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大臣再也支撑不住,汗流浃背,连连拱手道:
“丞相所言极是,我等必当誓死效忠大汉,绝无二心!”
杨仪扫了他们一眼,淡淡道:
“诸君忠心为国,本相自当善待;若有谁胆敢效尤逆党……”
他哼了一声,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意已是不言而喻。
一阵风吹过殿外檐铃,发出清脆叮当声。殿内静默少顷,杨仪挥手示意几名侍卫将殿中血迹残局清理干净。
这场当众斩杀乱臣的肃清行动,可谓雷霆手段,震慑群臣。从此以后,再无人敢在他眼皮底下轻举妄动。
待殿中恢复肃整后,杨仪缓步走上前,朗声道:
“第二件事!我蜀汉自先帝创基业于蜀,偏安一隅已有二十余载。”
“今东吴已平,江东纳入我版图,山河版图远胜昔日。自今日起,正式改国号为‘大汉’!”
“以昭告天下:汉室江山延绵至今,并非偏安小国,而是正统大汉!”
他声音铿锵,回荡在大殿上空。
“大汉国号既立,新朝新气象,当施行新政,以安邦定国,强国富民!”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声称是,侧耳恭听丞相宣示新政方略。
杨仪清了清嗓子,沉声道:
“新政第一条,励精图治,富国强民!具体而言,当从民生入手,鼓励商业,振兴农业。”
他稍稍停顿,环视群臣继续道:
“过去有些迂腐之见,视商贾为末业。”
“今后朝廷将大力鼓励民间发展商贾,开放商路,减轻税赋,让财富流通起来,使百姓安居乐业!”
此言一出,不少朝臣暗自点头。
自先帝刘备以来,蜀中对商业多有限制,如今杨仪肯松绑,大力扶持,想必能极大提高国中财富和人们生活。
“此外,”杨仪接着道,“朝廷将拨款在各地实行屯田。凡民间无地者,政府赐地授田;凡现有土地撂荒者,政府遣军民合力耕种!”
“如此一来,不但可解民生饥馑之苦,更可充实国用之粮。”
他语气坚定自信。
“江东瘟疫之后粮荒困顿,朕亲赴江东主持屯田,已见显效。此策当推行至全大汉境内!”
群臣闻言纷纷拱手赞道:
“丞相圣明!”
杨仪所言句句戳在要害。
前阵子江东大旱,险些闹粮荒,是杨仪命人在长江沿岸屯田开荒,大获成功,救了江东千万民众性命。
这事群臣皆有耳闻,如今推广全国,自然好处多多。
杨仪满意地点点头,接着朗声宣布:
“新政第二条,设立六部,改行政区划!”
此言一出,朝堂上更是一片哗然。六部制乃当今天下鲜有之新制,唯曹魏略有雏形。
蜀汉尚沿用过去旧制,如今杨仪竟要一举施行六部?众臣不由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只听杨仪不紧不慢解释道:
“六部者,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也。自上而下,各司其职。”
“吏部掌文官选拔考课,户部理国赋税财计,礼部典礼教化,兵部统领军政,刑部执掌律法刑狱,工部营造工程水利。”
他环顾四周,沉声道:
“此六部直隶丞相府,由六部尚书分掌,无论军政民政,一应分门别类,各尽其责。如此一来,再不是杂事皆堆丞相一人,朝政可有条不紊推进。”
众臣无不露出恍然之色。
此前蜀汉政务多由丞相府、大将军府等分领,并无严格分工。如今六部建立,权责分明,正是大刀阔斧的官制改革!
许多头脑灵活的官员已暗自兴奋:六部新设,必然添设大批官职,这可是难得的升迁机会啊。
“除中央六部外,”
杨仪继续道:
“地方行政也当革新。我大汉国土今囊括巴蜀、江东两地,幅员辽阔,不宜因循旧制。将来拟设立行省、郡县、乡里三级行政体系,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掌控。”
此话又是震动全场。
行省之制,更是闻所未闻的超前举措!许多大臣面面相觑,一时难以理解。
杨仪略一沉吟,朗声道:
“所谓行省,即在原州郡基础上更上一级,委派总督巡抚之类官员驻扎,代天子巡狩,统筹辖区大小事务;郡县如故,乡里为基层自治。”
“这套制度细节,本相稍后自会颁布文告详解。”
“诸位只需知道:天下大势将重新整合,从此中央集权,政令通达四方,再无尾大不掉之弊!”
他铿锵收声,台下众臣尽皆拜服:
“丞相高瞻远瞩,我等谨遵教令!”
杨仪说到这里,微微一笑道:
“最后,也是新政中最要紧的一条,精兵简政。”
“精兵简政?”
不少武将闻言愕然抬头。在场文武都竖起耳朵,不知丞相又有何惊人之举。
杨仪深吸口气,沉声宣布:“朕决意,裁撤冗余兵员,精简大军!”
“初步计划,裁撤三到五万军中闲散之兵!”
此话一出,犹如平地惊雷,大殿内一下子炸开了锅。
“这……万万不可!”
最先出列反对的是老将军王嵩。
他满脸不可置信,拱手大声谏道:
“丞相,如今天下三分虽成往事,但曹魏强敌犹在,边境冲突时有发生。”
“而我军方才兼并江东,地广兵增,此刻正该整军经武,怎可骤然裁军数万?!”
王嵩面露焦急之色:
“况且曹魏近来动作频频,听闻他们正在加紧募兵扩军,咱们此时减兵,岂非自削羽翼,让魏国有机可乘?!”
“王将军所言极是!”
另一名武将也出班附和。
“丞相,江东新附,人心未稳,需要重兵镇压;北疆与魏国对峙,更须兵力以防突袭。”
“如今骤减数万兵员,下官愚见,实在是不妥啊!”
此言引得多位将领低声附议,就连一些文臣也交头接耳,觉得丞相这条政令过于激进。满殿顿时嗡嗡一片。
杨仪预料到会有此番反应,并未动怒,他抬手虚压,沉声道:
“诸位不必多言,本相明白你们的疑虑。”
他目光扫过王嵩等武将,缓缓道:
“你等担心削减兵力会削弱国力,对抗曹魏吃亏,是不是?”
“正是!”
王嵩直言道:
“兵者,国之大事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丞相岂可等闲视之?”
他满脸焦急,生怕丞相一意孤行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