就没打算带上苏老太的,因为用空间不方便,可想了想,苏平安还是决定带上,老太太一辈子困在村里,县城都没去过几次,带她到府城,长多些见识也好。
这才临时跟老太太去说。
“他爹,我们只用一匹马,还有一匹马得有人喂啊,还有三只虎。”
“我跟老二说过了,让他每天过来帮添草料添水,三只虎带着可比保镖好使。至于招不招摇,让它们自己从山上跑得了。”
天刚亮,一辆马车,三只虎,五个人,全家出动去府城。
“爹,是你赶马车还是我赶?”
“你赶,你赶累了换我。”
马车车厢很大,坐五六个人没问题的,可苏平安硬是坐在前面赶车的位置,和苏泽并排坐着。
至于三只老虎都成精了,只要跟它们说一声就会自己从山里跑,想要召唤只需吹两声哨子,比暗卫还好用。
苏玥一上车就拿出一大包炒松仁开始剥。
“你就是只松鼠,才刚吃过早饭嘴巴就不停。”
“奶,你不剥点来吃?”
“我不剥,吃这东西又不顶饱,有什么可吃的,你们娘俩吃吧。”
苏玥笑笑不说话,她敢保证,她奶过了坐马车的新鲜劲之后,松仁会比她剥得还快。
周幸澜只享受剥松仁打发时间的过程,吃多了她会腻,就剥了放在小纸包里,剥得有一定的量之后,就从窗口递出去给赶马车的父子俩,让他们爱谁吃谁吃。
苏玥剥的自己吃。
苏老太过了一个多时辰坐马车的新鲜劲,果然也加入到剥松仁行列。
“你们带了多少松仁?阿泽说去府城坐马车得两天两夜呢,带少了不够。”
“奶,你放心,保管够你剥的。”
是吗?苏老太不怎么相信,不过,对于大儿一家四口的奇怪之处,她还是不问为好。
中午饭也是在马车上吃的,晚上赶到一个小镇外的驿站过夜,第二天天刚亮接着赶路,还要赶得快才能在临江城的城门关闭前进城。
哪知早上出发还没到中午,就在半道上遇上有人求救。
向苏家马车求救的是一个车夫,他说,他们的马车翻落山坡,马摔断了腿,他家小姐和小少爷也都受了伤,想搭苏家的马车到临江城。
被称为少夫人的是个很年轻的母亲,二十岁左右,长相精致皮肤白皙,小男孩顶多三岁,跟他母亲长得很像,母子俩裸露在外的伤都包扎过了看样子已经出事有些时间了,只是没拦到马车。
周幸澜下车扶那对母子,“小心点,能上吗?”
“能的,多谢夫人。”年轻母亲先把小孩抱给马车上接人的苏老太,这才扶着周幸澜的手上去。
那对母子上车之后,周幸澜回过头准备喊那名车夫也上来,结果那人明明受伤挺得的,可还是连连摆手,“小人坐前面挤挤。”
周幸澜也不勉强,随他。
然后把苏泽换到车厢里坐着。
一路上,知道了那个年轻母亲姓秦,她是去临江城附近的一个县里看望手帕交 ,回来的路上翻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