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皇帝高坐龙椅,脸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宣读,一封密信的内容如同一颗深水炸弹,瞬间让整个大殿被死寂笼罩。大臣们面面相觑,惊恐之色溢于言表,有的甚至双腿微微颤抖。
密信中详细且惊悚地揭露了北方蛮族与朝堂内某些势力的通敌计划:朝堂势力准备在蛮族入侵时,趁军队主力奔赴前线,都城防御空虚之际,打开城门,放蛮族奇兵入城,妄图一举颠覆王朝。信中不仅列出了疑似通敌大臣的名单,还提及他们暗中囤积兵器、招募死士,只等蛮族兵临城下便发动内乱。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喝道:“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震得众人心中一颤,这封密信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如同乌云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一个巨大的悬念就此拉开帷幕,而这悬念如同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后续蛮族入侵、朝堂斗争的种种故事。
暮春午后,宁王府后花园繁花似锦,蝶舞翩跹。宁王萧烬羽身着绣着蟒纹的宝蓝色锦袍,金线在日光下熠熠夺目,蟒纹似有生命般灵动。他深情凝视着身旁身着月白色锦缎长裙、裙摆绣着细腻缠枝莲图案的沈书瑶,平日冷峻的面容此刻满是柔情,轻声说道:“书瑶,如此良辰美景,若能与你长相伴,便是这世间至幸。”
沈书瑶脸颊泛红,轻轻靠在他肩头,下意识冒出一句:“那必须的呀!”话一出口,才反应过来,吐了吐舌头。她总是不经意就带出现代的口头禅,在这古代世界里显得格格不入。每次参加宴会等正式场合,繁琐的古代礼仪也让她头疼不已,常常在行礼时动作稍显僵硬,引得旁人侧目,可萧烬羽却觉得她这般率真可爱。沈书瑶声音轻柔:“宁王,我也愿与你岁岁相守,永不分离。” 可她心里却藏着个惊世秘密,自己本是现代的王牌女兵,不知为何穿越到这陌生的古代,遇见了萧烬羽,才有了如今的生活。
话落,仿若暗夜幽灵般,贴身暗卫灵鹫悄无声息地现身,单膝跪地:“小姐,辽王求见。”沈书瑶身形一僵,下意识挣脱萧烬羽怀抱。萧烬羽神色微冷,沉声道:“他所来何事?”沈书瑶拉了拉他的衣袖,柔声劝道:“既然来了,便见一见吧,说不定有要事。”萧烬羽无奈点头,心中醋意暗生。
王府会客厅内,气氛凝重。辽王萧御渊身着玄色斗牛服,斗牛纹张牙舞爪,腰间系着一条白玉带,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只是眼神落寞。看到沈书瑶和萧烬羽携手进来,他微微一怔,目光下意识地在沈书瑶身上停留一瞬,随后拱手行礼。
几人刚坐下,灵鹫突然神色慌张地闯入,附在萧烬羽耳边低声道:“殿下,刚收到消息,朝中几位大臣已联名上书,要求陛下三日内停止新政推行,否则将集体罢朝!陛下责令您立刻拿出应对之策,明日早朝就得回复。”萧烬羽脸色骤变,拳头紧握,心中暗忖:这时间紧迫,看来对方是有备而来,想一举打乱新政推行的节奏。沈书瑶心中一惊,下意识握住萧烬羽的手,试图给予他力量。
萧御渊神色凝重,坐直身子说道:“我此次前来,正是为此事。我听闻北方蛮族蠢蠢欲动,军队频繁调动,恐怕战火将燃。可如今朝堂动荡,若不能尽快稳定局面,一旦战争爆发,内忧外患之下,国家危矣!”萧烬羽皱眉,微微点头:“此事我也有耳闻,已派人关注边境动向,只是还不清楚他们的具体意图。如今朝堂新政受阻,怕是有人故意为之,甚至可能与蛮族暗中勾结,想借此破坏新政,动摇国本。”沈书瑶秀眉微蹙,担忧道:“若是开战,百姓又要受苦了。”萧御渊看向沈书瑶,眼中闪过一丝关切:“沈姑娘心怀苍生,令人敬佩,只是这战争恐怕难以避免。”萧烬羽轻轻拍了拍沈书瑶的手,安慰道:“书瑶,莫要担心,我定当竭尽全力,护百姓周全,哪怕拼上我的性命。可这局势复杂,我身为宁王,诸多事务缠身,有时真怕顾此失彼,既误了国家大事,又负了你。”沈书瑶回握他的手,坚定道:“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无论遇到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这时,王府幕僚周小叨脚步急促地跑来:“殿下,不好了!据密探来报,那些反对新政的大臣,背后似乎有一股神秘势力在撑腰,这股势力财力雄厚,手段狠辣,短短三天内就买通了数位关键官员,局势愈发严峻了!”萧烬羽脸色阴沉得可怕,咬牙道:“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阻止新政,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沈书禹匆匆赶来,身为国公府嫡子,自幼饱读诗书,对朝堂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此刻,他神色凝重地说:“这些大臣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恐怕不只是为了反对新政这么简单。我已暗中查探,他们与蛮族的往来越发频繁,甚至可能参与策划了此次边境危机。”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虽身为国公府嫡子,可也清楚新政对国家的重要性。此次,我定会全力协助殿下。”
