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要马上返回,不过还是要等两个小孩重新适应陆地生活后再起程。海上晃悠几个月,刚下船肯定会有不适应的情况,
李蒙也需要去安排一下泉州的事情,不至于自己离开以后出现问题。
三年过去了,在有了他带来的新种子和新农具,大唐的粮食产量大约增加了一半。
现在已经很少看到有饿死人的情况,虽然还有很多地方百姓吃不饱,但总归是比以前好上了很多,让大唐百姓进入了温饱。
新学问虽然没有全面开始推广,却在科举中增加了不少相关的试题,让不少国子监学子不得已去工坊请教。
奈何工坊是军事化封闭地区,他们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去指导。
一群老学究找到李世民质疑的时候,总会被李世民用简单的小实验和通俗的解释让他们闭嘴。
若是他们指责这些知识没用的时候,李世民就会让那群老学究造出一辆拖拉机,顿时又让这群人哑口无言。
能耕作的神器,他们可不敢再说什么奇技淫巧,除非他们不想吃饭。
就连一向喜欢找茬的魏征都闭口不提,还打听工坊什么时候能造出大唐生产的拖拉机。
每当这个时候,李世民就会生闷气,嫌弃李蒙把实验室放在了泉州,那个时常经历台风的地方。
倒也不是李世民嫌弃实验室的地方太远,实在是他一个皇帝,得到的全新技术竟然不是首批知情人,有的东西竟然还是被那些远航的世家子弟带当长安的。
系统奖励的当然不只有实验室,还有很多让李蒙都感到不可思议的东西,想到昨天的系统奖励,他也再次打开系统界面:
文明跃迁,正在前进!当前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
升级条件:生产力指标:钢铁年产量61万\/100万吨,煤炭开采量127万\/500万吨
技术辐射:蒸汽机应用率2%\/20%,铁路里程206\/500公里
宿主声望:\/100万。
【储物空间:5000立方米。】
【主线任务:民以食问天(一)奖励,蒸汽机、焦炭炼钢、标准化零件科技,《机械原理图谱》+精密铸造法,蒸汽机生产线三条,蒸汽机车生产线三条,极品橡胶树种万株,实验室设备若干。】
顺带着,新的主线任务,钢铁洪流:建造100座焦炭高炉,年产钢50万吨,铺设长安-洛阳铁路三百公里。
这个马上就要完成了,估计在明年夏天。
这是让李蒙都没有想到,有了系统AI的帮忙,他都直接跨越了蒸汽时代,马上要进入电器时代了。
系统果然没有骗人,竟然真的奖励了实物生产线,而不是以前的技术资料。
有了蒸汽机生产线,大唐这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工业时代。
另外新的主线任务奖励,系统也给出了提示。
【主线任务:钢铁洪流,奖励,发电机、内燃机、无线电报机生产线,《电磁学通论》+石油分馏技术,钨丝灯泡生产线(寿命1000小时)】
看着这些奖励,李蒙才有一些熟悉的感觉。按照老百姓的视角来看,好像当初华夏刚建国的时候。
很多技术都有,就是缺少发展时间。如今在系统的帮助下,大唐现在也成了这个样子。
想要获得电器时代的奖励,现在就差长安到洛阳的铁路通车。
尽管系统奖励的这些技术,AI技术员都知道,奈何没有更好的生产工具,属于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根据李世民的信件消息,李蒙都知道石油分馏的高炉都被建造了几座,用来给工匠讲学。
如今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人才和人力匮乏,发展估计要停滞一段时间,也是李蒙这次重回长安需要解决的问题。
贞观四年,五月十六。
留下了两名AI技术员,安排他们去崖州,也就是海南岛去种植橡胶树,又安排一些亲卫留守泉州实验基地。
李蒙终于要返回长安了。
五月的沿海,温度虽然很高,但是吹着海风还是十分舒爽。
全新蒸汽机海船,带着一些大唐风帆楼船从泉州港开始出发。
“回家咯!”
看着两个天真的孩子,李蒙都想象不到他们是怎么从美洲那片大陆活下来的。
他们返回来的时候,船队人数减少了三成,所有船只都经历过大修。
“如何?老夫的孙儿如此年纪就敢横跨那个什么太平洋!”李渊躺在船上的摇椅中,慈爱的看着两个孙子。
“确实很厉害!”李蒙也不由得点头赞同。
李渊扯开常服露出内衬,“说说,这些混小子往后如何安置?”
“愿开拓者予船队与技术选一片大陆去发展,好静者入格物院治学。至于那些混吃等死的——”李蒙突然冷笑,“不如扔到岭南监督甘蔗榨糖!”
