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是要逼宫吗?”
朱元璋冰冷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奉天殿内炸响,震得人心头狂跳。
话音落下,整个大殿瞬间陷入死寂,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文武百官们这才猛然惊醒,他们面对的,可不是那些被士族门阀玩弄于股掌的傀儡皇帝。
那些皇帝,看似高高在上,九五至尊,实则呢?
处处受制,一言一行都被人盯着,稍微有点出格,就会被那些所谓的“名臣”指着鼻子骂。
说白了,他们就是被资本选中的幸运儿,一旦不听话,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甚至连小命都保不住。
但眼前的这位爷呢?
他可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真龙!
他的一切,都是靠自己一刀一枪,硬生生从这乱世中拼杀出来的,跟那些士族门阀,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样一位从底层杀出来的皇帝,又岂会怕他们这些文官?
百官们终于想起了,被洪武皇帝支配的恐惧。
这位爷,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儿。
这些年来,他对老百姓或许还算仁慈,毕竟都是苦出身,知道百姓的不容易。
可对朝中的官员,尤其是那些贪官污吏,那是出了名的狠辣,动不动就抄家灭族,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些年,大明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跟割韭菜似的,就没停过。
如今还能够站在朝堂上的,除了那些新来的,哪个不是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就脑袋搬家?
想当年,杨宪、胡惟庸、李善长,哪个不是位高权重,风光无限?
特别是胡惟庸,甚至一度把持朝政,朝廷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他想让朱元璋知道的,朱元璋才能知道。
他不想让朱元璋知道的,朱元璋就只能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到最后,胡惟庸甚至起了不该有的心思,想要更进一步。
但结果呢?
还不是被朱元璋轻而易举地给收拾了?
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连带着三万多人跟着陪葬,其中不乏开国功臣和他们的后代。
对于那些敢打朱家江山主意的人,朱元璋向来是心狠手辣,绝不留情。
有一个,杀一个。
有一双,杀一双!
想到这里,百官们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双腿发软。
那些不是朱允炆一伙的官员,恨不得立马冲上去,把那些进谏的官员给活撕了,以表忠心。
而那些朱允炆一党的官员,此刻也是吓得不轻,但事已至此,退是肯定不能退了。
这时候要是退了,岂不是显得自己怕死?
这事儿能不能成先不说,一个贪生怕死的名声,那是绝对跑不掉的。
对于那些把名声看得比命还重要的文官来说,这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人群里,一个自诩为“铁骨铮铮”的官员,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再次开口:
“启奏陛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另立皇储,这可是天大的事,不是哪一家、哪一姓的事,而是关系到天下百姓的大事!”
“不光是朝廷需要一位贤明的储君,天下的老百姓,也需要一位仁爱的君父啊!”
“皇长孙朱允炆,温文尔雅,恭敬节俭,仁厚孝顺,实在是皇储的不二人选。”
“还请陛下为天下百姓着想,册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储,以正国体,安民心!”
这官员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仿佛他真的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一般。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是心中一惊。
没想到,皇帝陛下已经明确表示不高兴了,这些人竟然还敢这么头铁,非要往枪口上撞。
另一位朱允炆一党的官员,见状也立马站了出来,想要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把朱元璋的气势给压下去。
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想的是趁机把满朝文武都给拉下水。
“启奏陛下,如今太子殿下病重,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早点立下储君,一来可以安定朝纲,二来可以让天下百姓安心,更可以震慑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还请陛下三思!”
这位官员自以为聪明,心中暗自得意。
他心想,就算皇帝陛下要杀人,也不可能真的把满朝文武都给杀了吧?
那样的话,史书上还不得把他写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
这话说完,满朝文武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那眼神,就像是要吃人一样。
你要找死,你自己去死就行了,干嘛要拉上我们?
在朱元璋面前公然讨论立储的事,这已经是在玩火了。
你竟然还敢拿病重的太子朱标说事?
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太子朱标对朱元璋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你是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要不是这是洪武朝,朱元璋的威名无人能及,恐怕这人早就被愤怒的群臣给打死了!
那几个“忠臣”梗着脖子,站在那里,还真有几分古代忠臣的模样。
要是不明真相的人,说不定还真会夸他们一句“忠君爱国”。
然而,这些人的演技再好,也骗不过朱元璋的眼睛。
在朱元璋看来,这些人,不过是一群沽名钓誉的小丑罢了。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这些“团结一致”的文官,不由得想起了朱雄英之前跟他说过的话。
这些文官,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把彼此牢牢地绑在一起,
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然后疯狂地压制皇权。
自己那大孙子说的没错,这些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别说是老朱家了,就算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大明,这些人也根本不放在眼里。
现在自己还活着,这些文官就已经这么嚣张了。
要是自己死了,这些文官的势力再发展壮大,那还得了?
强大如朱元璋,也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到那时候,这大明江山,到底是姓朱,还是姓“文”?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中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猛地爆发出来。
满朝文武感受到朱元璋的怒火,一个个吓得大气都不敢喘,
生怕自己成为皇帝陛下发泄怒火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