沈书禹凭借国公府在朝中的人脉,很快打听到反对新政的大臣中,有一位陈大人最为关键,他在朝中威望颇高,且是此次联名上书的牵头人。沈书禹暗中买通陈大人府中的一个下人,得知他近日为了扩充自家田产,与当地的豪绅勾结,强占百姓土地,手段极其恶劣。沈书禹拿到证据后,故意在朝堂上透露了一些风声,引得监察官员纷纷关注。很快,弹劾陈大人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到皇帝案前。陈大人自顾不暇,在新政一事上的态度也软了下来,原本附和他的大臣们也开始动摇。
沈书瑶略作思索,提议道:“我们可以举办一场宴会,邀请这些大臣参加,在宴会上向他们展示改革后的成果,让他们亲眼看到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再请一些百姓代表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或许这样能触动他们,让他们改变想法。但时间紧迫,必须在明日早朝前准备妥当。”萧烬羽眼前一亮,称赞道:“书瑶,你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你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想出办法,有你在我身边,真是我的福气。”几人商讨细节后,萧御渊告辞。他临走前深深看了沈书瑶一眼,眼神中眷恋、不舍与无奈交织。沈书瑶避开他的目光,心中五味杂陈,想起之前一起破案、剿匪时他几次舍身相救,情愫暗生,可她已心属萧烬羽,只能把这份别样的感情深埋心底。
回到房间,夜幕已然降临。萧烬羽和沈书瑶相对而坐,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们略显疲惫却坚定的面庞。萧烬羽轻轻握住沈书瑶的手,缓缓说道:“书瑶,此去战场,生死未卜。我不怕死,却唯独放心不下你。”沈书瑶眼中泛起泪光,紧紧反握住他的手:“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我会在后方为你祈福,等你回来,我们还要一起看这盛世繁华。”两人彻夜长谈,从儿时的趣事,到对未来的憧憬,再到对当下局势的担忧,彼此的心意在言语间愈发坚定。
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争分夺秒。沈书瑶和萧烬羽忙着收集改革数据、安排百姓代表,周小叨负责邀请大臣,还精心整理新政受益百姓故事、绘制数据图。可就在宴会即将准备就绪时,又传来消息,有几位关键的百姓代表突然失踪,很可能是被人暗中掳走,试图破坏宴会。萧烬羽大怒:“这些人竟敢如此大胆,不择手段!”沈书瑶冷静道:“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替代的百姓代表,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宴会当天,宁王府张灯结彩,表面热闹非凡,实则暗流涌动。沈书瑶换上绣着牡丹花纹的曳地长裙,搭配珍珠翡翠耳环,明艳动人;萧烬羽身着蟒袍,头戴乌纱翼善冠,腰间佩剑寒光闪烁,尽显王者风范。
宴会开始,萧烬羽致辞介绍新政的目的、过程和成果,言辞恳切,态度坚定:“诸位大人,这新政推行,实乃为解百姓之困,强国家之基。历经诸多艰辛,如今已初见成效,望各位能以家国为重,细察其中利好。”随后,百姓代表上台发言,他们朴实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在场大臣们的心中,让他们为之动容。沈书瑶在一旁观察着大臣们的表情,她发现有几位大臣的脸色渐渐缓和,似乎已经开始动摇。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王姓大臣突然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的冷笑,阴阳怪气地说道:“哼,宁王殿下,这新政说得好听,可这所谓的百姓代表,谁知是不是你特意找来的托?说不定是被你收买,在这里演戏给我们看呢!”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沈书瑶心中一紧,但她很快镇定下来,微笑着回应道:“王大人,您若有此疑虑,不妨随机挑选几位百姓,由您亲自询问,看看他们所言是否属实。而且,这些百姓的生活变化,在当地都是有目共睹的,若您不信,大可派人去实地调查。”王大人脸色一僵,一时竟无言以对。
