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话音落下,奉天殿内,骤然一静。
落针可闻。
文武百官,瞠目结舌,如同泥塑木雕。
蠢!
愚不可及!
这是所有人,此刻心中唯一的想法。
他们设想过朱允炆的平庸,却从未料到,他竟能蠢钝如猪!
这种诛心之言,怎能在洪武大帝面前,脱口而出?
更何况,眼下正是立储的关键时刻,满朝文武,皆在场见证。
简直是自掘坟墓!
那些原本支持朱允炆的官员,更是面如死灰,悔不当初。
他们恨不得立刻与朱允炆撇清关系,以证清白。
如此蠢货,怎配为君?
他们真是瞎了眼,竟将宝押在这个废物身上!
蓝玉听罢,心中唯有一个“蠢”字。
可他细细思量,这蠢,并非蠢在朱允炆的言论,而是…他竟然连自己的叔叔们都容不下!
那他们这些出生入死、功勋卓着的开国功臣,又算得了什么?
案板上的鱼肉?
任人宰割?
蓝玉猛然惊醒。
他先前还担忧,太子朱标若是不在了,自己恐怕会受到牵连。
可现在看来,倘若真让朱允炆这蠢货登上皇位,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他蓝玉,戎马一生,为大明出生入死,绝不能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思及此处,蓝玉再也无法忍耐,霍然起身。
他须发戟张,双目圆睁,哪里还有半分先前的低调?
“简直是胡说八道!”
蓝玉声若洪钟,指着朱允炆,厉声呵斥:
“陛下,臣绝无离间陛下与皇孙之意。”
“只是这皇长孙,心胸狭窄,实在难当大任!”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简直有悖人伦,绝非一位明君该说的话!”
“陛下英明神武,万万不可立此等心术不正之人为皇太孙,以免祸乱朝纲,动摇大明江山社稷啊!”
蓝玉这番话,掷地有声。
整个奉天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惊呆了。
谁都未曾料到,局势竟会如此急转直下。
原本胜券在握、志得意满的朱允炆,瞬间沦为众矢之的。
而原本被文官集团压制、默默无闻的蓝玉,却成了力挽狂澜的关键。
朱元璋面色阴沉,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他缓缓抬起眼眸,扫过朱允炆,那目光,冰冷得如同在看一个死人。
他又看向蓝玉,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最终,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了那些文官身上,冰冷如刀,令人不寒而栗。
“给咱拖下去!”
洪武大帝的声音,仿佛来自九幽地狱,冰冷彻骨,不带丝毫情感。
“胆敢妄议储君,蛊惑皇孙,统统都是乱臣贼子!”
“择日…统统问斩!”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朱允炆一党的官员,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跪倒在地,叩头如捣蒜,哭喊声震天。
但朱元璋心如铁石,丝毫不为所动。
锦衣卫如狼似虎,冲上前去,毫不留情地拖拽。
眼看大祸临头,一名文官彻底崩溃,竟在绝望中,爆发出惊人的胆量。
他猛地挣脱锦衣卫的控制,猛地站起,指着龙椅上的朱元璋,声嘶力竭地怒吼:
“暴君!你这个昏君!如此倒行逆施,滥杀忠良!”
“有你这等暴君在位,大明…迟早要完!”
这疯狂的叫骂声,在庄严肃穆的奉天殿内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文官们吓得魂不附体,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捂住那人的嘴。
疯了!
他一定是疯了!
竟敢当面辱骂洪武大帝?
这简直是自寻死路,还要连累他们!
朱元璋听了,不怒反笑。
“骂朕是暴君?是昏君?”
“好!非常好!”
“既然如此,那朕就如你所愿!”
“来人!”
“传朕旨意,此人胆大包天,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罪不容诛!”
“诛…九族!”
洪武大帝一字一顿,每一个字,都如同催命的符咒。
那名破口大骂的文官,瞬间脸色惨白,如遭雷击,瘫软在地,彻底绝望。
九族!
