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说,乔珊的情绪很复杂。
她当初对高远是看不上的,是鄙视的。
却没想到,高远这家伙,不飞则已,一飞上天了。
想起高远在考场上的表现乔珊就恨得牙根儿发痒。
本姑娘还天真地以为你一道题都不会呢。
结果,丫是早早答完题,感觉无聊才提前交的卷啊。
从父亲嘴里得知高远的高考成绩后,乔珊目瞪口呆,死活不信。
又从其他同学那儿听说后,气得乔珊好几天食不知味夜不安寝的。
同时,心里对高远的看法也发生了一点点改变。
这家伙也不是个一无是处的人嘛。
乔珊眼珠儿一转,先去窗口打饭。
大饭厅很大。
这当然是句废话。
为什么叫大饭厅呢?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北大从红沙滩迁至燕园。
地盘大了,人也多了,在什么时代吃饭都是头等大事。
为解决师生用餐需求,学校领导在三角地附近修建了一大一小两个食堂。
分别赐予两个很俗气的名字,即:大饭厅和小饭厅。
大饭厅可容纳几千人同时就餐,被大家伙儿戏称为:远东第一大饭厅。
这个饭厅不光具备用餐功能,挪开餐桌就成了举办演出、会议、讲大课、放电影的礼堂。
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大饭厅里只有餐桌不配餐椅。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一律站着吃饭。
蹲着也行,但你得抱着饭缸子吃。
大学生也吃定量,每人每月36斤,粗粮细粮各一半。
大饭厅的餐票共分四种,是学校后勤印制的,买菜或副食的叫菜票,买面食的叫面票,米票买米饭,粮票买粗粮。
区分得很细致。
另外,购买主食除了饭票也要另交一些钱,面票每斤2毛,米票每斤1毛6,粮票每斤1毛2。
除了大小两饭厅,这时候北大正在建设学四食堂,也就是后世的燕南美食。
高远趁着没开学时来北大溜达了一圈,发现学四食堂马上竣工了,大概率今年就能投入使用。
现如今,大饭厅的菜品并不丰富,可供同学们选择的种类不算多。
无非就是清汤寡水的白菜汤、萝卜汤,土豆汤。
荤菜有红烧肉、辣椒炒肉丝、鱼香肉丝、宫保鸡丁。
多少沾点荤腥的也有,比如说西红柿炒鸡蛋和着名的锅塌豆腐。
大饭厅里人乌泱乌泱的,每个打饭的窗口都排着长队。
高远和室友们刚站好。
啪!
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扭头一看,高远乐了,“小查,你胳膊够长的呀,居然能拍着我的肩膀头儿。”
査建英哈哈大笑,“我伸到后背上去反手能摸到耳朵你信不信?”
“这就有点儿吹了吧?”
“拿着。”
査建英将搪瓷缸子放高远怀里,给他表演了一个反手磨耳朵。
高远服了,“天赋异禀啊你。”
査建英又嘿嘿嘿傻笑起来。
她把身边的姑娘拉过来,对高远说:“给你介绍一下,我室友王晓萍。晓萍,这位才子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高远高状元。”
王晓萍落落大方向高远问候道:“高远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端详她一眼,高远心说,我也认识你,郑晓龙的老婆嘛。
“我也很高兴能和您成为同学。”高远笑着回应她道。
几位室友都蒙了。
小高这么受欢迎吗?
刚来报到就受到婆子的关注了,人家还主动找他说话。
哎呀,你小子魅力无限呐。
高远身前的葛兆光扯了扯他的袖子低声问道:“这两位是……”
梁左隐藏着眼镜后面的招子也精光爆闪。
高远笑着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姑娘叫査建英,是我们文学专业的同学,这位是王晓萍同学,也跟我一个专业,没错吧?”
