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羡慕地道:“你老李现在是兵强马壮,不像我,好好的28团,非把我抓到暂13师当个什么破师长。”
老丁是真羡慕李云龙,如今这个世道,手里头有枪有炮才是硬道理,一个空头副师长有个屁用。
李云龙只当没听到,继续说道:“这次我打算出动一营以及二营一部和炮兵连,总计一千兵力,另外抽调三营一百名老兵到暂13师支援老丁,帮他彻底控制住暂13师并将暂13师战斗力提升起来,另外新组建的四营会配合暂13师进行作战。”
赵刚适时出言道:“老李的作战计划可行性很高,不过老李呀,我得提前提醒你,作战计划必须向上级请示通过之后才能施行。”
李云龙拍着胸脯道:“你老赵小瞧我了不是,我是那种乱来的人吗?”
丁伟暗中撇嘴,你李云龙还不是乱来的人?
“我看啊,你老李是怕犯了错,上级把你从兵强马壮的新一团的位置上撸下来吧?”
被点破心思的李云龙只是嘿嘿一笑,他那是怕被撸吗?
他只是不舍得自己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方恒罢了。
毕竟方老弟这块虎皮可太好用了,部队里有什么新玩意儿,都得先想着主要负责保护方恒的新一团。
如今新一团的炮兵连实质上已经是一个炮兵营,旅长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赵,向上级汇报并负责沟通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毕竟你是政委,就是负责干这个的。”
见李云龙竟然真的没有乱来,赵刚便一口答应下来。
接下来李云龙又叫来邢志国、张大彪等人,和丁伟一起商讨了作战计划的一些细节。
丁伟对此也信心满满,暂13师虽然现在都是一群歪瓜裂枣,但只要有了李云龙支援的四营和一百名老兵,丁伟就有信心让暂13师在对上鬼子的时候不会崩!
待商议完细节,几人重新回到饭桌上。
丁伟美滋滋地抿了一口酒,因为心情变好,就连难喝的地瓜烧,似乎也变得更有滋味了。
“老李,你小子脑子还是灵活,竟然能想到攻打曲周县。”
李云龙这次没有揽工:“嗨呀,这可真不是咱老李的功劳,主要还是咱方老弟。”
正在埋头吃肉的方恒抬起头:“啊?”
有那么一瞬间,李云龙仿佛看到了那个曾经的傻狍子。
“方老弟跟咱们说,小鬼子其实是穷逼帝国主义,咱老李这段时间就一直在寻思,穷逼帝国主义,那应该跟穷人也没啥区别吧?”
“咱们穷人最怕的是什么?不就是天灾人祸断了粮?”
“我看书上说,古时候遇到天灾,易子而食也不是稀罕事。”
“所以我就想,小鬼子这样的穷逼帝国主义,那肯定也是怕后勤补给被破坏的吧?”
丁伟听罢,不由得对李云龙竖起了大拇指。
你还别说,李云龙这一套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你老李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了,可这个穷逼帝国主义又是什么东西?”
“穷逼帝国主义是咱方老弟讲的,咱方老弟可是见过大世面的。”
随即李云龙就讲起了鬼子资源、人口上的不足,以及国内封建顽固势力的影响等等。
丁伟听了一会儿就明白了,这不就是最近根据地里一直在宣传的东西吗,只不过没有李云龙说的这么粗俗直白而已。
最近根据地为了加强军民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一直在广播里宣传鬼子的劣势,丁伟也曾经认真听过,觉得合情合理,当时还在疑惑,这些情报到底是从哪里收集到的。
现在丁伟确定了,就是这个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方老弟。
说起穷逼帝国主义,方恒也找到了话题,开始滔滔不绝讲了起来。
“我跟你们讲,鬼子其实真没那么可怕,它们的工业原材料主要来源依靠进口,一旦触及到阿妹你看的利益,它们的钢铁原材料必然会被掐断不说,就连它们自身的农业产出,也不能达到自给自足的标准。”
“大正七年,鬼子本土爆发了一场米骚动,就是因为鬼子封建势力对农民剥削太狠造成的。”
方恒读大学的时候,教授是个很博学的中年人,他会将一些农业相关的历史大事作为趣闻讲给学生们听,鬼子的农业产业状况,算是那位教授最喜欢讲的故事之一。
在那位教授的口中,鬼子的农协就是真正的恶龙,鬼子的农业省官僚都是一帮猪猡废物点心。
由于那位教授的传道过于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方恒说起鬼子的大正米骚动,那真是滔滔不绝。
另外提一嘴,穿越前方恒还听说鬼子又在闹米骚动。
这他娘都进入新世纪了,鬼子那套玩法好像其实根本没变过!
聊到大正米骚动,自然免不了要提到鬼子的明治维新以及封建势力改头换面继续存在。
另外如三菱、三井、安田、住友等等大财阀,在米骚动中也同样有着极大的戏份。
几个人里面,就属赵刚听得最是认真。
他是政工干部,又是燕大和抗大毕业的高材生,是真的敏锐地抓住了方恒闲聊的这些话里的重要信息。
待方恒讲完,赵刚总结道:“通过方部长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鸡棚是一个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残余相结合的国家。国内工业的极大部分掌握在一小撮大垄断资本家手里,大财阀经济生活中起着很大的支配作用。在另一方面,农村中地主占有全国一半左右的土地,大量的农民没有一点土地,或者只有很少的土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地方。”
赵刚这一开口,算是把这次闲谈的格调都给拉高了。
丁伟和李云龙都很识趣地没有插嘴,张大彪和邢志国只能频频点头。
这里最有发言权的,除了赵刚之外,大概就是方恒了。
关键是方恒这人吧,有时候没什么自觉。
他只觉得赵刚说得很有道理,便赞同道:“老赵说得对,所以咱们要继续努力,深化土地改革,同时还要注意打通地随人走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