“若百年后诸藩王兵戎相见......”老皇帝的声音混着涛声,隐藏了一丝担忧。
李蒙抖开铁路规划图,朱砂线路如血脉贯通九州:“十年后铁路成网,自长安发兵七日可抵登州。更别说——”他指船上的守卫腰间的枪,“新式燧发枪的射程,可比世家私兵的木弓远三倍。”
海雾漫过弦窗时,李渊突然抓起案头可可茶一饮而尽,花白胡须沾着褐色泡沫:“承乾当如何?”
“太子殿下自然坐镇长安。”李蒙翻看这两个小孩的《格物》作业本说道,“但每月需要跟着陛下和老将学习打仗的本事。”
“那你呢?三年来说是寻找香料和粮食,却是大部分时间待在岸上!”
微微扭头翻着白眼,李渊语气轻蔑道,“老夫都给你添了几个弟弟了,可是为何绮娘的肚子没有反应,难道是你行?”
“我……”
你才不行,你全家都不行!
听到老李的吐槽,李蒙顿时想着反驳,可是看到崔元绮捂嘴偷笑的样子,又偃旗息鼓了,只好在心中腹诽。
“你不用担心!”
李渊得寸进尺得继续说道,“听说孙神医的医学院现在都有几百学子,每年两次交流会都正常举行,定然有很多擅长这方面医术的郎中的!”
这老头出了长安城,还带着几个妃子,居然都顺利生了几个孩子。
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吃瘪,李蒙只好闭眼,假装睡觉。
有蒸汽机的带动,船队行驶的速度飞快,仅仅十多天就到达登州。
休整一天后,队伍又换成河里的楼船,朝着长安驶去。
-----------------
长安城,两仪殿。
看着这三年来的技术发展报告,李世民正十分头疼地看着两方争论的臣子。
两仪殿的青铜仙鹤灯台被蒸汽管道震得嗡嗡作响,魏征手持泉州产的橡胶算盘,将珠子拨得噼啪乱响:“国子监三百生员学了三载《机械原理》,至今连蒸汽阀门都不会修!工部这教学章程比牛车还慢,尔等为何如此保守!”
“魏大夫可知何为揠苗助长?“房玄龄轻叩案几,“去岁洛阳仓强推蒸汽脱粒机,烧了七座粮仓!”
杜如晦突然抖开卷岭南急报,崖州特产的椰树纸簌簌作响:“看看占城探子的密信!林邑国偷种的玉米全得了枯叶病——连蛮夷都知不能强求天时地利!”他特意在“崖州”二字上加重音,目光扫过工部尚书段纶。
段纶额角青筋暴起,他猛然掀开朝服下摆,露出裤管上三道爪痕:”杜公可知这伤怎么来的?上月带生徒去种植园实践,野象群突袭时正是蒸汽哨塔救了百人性命!”
伤痕边缘泛着交州特制药膏的硫磺味,那是李蒙临走前留给太医署的配方。
李世民捏着眉心苦笑。
案头琉球进贡的琉璃罩里,三颗不同色泽的橡胶籽静静陈列:墨绿的是崖州原生种,赭红的是系统改良抗寒种,漆黑如炭的则是占城偷运的染病变异种。
“陛下!”程咬金突然开口,“臣刚从登州回来,三百艘改装沙船等着装蒸汽机!那些船东说了,工部再不给图纸,他们就按《齐民要术》自己铸铁!”
杜如晦的胡须剧烈颤抖:“不可冒进,《匠籍令》明载......”
“载个屁!”
崔善为扬手甩出把铁钥匙,橡胶包铜的匙身弹在《律疏》上,“泉州船坞现在用流水线造龙骨,比工部快五倍!人家按件计酬,学徒都比将作监的大匠赚得多!”
房玄龄与杜如晦交换个眼神。
这两位玄武门之变的老臣最清楚,圣上案头那封李蒙密奏里写着:“技术如野马,堵不如疏。”但眼下局面显然超出了预期。
“诸卿可记得贞观元年事?”李世民突然开口,指尖摩挲着琉璃罩,“李蒙初献曲辕犁时,诸位也是这般争执。”他轻轻转动罩体,三颗橡胶籽随液体晃出诡异的光晕。
段纶突然跪地叩首:”臣请仿效泉州船坞,在工部下设‘专利司’!凡民间改良器械效率超官制一成者,赐‘匠爵’享田宅!”
“怎能如此冒进?段尚书疯了不成!”
房玄龄的瞪大眼睛,“按这章程,长安铁匠改个马蹄铁都能封爵!”
大殿内的争吵,不仅让李世民感到头疼。
若是李蒙也在现场的话,肯定觉得太假,现在想要全面推广新技术和专利的竟然是一群老学究,而反对的竟然是李世民的心腹。
保守派反而认为激进派过于保守,而激进派觉得对方太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