王晓萍点微笑,“没错,我也是文学专业的新生。”
高远又给二位姑娘介绍了同寝室的其他五位认识。
他也暗暗观察了一下,发现302寝室这几位挺有意思的。
杨迎明自我介绍时主动坦白了,他有了老婆孩儿,所以对这两位姑娘表现得很淡然。
陈建功跟杨迎明同年的,看样子没结婚,但人很稳重,冲俩姑娘点点头就算打过了招呼。
岁数最大的左永邦俩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忽左忽右色眯眯打探着两位姑娘的胸脯。
高远不觉蹙了蹙眉,这个人的眼珠子太灵活了,一副没见过女人的样子,让高远感觉挺讨厌的。
反倒是相对年轻的葛兆光和梁左,望向姑娘的目光纯净自然,认识后,大大方方跟两人说着话。
打了饭的同学们各自找位置吃饭了。
很快轮到了高远几人。
高远看了看,打了二两米饭,一份红烧肉和一个四喜丸子。
花了一张米票外加1毛6分钱,两张菜票外加4毛钱。
吃顿荤的才花了5毛6,这时候的物价真便宜啊。
他见室友们已经给他占好了位置,便走过去放下饭盒,取出筷子笑着说:“大家一起吃啊,别客气。”
室友们看看他饭盒里的菜,心里直呼奢侈啊,却没一个人动筷。
小查和王晓萍也打完饭过来扎堆儿。
“哇,高远儿你的生活标准也太高了,居然打了两个肉菜。”说着,査建英挑起筷子伸向饭盒。
眨眼间,四喜丸子消失了。
王晓萍拽她一下,轻声提醒道:“过分了啊。”
査建英嘻嘻一笑,道:“没事儿,一看高远儿就是个不缺钱的主儿……来,我分你一半儿。”
她这个儿化音把大家都逗乐了。
高远贼稀罕这姑娘爽利的性格,又夹了块油亮油亮的红烧肉放进她的搪瓷缸子里,笑着说:“多吃点儿哈。”
査建英一口米饭一口肉,边吃边点头,嘟囔道:“谢谢,放心,我不会跟你客气的。”
“这位同学,麻烦你让一让,腾个地方。”
一张明媚的俏脸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初步形成的小团伙成员们均不由得愣了一下。
高远一看,立刻收起笑容,“乔珊,你怎么阴魂不散的?”
乔珊同样看着他,说:“你想多了,纯属巧合,不信你瞧瞧,哪还有位置啊?”
高远四下里瞧了瞧,空位置不说没有,但挤挤怎么可能容不下一个人。
他懒得跟乔珊纠缠,把饭盒一推,对杨迎明说道:“杨哥,我先回寝室了,你吃完,麻烦你帮我把饭盒带回去。”
说完他转身就走。
杨迎明回过神来,“诶,诶,你还没吃饭呢,吃完再走啊。”
“不吃了,气也气饱了!”高远头也不回地摆摆手,身影很快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中。
见他如避蛇蝎般的态度,乔珊委屈得双眼通红,在大家不解的目光下,她抄起饭盒羞愧地跑了。
姑娘边跑边想道:我就这么不招你待见吗?
我都主动来向你示好了,你怎么对我如此冷漠?
对高远而言,这个女人是不能招惹的,见了她,有多远躲多远一准儿没错。
他奶奶的,怎么就忘记她也在北大就读了呢?
貌似是……经济系?还是法律系来着?
她什么系跟自己有毛的关系啊。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高远听杨迎明说,报完到下午就没什么事儿了,不过班主任赵建福老师说,让大家晚上去教室开班会。
反正下午自由活动,郁闷的高远干脆蹬上自行车回了家。
到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煮面条吃。
一想到那碗油亮的红烧肉被几个同学瓜分了,高远更郁闷了。
他吃了两大碗面条。
吃完后,他一觉睡到五点钟,这才不紧不慢往学校里赶。
离得近,骑自行车十多分钟就到了。
高远没去寝室,在校园里逛了起来,晃荡了半个小时才去学一食堂简单吃了个饭。
为什么不去大饭厅呢?
故意躲乔珊呗。
七点钟,他准时进了文学专业的教室中。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站在讲台上笑眯眯看着他。
“高远同学吧?我是你的班主任赵建福。”赵建福主动跟他打招呼。
高远快步走到赵建福身前,笑着说道:“赵老师好,我是高远。”
赵建福点头温和地笑道:“我看过你的照片,所以认出你来了,小伙子不错,挺精神的。找个位置坐吧,我们马上要开会了。”
高远说声好,转身见大教室里只坐了不到1\/4,就是说,只有自己班级的同学在此开会。
最后排的杨迎明冲他摆着手。
高远会意,快步走过去,在杨迎明身边坐下。
他进来后就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
“那就是高远啊,听说他是高考状元啊。”
“是他,我们寝室的小查和晓萍跟他挺熟的,我听小查说,今天中午在大饭厅,有个特漂亮的姑娘……”
这时候,赵建福清清嗓子,说道:“人到齐了,没到的我们也不等了。
首先,欢迎同学们来到北大,来到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专业学习。”
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他笑着摆摆手,继续说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建福,是你们的班主任,在未来的四年里,我将会和各位同学朝夕相伴,共同学习进步。
你们是恢复高考后北大招收的第一批学生,这个意义有多深远,有多特殊我就不在这里多强调了。
作为班主任,我对你们的唯一要求是,请同学们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摒弃一切私心杂念,心无旁骛地提高专业课程和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