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站在一旁不说话,反正她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心里想着贾张氏要被送回老家,心里就忍不住的高兴。
现在见贾东旭不搭贾张氏的茬,心里更高兴了,脸上的笑容是怎么忍都忍不住,只好背对着贾张氏和贾东旭。
贾张氏说道:“那东旭,你也不能看着我去死吧。”
贾东旭放下筷子,“妈,这是回老家,怎么是去死呢。
现在农村比城里好过的多,最起码村里还有大食堂,吃饭又不要钱,不要票的。
以后我每个月给你在送点粮食,送点钱,你在老家也能过的很好。
过段时间,等这个事过去了,我再去求几个管事大爷,看能不能把你在接回来。”
贾张氏也不哭了,“真的,东旭你没骗妈,现在农村生活的真的这么好,大食堂随便吃。
还有就是过段时间你真能把我接回来。”
贾东旭对于大食堂的事情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听厂里的工友说过,集体食堂的饭菜随便吃,而且伙食还好,不仅白面馒头随便吃,还经常吃肉。
贾东旭听到的消息也不能说是假的,只能说是刚开始的时候大食堂的确是那样。
不过经过这几个月不限量的吃喝,大部分的集体食堂都已经解散了,虽然贾东旭老贾的贾家村的集体食堂还没有解散,但是食堂的伙食也是一言难尽。
每顿饭就是一个人两个窝头,再加一碗能照出人影的红薯稀饭,其他的都没有了。
吃饱吃不饱的就这了。
不过这些贾东旭都不知道,所以贾张氏听了乡下饭可以随便吃,而且贾东旭过段时间还早接她回来。
贾张氏对于回乡下老家也不是这么抵触了。
于是坐下来开始吃饭,一边啃着窝头,一边问道:“东旭,你觉得我得在老家待多长时间。”
贾东旭回道:“这我哪知道,不过再怎么说也得过了正月,等大家把这个事都忘的差不多了,到时候我在去求一大爷,估计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贾张氏嘟囔着,“那不还得一个多月。”
贾张氏在城里习惯了秦淮茹的伺候,虽然不能说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也差不多,最起码衣服是秦淮茹洗的,饭是秦淮茹做的。
现在让她回老家,啥都得自己干,虽然贾张氏心里不愿意,但是也没有办法。
贾张氏知道这次回乡下是免不了的时候,也不挣扎了,对着贾东旭说道:“东旭,你别忘了给我送粮食,万一大食堂吃不饱,我还可以自己弄着吃。
还有我的养老钱,你也得一起给我送来,还有我的止疼片,你也不能忘了。
要不然我肯定在老家待不住,到时候我自己偷摸回来,你别说我没提前通知你。”
贾东旭也知道贾张氏能干出这种事,于是对于贾张氏的这些要求,都是一一答应了。
贾张氏见贾东旭都答应了,才放下心来。
心想除了可能老家住的差点,其他的和城里也没啥区别,乡下的大食堂还可以随便吃,不用花钱,这不比在城里好。
贾东旭吃好以后,对着贾张氏和秦淮茹说道:“我去借辆自行车,一会我就送妈回老家。”
贾东旭来到易中海家,站在门口开始敲门。
正在吃饭的吕翠莲听到敲门声,起身去开门。
就看见贾东旭站在门口,还没等开口询问,贾东旭就率先开口,“一大妈,中河叔在你家吗,我找他有点事。”
吕翠莲点了点头,对屋里说道:“中河,东旭说找你有事,你过来下。”
吕翠莲连门都没让贾东旭进屋,毕竟最近她和贾张氏起了好几次冲突。
能给贾东旭好脸色,都是因为现在,她是一大爷易中海的媳妇,被院里人称作一大妈。
易中河出来,对着贾东旭说道:“东旭,你找我啥事。”
“中河叔,下午你的自行车骑不骑,我想借你的自行车,下午送我妈回老家。
今天得事,你也知道,我怕我妈今天在院里,在节外生枝,所以想早点送她回去。”贾东旭说完期望的看着易中河。
能借到自行车,他就省了大力气了,要不然从南锣鼓巷到京城郊区的贾家村,没有两三个小时,根本到不了,贾东旭估计要是走着回去,到老家也该天黑了。
易中河虽然对于贾家的几个人,都没有好的印象,但是这借车的目的可是送贾张氏回去。
这车得借,不冲别的,就为了赶紧送贾张氏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