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挟天子而令诸侯!
“二位,不必如此,将来都是同僚,你们谁说的有道理,我自然会听谁,是也不是?”
“所以,倒不如好生辩论一番,互相印证,一人之谋,或有疏忽,三人、四人之谋,足以完善!”
随着张羽说到这里,李助和房玄龄也是齐齐对着张羽施礼道!
“谨记主公(刺史)之言!”
话音落下,二人分别站立左右,只听得李助先道!
“河北一地,我主曾留下后手,常山、魏郡、巨鹿、中山等郡国,皆是当年大贤良师,我主之父起兵之地,多有心向我主之人!”
“如若攻取冀州,此四郡,弹指间可下,冀州韩馥,本身就是庸弱之主,若取冀州,难度不大,又可使得钱粮人口充足,不比取司隶简单?”
听了李助这话,房玄龄也是道!
“是,攻取冀州,或许确实比司隶之地简单,可若先攻司隶,好处更大!”
“其一,攻下洛阳,大汉将名存实亡,其二,占据司隶之地,可效仿王莽,待到天子病逝,立下新帝,挟天子而令诸侯!”
“如此,天下大事,皆在刺史之手!”
“此后,再取河北各地,则天下霸业,成矣!”
当房玄龄说到了这里,李助当即一愣,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先前的反贼生涯好像都白当了!
这房玄龄,怎么一副比自己更狠的模样?
到底他李助是反贼,还是他房玄龄是反贼?
按照李助的想法,不过是一城一池慢慢打下来,最多就是确定一个大方向,以河北之地为基业!
这房玄龄倒好,直接盯上了汉朝的龙兴之地,司隶!
不过,对方的眼界,显然也比自己要更宽阔!
于是,李助也不禁陷入了沉默之中!
而张羽,听了房玄龄这话之后,也是不由得想起汉末的历史!
原本,汉灵帝刘宏于公元189年病逝,离现在还差四年,在灵帝死后,何进征召外藩入京,十常侍诛杀何进!
这才有了董卓和丁原之间的大战,最终以赤兔宝马利诱吕布,斩杀丁原,董卓便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洛阳和整个司隶之地!
可以说,在汉末最开始的时候,最强诸侯,是他董胖胖董卓啊!
凉州本身就是他董卓的地盘,虽然西凉军阀很多,也有不少羌人不听从他董卓的命令!
可在董卓进驻洛阳之后,皇甫嵩、卢植、朱儁都还在的情况下,无人带领宫廷兵马,西园八校尉和董卓死战!
以至于洛阳所有兵力,全都落入董卓之手,再加上吕布吞并了丁原的并州军,总兵力高达三十余万!
后来,更是另立新帝,夜宿后宫,屯粮于郿坞,收拢可供大军吃三十年的粮草,可见司隶一地的富庶和底蕴!
想到此处,张羽也不禁哈哈一笑道!
“先生所言,甚得我心,若能进驻洛阳,挟天子而令诸侯,占据司隶,固守二州之地,待得天下有变,兵出河北,以鲸吞之势,拿下冀、幽、青三州之地,则这天下,便有一半入我掌中也!”
说罢,张羽也是来到房玄龄面前,然后对着他道!
“我愿拜先生为军师,加封军师祭酒,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得了张羽此话,房玄龄也是莞尔一笑!
“固所愿,不敢请耳!”
得了房玄龄后,张羽也是来到李助面前,拉着他的手道!
“先生无需忧心,冀州一地,我是定然要拿下的,只是玄龄所言,确实大有可图,若得天子,则天下莫敢不从!”
见张羽还特地和自己解释一番,李助也是苦笑道!
“主公不必如此,由此可见,我不如房玄龄多矣,还请主公准我辞去军师中郎将之职,我愿让给房玄龄!”
“主公麾下,当以能者居之,我若居于高位,于情于理都不……”
听到李助这话,房玄龄也是当即插话道!
“主公,不可,我不过新晋之人,如何能够领中郎将之职?”
眼见二人齐齐推辞,张羽也是有些脑袋疼!
此刻,他倒是明白了,袁绍这家伙麾下一堆谋臣,各有各的主意,他作为主公却不知道听谁的了?
如今,自己麾下不过两位谋士,就有此举,真是……
“二位皆当世大才,何必如此?”
“李助,军师中郎将之职你不可推辞,能够全取并州,你功劳不小,怎可如此?”
随着张羽开口,李助也是斟酌一番,想继续开口!
“房玄龄毕竟新来,主公不过是要考校考校其才华,你若辞去官职,岂非陷主公于不义之地,何至于此啊?”
见张羽和房玄龄急了,一旁的朱武也立刻开始劝谏!
看到三人劝阻,李助也是无奈道!
“我并非气恼,而是真心实意,房玄龄之才远高于我,这才想让房玄龄为军事中郎将,既然主公都如此说了,我也不再多言!”
“今后,等房玄龄立下功劳,我再将此职位,让于房玄龄吧!”
等到众人各自离开后,张羽这才松了口气!
“哎,麾下文武多了,即便都是满值的忠诚度,也得多加注意,今后各大将领、文臣之间的派系,为人主者,也劳心劳累啊!”
……
回到后院,张羽也是唤来杨玉环,让其抚慰自己的心灵,擦去一天的疲劳!
只希望,自己这后宫,可不要天天内斗啊!
得了一众大才后,张羽也在几天后,遇到了再次来传旨的郑和!
让张羽有些意外的是!
郑和,居然是朝廷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