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段宏谟从北平那边邀请的几人已经抵达了济南。济南城作为山东的重要城市,热闹非凡,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各种店铺的招牌在阳光下闪烁着。
段宏谟特意提前安排好了一切,亲自带着蒋方震等人前往车站迎接。
车站里人潮涌动,他们车站月台上等候,见到几人从车厢中缓缓走下车来,便立刻上前,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伸出双手说道:“欢迎几位先生前来济南,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这次请几位先生前来,是有重要的事情相商。在这其中,若有所有照顾不周之处,还请各位先生海。”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嘈杂的车站中显得格外有力。
听了段宏谟的话,陈仲甫微微皱了皱眉头,他身材挺拔,气质儒雅,眼神中却透着一丝锐利。
此时他双手抱臂上下打量着段宏谟,略带敌意地说道:“段督军请人的方式还真是别开生面呀,一路上还派出二十多人护送,是怕我中途出什么意外吗?还是说有其他的目的呢?”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质疑和不满。
听到陈仲甫略带敌意的话,段宏谟并没有生气,而是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中带着一种沉稳和自信。
只见他双手摊开,诚恳地说道:“诸位皆是大才,在这乱世之中,人才难得。唯有如此安排,才能表达我的诚意和重视。我段宏谟对各位先生是真心相邀,绝无其他恶意。”
不等几人反驳,段宏谟霸气地一挥手,说道:“既然诸位来到这里了,就先请跟我回到督军府再说。这里人多嘴杂,不是说话的地方。在督军府里,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地谈一谈。”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一种上位者的威严。
随后,左右两边的卫兵立刻整齐地排列开来,他们身着整齐的军装,手持长枪,眼神警惕地注视着周围。
在卫兵的护送下,几人登上了早已准备好的汽车。朝着济南城的督军府方向驶去。
待到了督军府以后,段宏谟先是安排几人来到了会议室,随后便把这段时间自己对建党的一些感悟和想法讲述给几人。
此时段宏谟端坐在主位,他身姿挺拔,眼神坚毅,双手轻轻搭在面前的桌子上,神情严肃地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诸位,如今之华夏,已然在混乱的泥沼中挣扎太久了。此次南北争端,其由来想必在座的几位都十分清楚。自辛亥革命以来,南北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就如同野草一般,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肆意生长。各方势力割据,战火纷飞,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的发展也陷入了停滞的困境。
在我看来,武力统一乃是实现华夏真正统一的唯一正确方式。或许有人会心存幻想,企图通过和平谈判来完成统一大业。不可否认,和平谈判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对于如今复杂的南北局势而言,那实在是太难做到了。
就算通过谈判达成了所谓的统一协议,那也不过是在双方现有实力对比下的一种无奈妥协罢了。就好比一座看似坚固的大厦,实则根基不稳。一旦对方的实力有所增强,他们必然会蠢蠢欲动,试图打破现有的平衡。
到那时,表面上的和睦统一将会瞬间土崩瓦解,双方又会陷入貌合神离的状态。这绝不是我们华夏现在所期望的统一,我们要的是真正的、稳固的、能够让国家长治久安的统一。”
段宏谟说完,目光扫视了一圈会议室,发现众人都静静地坐着,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些人都在等着自己继续讲下去,于是他也毫不客气地继续补充道:“而且,在此次争端中,我仔细观察了南北双方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先说北洋,表面上兵力强大,在战场上看似威风凛凛,但是却缺乏训练,只是人多而已。
不仅如此他们还缺乏一种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思想。那些士兵们,大多只是盲目地听从上级的命令,如同没有灵魂的战争机器。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战,只是机械地执行着任务。在他们的眼中,战争或许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未来。
再看看南方,南方在思想方面确实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他们倡导民主、自由的理念,吸引了一大批有识之士的追随。
但是,南方也并非完美无缺。他们在军事力量上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装备来支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且,南方内部也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各方势力之间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整体战斗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统一策略。”
看着众人陷入了沉思,段宏谟继续说道:“所以此次邀请各位来这里,就是想与诸位一起探讨怎样的军队才是能够保家卫国的,怎样的思想才能带领大家走向复兴?”
这时,蒋方震和梁启超不经意间对视了一眼,那眼神交汇的瞬间,仿佛有无数的话语在其中流转,仿佛二人早在心底就已经商量好了接下来要做的事。
就见梁启超缓缓站起身来,他身着一袭长袍,身姿挺拔,虽已年过半百,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与睿智。
环顾了一下四周,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沉稳地说道:“诸位,想必都认识老夫。在你们到来之前,我与方震、宏谟进行了一场深入且激烈的探讨,我们就当前华夏的局势和未来的走向,进行了反复的思索与权衡。最后,我们一致决定,效仿国党,成立属于咱们华夏四万万人自己的政党。这可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重大决策。关于思想方面……”
梁启超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在众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此时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神情,同时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因为这种思想实在是太具有开创性了,它不仅巧妙地糅合了现有的几种思想潮流,像是民主、科学、自由等思想的精华都被吸纳其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切实符合华夏的长远发展。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华夏正迫切需要这样一种崭新的思想和组织,来引领国家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
房间里一时陷入沉默,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地思考着梁启超这番话的分量和意义。过了好一会儿,陈仲甫终于打破了这沉默。他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两步,双手抱拳,语气诚恳而又带着一丝兴奋地问道:“此次让我们几人过来,是希望我们一同完善这个思想吗?那我们很乐意,毕竟这可是一件能够青史留名的事情啊。能够为华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们每个人的荣幸。还有就是,如果建党,名称可有想好?一个好的名称,就像是一面旗帜,能够凝聚人心,引领方向。”
陈仲甫的话,再次让众人的目光聚焦在了一起。大家都期待着梁启超的回答。
这时蒋方震缓缓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沉稳地说道:“诸位,经过我们前期的一番探讨和思索,我们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那便是成立一个名为华夏复兴党的组织。”他顿了顿,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这个党的宗旨就是: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如同重锤一般,重重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众人先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都在细细品味着这几个字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片刻之后,人群中有人率先鼓起了掌,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众人围坐在一起,桌上堆满了纸张和笔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热火朝天地一起完善党章以及指导思想。
有人提出要明确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有人建议在指导思想中融入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党的理念更具华夏特色;还有人强调要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祉。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时会有不同的观点产生碰撞,但大家都能以理性和包容的态度去倾听和交流,不断地完善着每一个细节。
就这样在众人的讨论中,复兴党就这样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