竟然要诛九族!
他不就是骂了几句吗,就要被株连九族?
洪武大帝,当真是暴虐无道到了极点!
悔恨,恐惧,绝望…
种种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几乎将他淹没,令他痛不欲生。
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
锦衣卫蜂拥而至,将朱允炆一干人等,如同拖死狗一般,拖出了奉天殿。
凄厉的惨叫声,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风中。
奉天殿内,血腥味弥漫,令人作呕。
朱允炆的派系,就此彻底覆灭。
朱允炆颓然坐倒。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
他所有的勇气,都来自于那些悉心教导他的师傅们。
可如今,这些师傅,全都要被皇爷爷下令处斩!
而他,却连站出来求情的胆量都没有。
完了。
一切都完了。
朱允炆心如死灰,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朝中百官,看着朱允炆这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皆是鄙夷。
如此不堪,也配继承大统?
先前,他们还真以为,大明的未来,会落在朱允炆身上。
现在看来,真是瞎了眼!
幸亏没有过早投靠,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蓝玉更是满脸不屑。
他追随的,是何等雄主?
那是气吞山河,不输秦皇汉武的洪武大帝!
可眼前这个朱允炆,哪里有半分皇族气概?
就这种货色,也敢提削藩?
怕不是那些迂腐文官,灌输的馊主意!
只怕真到了陛下百年之后,这天下,非得烽烟四起不可!
朱元璋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为了皇家的颜面,他强压怒火,沉声喝道:
“来人,将这不成器的东西,送回府邸!”
两名锦衣卫,如狼似虎般上前。
架起瘫软如泥的朱允炆,便往殿外拖去。
朱允炆早已吓破了胆,如同一个木偶,任人摆布。
待朱允炆的身影消失,朱元璋的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百官低头,不敢与之对视。
朱元璋顿觉索然无味,拂袖而去:“退朝!”
太监总管连忙高呼:“陛下有旨,百官退朝!”
随后,紧随朱元璋的脚步,匆匆离去。
直到朱元璋的背影,彻底消失在大殿之上。
百官这才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
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
众人互相看看,苦笑摇头,各自散去。
……
后殿。
朱元璋刚一回来,便让太监去找蓝玉。
“臣参见陛下!”
朱元璋看着毕恭毕敬的蓝玉,心中思绪翻滚。
标儿身患重病至今未归,就算标儿回来了,
为了让他好好养病也不能再把这重担交给标儿了。
朱允炆那个废物,已经不足为虑。
大明的江山,绝不能交到他手里!
不仅是为了老朱家,更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
关键是,——雄英那孩子!
那孩子,简直妖孽得不像话!
每一步,都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所思所想,全都变成了现实!
有朱雄英在,大明的路,就不会走歪!
想到朱雄英后,朱元璋有想到了那“屠圣之法”,还没有下文。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蓝玉,都有些心痒难耐。
果然,朱元璋一边在宫人的服侍下,解开朝服的扣子,一边说道:
“咱今日,还想出宫去逛逛。一会儿,让人给你找身衣服换上,你跟咱一起去。”
今日的朝堂,实在让人糟心。
朱元璋决定,去找自己的孙子,排解排解苦闷。
顺便问问,这大明的天下,究竟该如何走下去!
现在,也只有那个孙子,能告诉他答案了。
对了,还有他说的那个“屠圣之法”!
今日朝堂上,这些官员们的所作所为,让朱元璋心中,颇为担忧。
自己在的时候,自然能压服这些文官。
可自己百年之后呢?
这些文官,会不会真如朱雄英所说,架空皇权,把皇帝当成傀儡?
到时候,这天下,还姓不姓朱,可就难说了!
太监总管听到朱元璋的话,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人,挑出一套常服,送到蓝玉手上。
朱元璋心里暗暗加了一句:
“大孙儿,咱来了!咱倒要看看,你还有多少惊喜,等着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