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还有空座,高远买了油条豆汁儿还有一碟小咸菜回来,在施雯心对面坐下,拿了一个鸡蛋,一脸讨好地说道:“我给您剥鸡蛋皮哈。”
施雯心哼了一声,到底没憋住,笑了,“话说您小子剧本改得怎么样了?”
高远把鸡蛋放进施雯心的饭缸子里,说道:“再给我三天时间就能改完了。”
“最多再给你两天时间,你加点儿紧吧,再过几天,财务处就封账了,到时候即便厂领导把稿费批了,年前你也兑现不出来了。”施雯心善意地提醒道。
她不提,高远真不知道厂里还有这规定。
他忙说道:“得嘞,那我抓点紧,加加班,争取明天改好后交给您审阅。”
吃完早饭,高远回403继续改稿大业。
其实如何收尾早就印在高远脑子里了,需要花费功夫的是写作的过程。
纯手写,比在电脑上打字效率可低太多了。
高远集中精力,笔耕不辍,也花了两个小时才完成了整个故事的收尾工作。
看着成型的稿子,高远长舒一口气。
嗯,不着急,说了明天给老师们送过那就明天送。
做人不能言而无信。
他不知道的是,施雯心和江淮延这会儿正在汪阳办公室里蘑菇。
“厂长,您给句痛快话,小高的稿费您到底怎么考虑的?”江淮延操着一口南方普通话问道。
“不是还没定稿么,你们着什么急?”汪阳一脸和煦,笑呵呵反问道。
“这剧本我们看过后立刻送您案头上来了,您看了也说好,小高过来后采纳了几位老师的意见,按照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校正稿件,虽说还没最终定稿,但通过审核是没问题的。
稿费该提上日程了,再不把标准定下来,晚几天,一来我担心作者的积极性受到消磨。
这二来嘛,小高有才华,长得也好看,性格活泼开朗,还谦逊懂礼貌,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从厂里的角度出发,咱们该拉拢必须拉拢啊。
这年头,哪个优秀编剧不是各家制片厂竞相争夺的对象?”
施雯心这番话说得掏心掏肺。
也说到了汪阳的心缝里去了。
“是啊,一位才华横溢编剧的横空出世,是会被四家大厂抢破头的。”
四家大厂,指的是长影、北影、上影和八一厂。
“小高的稿酬,你们两个觉得,给多少合适?”汪阳又把皮球踢了回来。
施雯心和江淮延对视一眼。
老狐狸!
施雯心想了想,说道:“现如今不是5、60年代那会儿了,那时候编剧写个剧本,一旦被采用,动辄能挣好几千块,真叫一夜暴富。
现在一个原创剧本,首先看的是作者的影响力和故事的可改编性。
换言之,作者名气越大,稿酬给的越多。
但小高创作的这个本子,我认为还是有一点特殊性的……”
“雯心同志你长话短说。”汪阳太了解小老太太的性格了,你要让她敞开了聊,她能在你办公室里聊一天,还保证没有一句话是重样的。
施雯心抿嘴一笑,继续道:“我的意思是,别看小高年轻,他创作的这个剧本分量可不轻。
也就是说,符合了另一条要求,故事的可改编性太强了。
咱们北影厂好些年没拍过喜剧片了,虽说资料室里留存了不少可堪效仿的作品,但也留下不少教训。
小高创作的这个故事被拍成影片,咱们厂不仅积累了喜剧片的拍摄经验,也算打上了电影事业恢复后国内喜剧片缺失这块补丁了吧?”
见汪阳认可地点头,小老太太又说道:“所以说,这稿酬就不能少给了。给个1200吧,再少就不合适了。”
汪阳又瞧瞧江淮延,笑着问道:“你的意思呢?”
江淮延来之前跟小老太太商量好了,遂说道:“我也觉得给1200,不高不低正合适,也能起到个鼓励年轻人创作热情的作用嘛。
这也是厂长您的指导方针,您不是一直都乐于看到新生力量在电影界不断涌现么。”
汪阳哈哈大笑,照单全收了这个马屁,爽快地说道:“既然你们编辑部已经达成了统一意见,那就定下来吧,厂里支付给高远同志1200块钱的稿酬。
我通知财务部门把钱准备好,待会儿让高远同志过去领了就成。
等过完年开了春儿,咱们就把剧组筹备起来。
对了,你俩觉得,哪位导演来执导这部影片合适啊?”
