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张老跟范老连眼前的画还没看清楚,就被阎老的话给吸引了过来。
三人趴在茶几上,仔仔细细的打量着画中的人物。
虽然只是用毛笔简单勾勒出人物的外形,几人却不敢丝毫大意。
阎老刚拿出兜里的放大镜,就被张老一把抢过。
“这,这,这不可能啊?”
张老喃喃自语:“《送子天王图》不是在倭国大阪市立美术馆当镇馆之宝吗?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半年前,张老应邀去倭国参加书画大展,当时在美术馆看到过这幅画。
那倭人把这画当做宝贝,根本不会转手出售。
“不对,这画法,根本就不是李公麟的画风!”
阎老率先发现其中的关键问题。
李公麟被誉为宋画第一人,以白描着称。其线条粗细、墨色浓淡均恰到好处,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惟妙惟肖的形态。
《宣和画谱》第七卷在评论他的作品时赞曰:“(龙眠)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荻、占舆、皂隶……,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
李公麟代表作《五马图》也还在倭国珍藏着呢!
而此画人物纹的飘逸动感,线条圆润流畅,与李公麟线条粗细的画法完全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这又是一幅没有落款,没有章印的画。
不对,画的右下角有一个鲜红的印章:大明皇帝之宝。
阎老三人:???
大明皇帝之宝,不是朱元璋用的玉玺吗?
怎么会出现在这画上?
还有,为什么这印章颜色这么红,就像刚盖上去没多久一样。
“老范,你对印章有研究,你看看这章印……”
不用阎老吩咐,范老便带上眼镜,对着章印研究了起来。
片刻之后,范老激动的说道:“这,这印章,怕真的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玉玺!”
而这时,张老猛拍大腿,怪叫一声:“我知道了!”
张老的声音不仅把身边的阎老吓了一跳,也把旁边的黄轩吓了一跳。
“这画风,是画圣吴道子的兰叶描。跟北平徐悲鸿纪念馆那卷《八十七神仙卷》画风一模一样!”
阎老跟范老闻言手一哆嗦。
吴道子的真迹?
《送子天王图》不是在宋朝时就丢失了吗?倭国那幅还是宋临摹的。
为何真迹会出现在黄小子的手上?
这画还加盖了朱元璋的玉玺!
岂不是说这画,到了明朝都还没丢失?
一时间三人的目光都望向黄轩。
黄轩被三人炽热的目光给吓了一跳,连忙说道:“三位,别这样看着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
“儿臣拜见父皇,愿父皇龙体安康,愿大明长存永世!”
老朱坐在上方,静静的看着三个儿子。
想象中的父慈子孝的场景没有出现。
朱樉?三人尴尬的跪在地上。
“你们三人,舍得回来了?”老朱看了一眼完整的三人,心中的担忧一扫而光:“那啥,老四,你是不是给雄英说过,咱案牍上的那块玉石非常值钱?”
朱棣:“???”
自己三兄弟刚从倭国回来,老爹不第一时间询问倭国的情况。
第一句话反而问自己有没有给雄英说过什么玉石?
什么值钱的玉石?
“爹,什么玉石?儿臣没听明白!”
“不明白?”老朱朝吴吉祥招了招手:“去,给咱那两根棍子过来,咱让他仔仔细细的回忆个明白!”
……
“老四,你到底干了什么事?”
朱樉三兄弟一瘸一拐的走在皇宫中。
朱樉跟朱棡?两兄弟还好,只是被老爹叫站着挨打,老四就惨了。
被老爹让人绑在柱子上狠狠的抽了一顿。
朱棣捂着肿胀的腮帮子,漏风的说道:“不知道啊,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爹会那么“照顾”我一人。”
朱棡?摸了摸还在疼痛的屁股,提议道:“要不去问问大哥?”
朱棣摆了摆手,一副受重伤的模样:“我不去了,我觉得我不休养个几天,下不了床!”
……
“顺气了?”
马皇后看了一眼红光满面的老朱,挤兑了一句。
“哈哈哈,还是妹子了解咱。”老朱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那几个小兔崽子不揍一顿,以后不知道还会干出什么离奇的事来。”
“你想想,在没有我的命令的情况下,他们三个兔崽子居然带着一万人马就敢去攻打倭国。”
“那倭国再小,也有十几二十万的兵马吧,就他们那一点兵马,没被倭人给吃了,都算谢天谢地了。”
这事马皇后也听朱标提过。
只是距离太远,马皇后也没有办法,只能祈祷几个儿子能平安归来。
现在三个儿子平安归来,马皇后心中的石头也落了下去。
“不过,那几个小子不愧是咱的儿子,不仅拿下倭国几座城池,还弄回了几百斤黄金跟二十多车的金矿石!”
“这下,咱们年底也能弄个像样的宴会来宴请朝臣了!”
老朱叹了口气,道:“就是这几个小子心肠有点歹毒,居然把天花给弄了过去,让倭国瘟疫横行。”
“天花?”
马皇后闻言一惊。
自从黄轩说了雄英有可能感染天花夭折,马皇后就对“天花”这两个字非常敏感。
老朱点了点头:“那三小子,从咱们大明找到一个爆发天花的村子,弄了个感染天花的村民,然后带去了倭国。”
马皇后急忙问道:“那,老二他们呢?他们有没有事?”
老朱拍了拍马皇后手,示意她安心:“那几个小子有什么事?”
“他们从黄小子那边弄了一批天花疫苗,挨个打了个遍,天花对他们无效!”
马皇后放下心来,随即说道:“既然天花疫苗这么有效,这事你要上点心。”
“这事我知道,听老四说,黄小子告诉他,即便不打疫苗,种牛痘也能预防。”
“咱打算明年开年第一件事,就让大明百姓种牛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