这时,另一位李大人也站出来发难:“沈姑娘,就算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可这新政推行,我等世家大族损失惨重,许多产业都受到影响,日后家族如何传承?”沈书瑶不慌不忙,条理清晰地说道:“李大人,新政并非针对世家大族,而是为了让国家的发展更加均衡。从长远来看,国家繁荣昌盛,世家大族才能根基稳固。如今只是暂时调整,却能换来未来的长治久安,岂不是更有益处?”沈书瑶一番有理有据的辩驳,让在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那两位故意刁难的大臣也只能悻悻坐下。
又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与协商,在沈书瑶和萧烬羽的据理力争下,大部分大臣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最终,大部分大臣都表示愿意支持新政,只有少数几位大臣仍然坚持反对,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激烈。宴会结束后,萧烬羽和沈书瑶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这次难关算是暂时过去了。
回到房间后,萧烬羽一把将沈书瑶抱了起来,兴奋地说道:“书瑶,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想出这个办法,今天还不知道会怎样呢。你就是我的福星,总能在关键时刻帮我排忧解难。”沈书瑶被他抱得几近窒息,急声嗔怪:“快放我下来,都快喘不过气了。”萧烬羽这才将她放下,却仍然紧紧地握着她的手,深情地说道:“书瑶,你真好。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好不好?”沈书瑶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
然而,还没等他们来得及好好庆祝,灵鹫神色慌张地跑进来:“殿下,小姐,刚刚收到加急战报,蛮族已经集结大军,兵分三路,朝着我国边境快速推进,预计五日后就会抵达边关重镇!而且,据密探回报,朝堂上反对新政最激烈的那几位大臣,近日与蛮族的使者频繁接触,种种迹象表明,蛮族背后的神秘支持者,极有可能就是这些心怀不轨的朝堂势力!”萧烬羽和沈书瑶听了,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们知道,一场残酷的战争即将来临,而他们的命运,也将再次被卷入这乱世的洪流之中。
萧烬羽强压下心中的震惊与愤怒,迅速恢复冷静,对灵鹫说道:“立刻传我命令,召集军中所有将领,半个时辰后在王府议事厅集合,商讨御敌之策。再派人密切监视朝堂上那几位大臣的一举一动,他们若有任何异动,即刻来报。”灵鹫领命后,如一道黑色的闪电般迅速离去。
沈书瑶看着萧烬羽,眼中满是担忧与坚定:“我虽不能像你一样奔赴战场,但我会在后方尽我所能。我熟悉医理,我可以组织城中的医女,在城中设立医馆,为受伤的士兵和百姓治疗。而且,我也会利用我在民间的人脉,为前线筹集物资。”其实沈书瑶心里清楚,自己的能力远不止这些,现代特种兵的技能或许能在战场上发挥关键作用。萧烬羽紧紧握住沈书瑶的手,感动地说道:“书瑶,有你在我身边,我就有了无尽的力量。只是战场危险,你在后方也要千万小心,等我凯旋。”
半个时辰后,王府议事厅内灯火通明,气氛凝重。萧烬羽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将领们,沉声道:“如今蛮族来犯,朝堂又有奸人作祟,国家危在旦夕。我们身为将士,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一位年轻将领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殿下,敌军来势汹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依末将之见,我们可主动出击,趁敌军立足未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另一位老将却皱着眉头反驳道:“不可。蛮族骑兵机动性强,且擅长游击战术,我们若贸然出击,很可能陷入敌军的包围圈。当务之急,是加强边关防御,稳固防线,再寻机破敌。”
