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藤书院。
一处空旷的草地上,十几个学生围坐在皇甫奇四周,与皇甫奇探讨着学问。
“前几日读的兵道,可有感悟?”
“老师,兵道有云,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但事权专一,若将领稍有异心,或是做出错误决定,岂不危矣?”
一名学生发出疑问。
“兵者,诡道也,战场,瞬息万变,事权不专,行动不一,不听将令,乃兵家之大忌。至于你说的将领异心,或是做出错误决定,乃是用人之道,如何挑选将领,是另一回事。”
皇甫奇抚了抚须,又补充道:“将领关乎社稷安危,确实非常重要,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为将者,国之栋梁,王之所重也,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猜忌将领,亦为兵家之大忌。”
“老师,氐夷骑兵真的天下无双吗?”又一名学生问。
皇甫奇露出一丝凝重,“氐夷战马的速度,耐力,都远超一般战马,加上氐夷人擅骑射,北方地势一马平川,氐夷骑兵享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不过器之优劣并不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相比于地利,战略战术和将士气势更为重要。
我们大夏也曾在太平侯的带领下,将强大的氐夷骑兵打得节节败退,甚至差点打到了氐夷王庭……”
“可惜当初没有灭了氐夷!”
一名学生发出感慨。
又一个学生问道:“为何现在打不过氐夷了?”
皇甫奇犹豫了一下,反问:“你们知道战争的本质是什么吗?”
“是谋略!”
“是将领!”
“是天时、地利、人和。”
学生纷纷给出答案。
皇甫奇轻咳了声,清了清嗓子道:“你们说的这些也很重要,但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财力和资源。”
“财力对战争的影响不大吧?”
一名学生表示怀疑。
皇甫奇摇了摇头:“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战争比拼的就是财力。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一场战争都会消耗极大的资源,当年若不是粮草问题,北境也不会出现如今这种情况。”
“老师,我听说现在国库空虚,那现在岂不是很危险?”
“自然是危险的……”皇甫奇轻叹了声,接着道:“战争的本质就是财富和资源,氐夷入侵想要争夺的也是财富和土地……”
“那些奸臣就该杀!”
“可惜奸臣当道,我等空有报国之志,却无能为力。”
“……”
一众学生愤愤不平。
皇甫奇刚要开口,视线扫过一众学生,看到了一个俊美的少年,不由愣了一下。
是九公主?他愣了一下,还是认了出来。
夏明月女扮男装,不知何时坐到了一众学生之中。
皇甫奇知道夏明月来找他有事相商,说了几句后散了课,将夏明月带到了书院中一座僻静的院落。
“九公主大驾,老夫有失远迎。”
“冒昧来访,叨扰了。”
“殿下请坐。”
两人隔桌坐下,皇甫奇亲自沏上了茶水。
“皇甫先生见解独到,刚刚聆听后敬佩不已……”
夏明月并非奉承,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皇甫奇对战争的见解确实超前,很多时候,战争比拼的财力和资源,能认识到这点的人不多。
“老朽浅见,让殿下见笑了。”
“先生大才,不应屈居在此……当然,教书育人,为国培养人才也很重要,但现在是非常时期,朝堂上需要先生这样的人才来拨乱反正,以振朝纲。”
皇甫奇微微一笑,给夏明月倒了杯茶。
“老朽年事已高,给睿王出出主意还行,入朝就算了。”
夏明月正了正色,“不瞒先生,明月这次来,就是想请先生入朝堂,只有先生入主朝堂,才能真正的帮到睿王。”
“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做什么?”
“孙敬亭下了大狱许久,户部尚书一直空缺,财政又异常紧迫,据我所知,陛下……咳,父皇已经在物色人选,此时睿王不在京都,先生入主朝堂不会让父皇猜忌,正是最好的时机。”
皇甫奇摇了摇头,“殿下想的太简单了,老朽当年也只不过是在翰林院任个闲职,尚书一职位高权重,今时今日,即便老朽还有雄心壮志,也无机会。”
“事在人为,机会是创造出来的,此事我来想办法。”夏明月说道。
皇甫奇见夏明月信心十足的样子,不禁有些好奇,“殿下有何办法?”
夏明月莞尔一笑,“现在靖王和宣王斗得难解难分,两人都在推荐自己的人,想要将户部握在手中,有了前车之鉴,户部尚书的职位不论落到靖王一派,还是宣王一派,父皇都不放心。”
皇甫奇赞同的点了点头,“所以陛下会物色中立人选。”
夏明月:“这就难选了!”
皇甫奇有些不解,“据老朽所知,朝中官员虽大多都倒向靖王和宣王,但也有一些中立的,并非无人可选。”
“那些所谓中立的,主要还是因为位置不太重要,靖王和宣王没花心思去攻克而已。但户部尚书的职位不同,不论谁坐上去,靖王和宣王都会全力拉拢。”
夏明月意味深长地叹了声,“先生觉得现在的朝中有人能抵挡靖王和宣王的拉拢吗?”
