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分身通关一个武侠打怪区,需要几天、十几天时间。
随着分身的实力增长,通关一个武侠打怪区,所需时间不断减少。
直至今日,纵然是顶级武侠打怪区,分身顶多十几分钟时间,就能刷一遍。
高等级的武侠打怪区,分身早就通关了。
还没通关的武侠打怪区,都是一些中低级。
结婚五年,只有棒梗一个儿子,秦淮茹的压力不小。
张翠花一次次催促秦淮茹和贾东旭,再给她生一个孙子。
很多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无数次。
贾东旭没有生育能力的事,秦淮茹早就看出来了。
要是贾东旭有生育能力,贾家不会只有一个棒梗。
公社还没成立,张翠花、秦淮茹、棒梗在农村有地,每年分到的粮食,比定量还要多。
现在的贾家,生活条件不差,再养两三个小孩,都没什么压力。
六五年底,北城的贫困标准,是人均每月低于五块钱。
二级钳工贾东旭,每月工资三十七块钱,贾家如今只有四个人。
城市人口的定量,只是相应的票,粮食还得花钱购买。
有票的情况下,面粉每斤一角八分钱,普通大米每斤一角五分钱左右,棒子面每斤七分钱上下,红薯每斤三分钱左右。
如果没有票,城里只能购买溢价粮,或者去鸽子市、黑市买粮。
别的四口之家,如果都是城市户口,每月需要购买四个人的粮食。
张翠花、秦淮茹、棒梗在农村有地,每年分到的粮食,比定量还多。
贾家虽是四个人,平均每月购买的粮食,还不到一个人的。
以贾家现在的生活条件,有能力再养两三个孩子。
精于算计的张翠花,一直想让贾东旭和秦淮茹多生几个。
如今孩子户口随母,秦淮茹多生一个,贾家在秦家村就多一个人的地。
第二天一早,秦淮茹借口回娘家拿东西,独自坐车离开北城。
在城里的时候,有张翠花盯着,出门都不方便。
在院里找人帮忙,一旦被人发现,结果不言而喻。
嫁给贾东旭一年多,肚子没有任何变化,那段时间的秦淮茹,经常挨打挨骂。
迫于无奈,她只好出去找人帮忙。
人生地不熟的城里,秦淮茹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坐车回到昌城,秦淮茹轻车熟路的来到吴家。
“淮茹?”俞大洪双眼一亮,惊喜不已。
“洪哥。”秦淮茹梨花带雨。
“这里不方便,跟我来。”俞大洪笑道。
两个小时后,秦淮茹开始赶往秦家村。
次日上午,带了一些东西的秦淮茹,又去见了俞大洪。
上车的秦淮茹,心中感慨万千。
俞大洪是她的初中同学,上学的时候,他和她就互相看上了。
今年之前,昌城还没划给北城。
向往北城的秦淮茹,当初选择了贾东旭。
哪知贾东旭的家里条件一般,还比不上俞大洪。
以前贾东旭是轧钢厂的工人,俞大洪还没有工作。
为了自己的未来,秦淮茹当时选择了贾东旭。
谁知嫁进贾家之后,她开始当牛做马,远在昌城的俞大洪,进了供销社。
三年前,秦淮茹找俞大洪帮忙的时候,眼泪直流的哭诉。
一个有心,一个有意,二人一拍即合。
“淮茹,又拿这么多东西回来?”阎埠贵心中羡慕。
“我爸妈给的。”秦淮茹笑道。
“贾东旭的运气真好,娶了你这样的媳妇。”阎埠贵赞道。
阎埠贵夫妇都没有占贾家便宜的想法,就算凭借话术,得到一两个红薯或几根葱,蛮不讲理的张翠花,肯定会让他们加倍还给贾家。
看到秦淮茹带回来的东西,张翠花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对于秦淮茹的所作所为,刘光洪丝毫不知。
每天辗转四合院、研究所、绸缎庄的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不相干的人。
眼见生活区又有一批水稻和小麦成熟,刘光洪开始测试自制的收割机。
生活区的粮食,不是同期种植的,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些粮食成熟。
位于系统空间的生活区,环境十分特殊,粮食蔬菜水果,随时都可以种植,水稻、小麦每年可以成熟三次,说得直白一点,随时种下水稻和小麦,三个月就能成熟。
为了能随时吃到刚摘的水果,刘光洪将几十种果树,每天分别种植一棵。
在他看来,内部时间静止的储物仓库,用来存放水果,太浪费了。
测试了一阵收割机,刘光洪回到研究所。
“时间不早了,先下班,晚上继续测试。”
去父母家吃了晚饭,去绸缎庄打了妖精,刘光洪进入生活区。
使用神机百炼,改造收割机,然后再次测试。
一次次测试,一次次优化,收割机越来越完美。
“效率快,油耗低,稀泥地也能用,几乎没有浪费粮食,够用了。”
某些收割机,收割水稻或小麦的时候,要么处理不干净,要么经常发生故障......
返回研究所,拿出各种材料,使用神机百炼,重新制造了一台收割机。
销毁之前的收割机技术资料,再次用神机百炼,制作新款收割机的技术资料。
“从原材料生产,到零件加工,直至成品组装,相关技术,一应俱全。”
返回绸缎庄,掌握两个骄傲,刘光洪一觉睡到自然醒。
晨练大半小时,吃了徐慧真做的早饭,骑车前往研究所。
刚把茶泡好,三个战友,两个领导,相继来到研究所。
临近过年,北城早已进入冰雪时期。
冰钓难有所获,研究所的鱼塘,已是恒温鱼塘。
不少领导和战友都喜欢钓鱼,周末的时候,经常来他的鱼塘垂钓。
“光洪,听说你的厨艺不错,中午安排一下?”
“没问题,想吃什么?”
“研究所有些什么?”
“大棚里面有蔬菜,鱼塘里面有鱼虾蟹,库房里面有些腊肉、风吹肉。”
“我们这么多人,就你最轻松,生活也最惬意。”
“我现在的工作量不小了,除了看病,还要看书,研制机械设备。”
“不说废话了,我们先去钓鱼,中午能不能吃到鱼,就看大家的技术了。”
鱼塘里面的鱼不少,不到一个小时,就钓了二十几斤。
有人去大棚摘菜,有人帮忙处理鱼鳞。
亲自掌勺的刘光洪,做了两大桌饭菜。
战友和领导只有五个,但他们都有随行人员。
不想经常被人蹭饭,刘光洪刻意收敛之下,厨艺保持在六级炊事员水平。
“等我退休了,也回老家种地,弄一个鱼塘,平时钓钓鱼,种种菜。”
“领导,没有挖土机,弄个鱼塘,不是那么容易。”
“你觉得我还借不到一个挖土机?”
吃饱喝足,战友和领导各自带人离去。
“还好他们离开之前,帮我把锅碗瓢盆洗了。”
就算锅碗瓢盆没洗,直接使用精神力,眨眼之间,就能让锅碗瓢盆干干净净。
“研究所的空地,还有八十几亩,空着有些浪费,做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