将领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萧烬羽沉思片刻后说道:“两位所言都有道理。我们既要加强边关防御,又不能一味防守。我决定,先派一支精锐部队,前往边关支援,加强防御工事,同时派遣斥候深入敌境,探查敌军的虚实和行军路线。另外,再挑选一支轻骑兵,在敌军侧翼骚扰,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这时,周小叨匆匆走进议事厅,神色焦急地说道:“殿下,刚刚收到消息,蛮族此次进攻,除了正面的大军,还派出了一支奇兵,准备绕道偷袭都城,企图一举摧毁我们的中枢。更要命的是,我方援军三日后才能抵达,而敌军五日后便会兵临城下,这期间都城防御压力巨大!”众人听了,皆是一惊。
萧烬羽脸色一沉,心中暗忖:这蛮族果然狡诈,竟想出如此毒计。若都城有失,国将覆灭。他迅速做出决定:“立刻抽调城中一部分兵力,在都城周边设下埋伏,务必将这支奇兵消灭在城外。再派人通知沿途的州县,加强戒备,一旦发现敌军踪迹,立刻上报。”
安排好一切后,萧烬羽亲自带领大军奔赴边关。临行前,沈书瑶为他披上披风,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我等你。”萧烬羽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温柔地说道:“等我打败蛮族,回来就娶你。”说完,翻身上马,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都城。
战场上,黄沙漫天,狂风裹挟着沙石,如一头暴怒的猛兽咆哮着。喊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脸上满是决绝,手中长刀挥舞,寒光闪烁,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萧烬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的身影在战场上如同一面旗帜,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然而,蛮族的军队异常勇猛,我方军队虽奋力抵抗,但仍渐渐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时,萧御渊率领一支援军赶到。他挥舞着长枪,冲入敌阵,与萧烬羽并肩作战。两人配合默契,一时间,敌军纷纷后退。萧烬羽大喜道:“萧御渊,你来得正是时候!”萧御渊笑道:“殿下,我岂能让你独自面对敌军。今日,我们定要将这些侵略者赶出我国国土!”战斗中,萧御渊看到敌军有一支小队企图偷袭萧烬羽,他想也没想,立刻策马冲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军的攻击,手臂却因此受了伤。
萧御渊受伤后,被抬到后方营帐。他躺在简陋的床榻上,伤口传来的剧痛让他脸色苍白如纸,但他的脑海中全是沈书瑶的身影。他明知沈书瑶心属萧烬羽,可在看到危险逼近萧烬羽的那一刻,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因为他知道沈书瑶在乎萧烬羽。此刻,他心中满是纠结,既为自己能保护沈书瑶在乎的人而感到一丝欣慰,又为自己这份无法言说的感情而痛苦。他望着营帐顶,喃喃自语:“书瑶,只要你能幸福……”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蛮族军队突然改变战术,佯装败退,引诱萧烬羽的军队深入。萧烬羽正要下令追击,心中却突然涌起一丝疑虑,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敌军的陷阱。于是,他立刻派出斥候前往探查,果然发现敌军在前方山谷两侧设下了伏兵,一旦我方军队进入,必将陷入包围。萧烬羽当机立断,命令军队停止追击,转而设下反包围之计。他让一部分士兵佯装继续追击,吸引敌军伏兵出击,另一部分精锐则绕到敌军后方,切断他们的退路。这一番巧妙的战术安排,成功打乱了蛮族的计划,让局势瞬间逆转。
沈书瑶在后方再也坐不住了,她换上轻便的劲装,偷偷潜入了战场。她猫着腰,利用地形的掩护,如鬼魅般穿梭在敌军营帐之间。
月光洒在大地上,为沈书瑶的行动披上一层朦胧的纱衣。当她靠近粮草营地外围的哨兵时,心跳陡然加快,但多年特种兵生涯培养出的超强心理素质让她迅速镇定下来。她观察着哨兵的巡逻规律,在对方转身的瞬间,脚下轻点,如猎豹般迅速靠近。
距离哨兵仅有几步之遥时,她突然发力,一个侧踢精准命中哨兵的膝盖后侧。哨兵“噗通”一声单膝跪地,还没来得及发出声响,沈书瑶已经欺身而上,一手捂住他的嘴,一手迅速扭断他的脖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随后她迅速将尸体拖到暗处藏好。