皇甫奇一脸凝重,如今朝堂腐朽,真正有骨气的都告老还乡,远离了京都这个是非之地,还真很难找出这样一个人来。
“但先生可以!”夏明月用力说道。
皇甫奇性格刚直,当年在朝中是出了名的,所以才被孙敬亭打压,最后愤然辞官离朝。
“……我相信先生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依旧有一颗报国之心,如今天赐良机,不可错失。”
皇甫奇浑身一颤,心脏猛跳不止,内心深处像是有一团火焰燃烧了起来。
他并非京都人,辞官后却没有离开,而是留下来开办了学堂。
为什么不离开?
因为他不甘心,他依旧渴望有机会一展抱负。
“睿王文武双全,对先生十分倚重,等睿王登上大位,到时候先生辅佐明君,必定会重振朝纲,青史留名……”
夏明月的话宛如一颗炸弹般,在皇甫奇的内心深处掀起了惊涛骇浪。
因为这正是他曾经的理想。
自幼习文练武,饱读诗书,他意气风发,想要一展抱负,但奈何陛下亲小人,远贤臣,官员腐败,沆瀣一气,他不愿与之为伍,只能失意离去。
如今真有第二次机会吗?
“肯请先生入朝,挽救大夏于危难。”
夏明月站起身,恭敬地向皇甫奇行了一礼。
“殿下使不得!”
皇甫奇吓了一跳,急忙抬起夏明月的手腕。
“先生若是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
夏明月露出一丝期待,她看出皇甫奇已经被她说动了。
“老朽何德何能,让睿王和九公主如此器重?”皇甫奇长叹了一声,单膝朝夏明月跪了下去,“老朽愿鞠躬尽瘁,报答殿下和睿王的知遇之恩。”
“先生大义,快快请起!”
夏明月将皇甫奇扶了起来。
一番推心置腹后,皇甫奇已经放下了一切,决定搏一搏,不留遗憾。
“九公主,你要如何说服陛下?”
“父皇疑心重,此事不能直说,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过我需要先生配合一下。”
“需要老朽怎么做?”
夏明月拿出一本册子递过去,“先生看看写得怎么样?”
皇甫奇接了过来,只见封面上写着“财政管理”四个字。
他好奇地翻开看了看,里面写的是如何管理财政,财政问题的根源,为何会出现财政危机,还提出了一些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
皇甫奇越看越惊喜,因为内容不仅写得十分细致,而且见解独到,很多问题一针见血,解决财政危机的手段更是让他叹为观止。
“此法甚妙,真是令老朽茅塞顿开。”
皇甫奇激动地一拍大腿,不停地翻看着,根本停不下来。
夏明月也不急,在一旁等着。
良久,皇甫奇一口气看完大半才回过神来,他差点忘了夏明月还在一边等着。
“殿下恕罪,这真是一本奇书啊,敢问殿下,这书是何人所作?”
夏明月轻浅一笑:“是我写的!”
其实书里内容并不复杂,她将经济学和曾经管理公司的经验融合到了一起,写了一本财政管理。
在她看来,管理朝廷财政,跟管理公司财务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现代经济学对问题的认知和剖析,远超这个落后的时代,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皇甫奇看后如此激动并不奇怪。
当得知是她所写,皇甫奇更加激动了。
“殿下才华,老朽平生仅见,殿下实乃治世之大才,可惜……”
他想说可惜是女儿身,不过没有说出来。
夏明月当然懂,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时代在进步,或许有一天,女子也可入朝为官,女子也可顶半边天。”
“殿下所言甚是!是老朽拙见了……”
一阵激动之后,回归正题。
夏明月问:“若是此书出版印刷,会不会引起哄动?”
“绝对,但凡读书人看到,都会震惊于殿下的学识。”皇甫奇十分肯定。
“那就好,先生将里面的错误改改,尽快以先生的名义出版印刷。”
皇甫奇一惊,立刻拒绝:“万万不可,此书一旦出版,必将青史留名,这是殿下所作,老朽岂能做欺世盗名之徒。”
“这样做是为了让先生引起父皇的主意,如此我才有机会说服父皇。”
夏明月解释了一下原因。
“那也不可……”
皇甫奇耿直地摇了摇头。
“这本书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但若由先生出版,意义非凡,明月恳请先生为了大夏,万勿推辞。”
夏明月知道皇甫奇有读书人的傲骨,不想占这么大的便宜,只能用大义来让他妥协。
“殿下……”
皇甫奇还是有些纠结。
夏明月又道:“我写的错误良多,有不少内容也是受先生启发才想到的,先生认真修改一番,亦算是先生之作。”
“殿下不仅才华无双,心胸亦是豁达,老朽拜服……”
皇甫奇最终被她说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