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院子,小喜才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这位王妃与传闻中的,似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貌若无盐?面上只有一条淡淡的疤痕,但并不掩盖其美貌。
还有人说曾见到她面上有大块胎记,是不祥之兆,但今日一见也什么都没有。
若没有那道疤,小喜觉得,恐怕就算是天上的仙女也难得与她相比。
再说言谈性子,更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了。
不过这样的人,真的会任由别人在外败坏自己的名声吗?
小喜回到房里整理东西,一边有熟识的丫鬟看过来,惊奇道:“你今日就要出府去了吗?”
“不是,我要去服侍王妃了。”
小喜说着话,将最后一点东西收拾好。
丫鬟们的东西本就不多,一点不值钱的小玩意加上被褥衣服,很快就能整理完。
看小喜就要走了,那丫鬟有点吃惊:“你真要去啊?之前听说,她还将王爷推到湖里去了……”
小喜没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哎呀,我今天都见着王妃了,她是个仙女似的人物,不会做这种事的。”
“仙女?好吧,那等你发达了,可别忘了我们!”
姜夏云过去的形象太根深蒂固了,哪怕是想改变,也不是朝夕间就能完成的事。
小喜回到院中,在锦书的指示下进了偏房,将东西都放下。
“明日王妃要出门,你今天先休整一晚,明天好好看家。”
“出门做什么?”小喜下意识问。
王府中规矩不严,小喜一时也没想起不该过问主子的事。
锦书是之前被发卖来的,念在小喜是初犯,她提醒:“主子的事,我们还是少问为好。”
小喜似懂非懂地点头,粲然一笑:“谢谢你提醒我,我明天一定好好努力。”
姜夏云刚来的这段时间,锦书一直负责院内的清洁工作。
简单给小喜讲了几句要点,锦书压低声音:“切不可让任何人进入院子。”
“知道了知道了。”小喜连连点头,笑她,“你什么时候变得和干妈一样啰嗦了?”
锦书瞪小喜一眼:“你这丫头!”
她还不是怕小喜在膳房当差久了,出岔子不好交代吗。
暂时没什么急需处理的事,姜夏云准备点东西。
银针、防身用的毒粉、常用毒药的解药,她都要备着点。
虽然起初学的是西医,但有些病症不借助仪器难以判别,之后,姜夏云就逐渐加深了对中医的了解。
正好在这异世能用得到,不然,她还真不知去哪弄点西药来。
即使院子里多了个陌生人,姜夏云也坚持锻炼。
看见小喜不解的眼神,姜夏云没做什么解释,只是绕着院子慢跑。
锻炼至今,姜夏云跑起步来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一步三喘了,只是要想达到前世的强度,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次日,姜夏云一早就带着锦书出门了。
她对自己脸上“胎记”消失的事,并不准备遮掩,一路上没少收获惊异的目光。
出了景王府之后,这种目光反而少了许多。
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见过原身,只是听说过她的恶名,见到姜夏云本人后并不会将两者联系起来。
这次出来,姜夏云的首要目的就是买银针,其次是去药房进货。
在这里买针并不像在现代那么容易,针灸用针并不像缝衣针那么简单,需要自己专门去找匠人定制。
姜夏云从锦书口中,听得城中有一个还不错的铁匠铺子,在锦书的指引下过去。
铁匠见两人进来,主动招呼道:“两位,想要点什么?”
“你这里可以定制银针吗?”姜夏云问。
铁匠愣了愣,他抬手指向旁边柜台上摆放的一排针:“都在那里了。”
“不要绣花针,要针灸用的银针。”
姜夏云说出这话时,铁匠面上露出奇怪的神色。
看姜夏云的派头,确实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可小姐要这银针做什么?
见铁匠这副神色,姜夏云将自己的详细要求逐条说出,又掏出一锭银子:“这些作为定金,够吗?”
在听到姜夏云的要求,铁匠心里已经清楚她不是一般人。他之前也按照医师的要求定制过针,对这有基本的了解。
而比起那些人,姜夏云的要求甚至还要清晰明确一下。
“你的要求有点苛刻了。”铁匠谨慎道。
这里针灸用针一般都要粗一些,姜夏云所说的细针并不是主流,想要满足要求也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一般工匠还难以做到。
姜夏云闻言面不改色,又掏出一锭银子:“事成之后再付尾款。”
“成交!”
铁匠自认胜任这项工作,将取货时间定在三天后。
如果姜夏云临时有事来不了,东西就暂时在他这保管。
处理好这边的事情,姜夏云就带着锦书去了药房。
还是同一个药房,但接待她们的伙计第一眼并没有认出姜夏云。
这次姜夏云买药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每种都要了一些。
伙计诧异地打量了她一眼,没搞懂她要这些要做什么。
“稍等,我为您写上药名。”伙计说着话,就要去找纸笔。
姜夏云制止他:“不用,我能分辨得出这些药材。”
等到回了景王府之后,姜夏云就会将这些药材分门别类放好,确保不损失其药性。
伙计闻言,又多看她一眼。
这次他还是没认出姜夏云,但已经认出站在她身后的锦书。
一般来说各个丫鬟跟着的主子都是固定的,没有今天给这个当丫鬟、明天给那个当丫鬟的说法。
那么今天面前这位小姐就是……
伙计心中诧异,怎么也无法将姜夏云与前几日来买药的那位小姐联系起来。
药房的生意不差,每天来往抓药的顾客不少。但姜夏云脸上的印记太过明显,再加上她的言谈举止都给伙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伙计现在还记得她。
看她这副样子,莫非是真懂医术?
在这个时代,女子虽被允许识字,但识字之后所读的书也多半是些诗词歌赋,少有习医经商的,姜夏云是个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