江淮延没吭声,这不属于他工作范畴,提谁不提谁,传出去都会得罪另外几个人。
要知道,厂里那几位导演可都眼巴巴等着高远的剧本正式出炉呢。
施雯心是个老资格,自然没有江淮延那么多顾虑,她直言不讳道:“您培养的四大导演我觉得一个都不合适,恕我直言,这几位的执导风格太老派了。
这是部喜剧片,不如启用年轻导演吧。
王好为、李文化、陈怀恺三选一我认为是合适的。”
汪阳没表态,笑着说:“我再考虑考虑,今儿就谈到这里吧,我还有些公务要处理一下。”
两人站了起来,向汪阳告辞后离开。
回到编辑部,施雯心让梁晓声去喊高远。
不大会儿,高远来了,“主任您找我啊。”
“坐,跟你聊聊稿费的事儿。”施雯心说道。
稿费啊!
您要唠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高远拉了把椅子坐下了。
瞧他这一脸激动的样子,施雯心打趣道:“我还以为你会说,创作一个好剧本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稿费不稿费的就别提了呢。”
“我的理解是,满足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才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这跟我拿不拿稿费也不冲突啊。”
高远又开始犯贫,“再说了,我付出了劳动,才能享受到成果,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您说,是这么个理儿不?”
一老一小新一轮的唇枪舌剑大戏即将上演。
编辑们低头的低头,捂脸的捂脸。
没眼看,辣眼睛。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德高望重的小老太太鸣金收兵了,她慈祥的笑了笑,说道:“倒是句大实话,人活一世,怎么可能无欲无求,那不成圣人了?
你稿酬这件事情,经过我们编辑部讨论确定,上报厂长批准,决定给你1200块钱。
小高,你可别嫌少啊。”
1200块还少?
他激动地差点蹦起来。
之前他有过预估,这个本子,能挣个三头五百的他就心满意足了,1200,他做梦都没梦到过。
“不会不会,怎么会嫌少呢。”
北影厂大气啊,真舍得给钱。
看他不似作伪,施雯心认为他不懂行里的门道,摇摇头,耐心给他解释了一句,“以你这个稿件的质量,搁以前别说1200块了,你开价5、6000都有的是制片厂抢着要。
中国电影事业这也才刚恢复正常秩序,跟十年前繁荣时期肯定没得比了。
还有就是,国家没给我们制定新的标准,所以,收到剧本决定采用后,给编剧多少稿酬,我们都是自己商量着来。”
“我明白,我明白。”高远一叠声的说道。
江淮延接上话茬,“小高,给你1200块钱稿费,已经不是新人价了,初出茅庐的青年编剧是拿不到这个数目的。”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
虽说江淮延说得不尽不实,高远这个拔根眼睫毛都能当哨吹的家伙琢磨片刻就品出了他的潜台词。
“感谢各位老师的厚爱,要没您几位的关心支持,我也拿不到这笔稿酬,为了表示感谢,今晚我请客,请各位老师务必赏光。”
“得了吧你,虽说大家都不富裕,但谁也不缺你那一口吃的。你把请客的钱剩下来,买点东西回家孝敬孝敬父母,让你父母一起跟你分享收获的喜悦,这才是你该办的事情。”
施雯心语重心长地说道。
高远点点头,说道:“我晓得了,感谢您的教诲。那啥,我现在能去领钱了吧?”
施雯心翻个白眼儿挥挥手,“去吧去吧。”
高远飞快地跑了。
编辑们心里头五味杂陈。
这可是1200块啊,78年的1200块!
这年头,京城城镇职工,每月平均收入是58.3块钱,农民伯伯脸朝黄土背朝天干一个月,能有个30块钱的收入已经感到很幸福了。
瞧瞧人家小高,才17岁,就挣了城镇职工20个月的工资。
只能说,人与人的差距是巨大的。
梁晓声尤其羡慕,他此时萌生出了一点小想法,要不,我也写个剧本试试看?
问题是没写过啊。
没写过不要紧,我和高远是哥们儿,向他请教不丢人。
梁晓声暗暗攥紧了拳头。
1200块钱稿酬,加上10天的补助,高远一共领了1220块。
厚厚一个信封。
他贴身放好,拍拍胸口,哎呀,居然有点喜出望外的赶脚。
这钱挣得可真够不容易的,重生回来都两个月了,才挣了1200块钱,真给重生大军丢人。
当然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归根结底,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想在这个年代中合理合法的挣钱,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高远很快就释然了,他迫不及待想回家,想跟父母分享喜悦。
这个念头刚起来,一个让他耳膜崩溃的声音传了过来:“小远子,你过来跟大爷掰扯掰扯,我是不是你叔。”
高远朝南边望去,无奈地叹声气,这个不靠谱的玩意儿还是找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