解决掉外围哨兵后,沈书瑶潜入粮草囤积地。她从怀中掏出自制的燃烧物,那是她利用战场上能找到的火油、硝石等材料,结合现代化学知识制成的简易火药。沈书瑶将燃烧物安置在粮草堆的关键位置,点燃引线后迅速撤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熊熊大火瞬间吞噬了蛮族的粮草。远处的蛮族军队看到火光,顿时阵脚大乱。
与此同时,战场上的局势也因为沈书瑶的这一举动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位名叫赵岩的年轻将领,一直苦于蛮族骑兵的机动性。他出身贫寒,自幼便对兵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劳作之余,用树枝在地上比划着各种战阵。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天赋,他研习了诸多兵法古籍,终于在军中崭露头角。在战场上,他总是冷静果敢,此刻,他观察到蛮族骑兵在慌乱中阵型松散,灵机一动,想起之前研习过的八卦阵。
他迅速召集麾下士兵,大声呼喊着:“兄弟们,听我号令,摆八卦阵!”士兵们训练有素,迅速以八卦阵形展开。赵岩站在阵眼位置,沉着指挥,利用阵法的变化,巧妙地抵御了蛮族骑兵的冲击,还逐渐将敌军分割包围。蛮族骑兵在八卦阵中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突破防线,反而被阵中的士兵不断消耗。
萧烬羽抓住战机,亲自率领精锐部队从正面发起猛攻。在他的鼓舞下,士兵们士气大振,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蛮族军队腹背受敌,又失去了粮草补给,军心彻底崩溃,开始四散逃窜。
萧烬羽和萧御渊率领士兵们乘胜追击,一直将敌军赶出了国境。这场战争,终于以我方的胜利告终。
战后,萧烬羽凯旋而归。回到府邸,他满心欢喜地去找沈书瑶,却发现沈书瑶正对着一堆草药和医疗器械发呆。原来,沈书瑶想用现代医疗知识改良军中的治疗方法,却因为药材和工具的差异遇到了难题。萧烬羽不理解她为何执着于这些奇怪的东西,两人因此产生了争执。
萧烬羽皱着眉头,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书瑶,战争已经结束,你何苦还折腾这些,好好休息不好吗?这战争里,多少人瞬间就没了性命,不是你这些草药和古怪想法能改变的。”说着,战场上好友在自己怀中死去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浮现,鲜血染红了土地,好友临终前绝望的眼神仿佛还在眼前,他的情绪更加激动,眼眶微微泛红。
沈书瑶着急地解释:“这些方法能救更多的人,以后再打仗,士兵们就能少受些痛苦。你只看到战争的残酷,却看不到士兵们受伤后的绝望!”她也陷入回忆,在现代军队中,受伤的战友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大家对伤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眼前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这让她更加坚持自己的想法。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一时紧张起来,争吵声在房间里回荡。
直到有一天,沈书瑶在整理药材时,心情仍旧低落,一个不小心碰倒了装药材的罐子,药材散落一地。她蹲下身,有些无助地看着满地的药材。萧烬羽正好走进房间,看到这一幕,心中一软。他默默蹲下,和沈书瑶一起捡起药材,两人的手不经意间碰到,都愣了一下。萧烬羽率先打破沉默:“书瑶,我这段时间想了很多,我明白你是为了士兵好,我不该那么冲动。”沈书瑶看着他,眼中泛起泪光:“我也不好,不该一直和你吵。”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矛盾烟消云散。
不久后,百姓为感谢他们举办了盛大的庆典。广场上张灯结彩,百姓们载歌载舞,欢呼雀跃。萧烬羽和沈书瑶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萧烬羽轻轻握住沈书瑶的手,说:“书瑶,未来我们还要一起为这国家和百姓做更多的事。”沈书瑶微笑着点头:“嗯,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一起面对。”在百姓的欢呼声中,两人展望未来,眼中充满了对国家繁荣、百姓安康的憧憬,携手为下一段征程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