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端着两碗面条走进来,递给高远一碗。
高远抱着碗大口吃着,边吃边说道:“导演您继续说,您有合适的人选吗?”
《瞧这一家子》,有名有姓的角色一共14个,原版的男女主角分别是陈佩斯和方舒。
陈佩斯就不多说了,参演了这部影片后,算是彻底把他钉死在了喜剧片这个领域里了。
方舒,就是后来嫁给屠洪刚那位,人倒是很漂亮,演技也中规中矩。
她童星出身,1964年就在水华指导的电影《烈火中永生》中反串饰演了小萝卜头。
但高远没打算再用她。
除了这两位主角外,剩下的几乎都是北影厂的骨干了。
陈强、刘小庆、张金玲、黄玲等等。
“我们挑选演员,先以厂里的职工为主,厂里的不合适,才会考虑外面的演员。”
王好为解释了一下。
高远说:“理解。”
王好为又说:“不瞒你说,这几天跟我打招呼的人可不少,陈强老师和葛存壮老师跑得最勤快,二位老师为了扶孩子上位,都愿意出演胡主任这个角色。”
高远一听,乐了,葛家父子俩也掺和进来了呀。
佩斯和优子之间的竞争,这有点惨烈啊。
“您更倾向于哪对父子组合?”高远笑呵呵问道。
王好为一乐,说:“自然是陈老师和二子,尤其是二子那形象,简直太贴合角色了。并且我已经婉拒葛老师了,葛老师也表示理解。”
“女主角您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吗?”
“我这两天,净在脑子里扒拉厂里那几个丫头了,不瞒你说,小庆找过我,秀明和金玲也找过我,我比较了一下,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
王好为叹了声气,又说道:“文化部的一位领导倒是给我推荐了一个人选,叫方舒,那位领导说,姑娘北电毕业,也正准备考来我们厂。
照片我看过了,长得倒是蛮清秀的,就是不知道演技如何。”
果然还是没绕过去。
高远想起来了,方舒的父亲目前是文化部的司局级干部。
放到后世,这就叫有资源扶持。
“导演,我能看看方舒的照片吗?”
“这有什么不能看的,小孙,把方舒的照片拿给高老师看一眼。”
小孙找出方舒的照片,走过来递给高远。
高远接过来一瞧,是张近身彩照,方舒青春靓丽眉清目秀,一颦一笑颇具风情。
“光彩照人但纯净不足。”高远给出了评价。
“有些突兀?”王好为一愣,问道。
“跟我想象中的女主角还是有些差距的,小红是新华书店的营业员,二十出头的年纪,这点方舒的年龄倒是比较合适,但我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在剧本中明确描写了她的特点,大方朴素、目光清澈。
您瞧瞧这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眼神中充满了俏皮的味道。
和我想象中的女主角大相径庭。”高远给王好为看了眼照片。
王好为接过去,端详一眼,蹙着眉头说道:“你说得也对,这姑娘是给人一种活泼俏皮的感觉。但……文化部可是咱们厂的直属上级,就这么直接拒绝了,不好吧?”
高远笑着说:“要相信领导的思想境界嘛,领导还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儿就迁怒于咱们?那领导也太没水平了。”
他最不担心的就是方舒他爹,他爹官儿再大,大得过高跃华吗?
大伯可是文化部的一把手。
敢以权压人,告你去!
王好为还是很为难。
高远想了想,建议道:“要不把她喊过来试试戏吧,也不要局限于一个人选,咱们多选几个,捡最贴合角色的饰演就是了。”
“诶,也行,就这么办!”
王好为眼睛一亮,说道:“虽然咱俩是第一次见面,但交流得太愉快了。小高,你还有什么建议,再跟我说说。”
高远也觉得很愉快,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说道:“您刚才说过,厂里的女同志没一个适合饰演小红这个角色的,到目前为止只待定了一个方舒。
我建议,不妨考虑一下其他厂或者文工团的女演员,或是艺术院校的女同学也可以列为考察对象。”
王好为看着他,乐呵呵说道:“小高,你心里是不是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痛快说嘛,不用不好意思的。”
梁晓声也起哄道:“他心里一准儿有人选了。”
被两位前辈窥破了心思,高远脸红起来,嘿嘿一笑道:“上戏舞美系有个女生叫李健群,导演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写这个剧本的时候,高远就在脑子里回忆着这个年代比较出名的女明星有哪些。
无非也就是潘虹、张瑜、刘小庆、姜黎黎、斯琴高娃这几位。
南龚雪北朱琳,前者倒是出道了,后者应该还在什么医学研究所上班呢。
但这些女同志都不符合高远对小红这个角色的定位。
思来想去,李健群才是最贴合角色的那一个。
并且李健群的事业发展路线高远很清楚,她这会儿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舞蹈美术系,虽说没有出演过电影的经验,但是可以调教啊。
高远最爱调教了。
王好为满脸惊讶,“小高你去过上戏?见过这个李健群?”
高远摸摸鼻子,“没有,听人说起过。”
王好为一副意味深长的笑容,想了想还是答应下来,“好,我这就让小孙联系上戏的领导,先让李健群同学过来试试戏吧,具体能不能出演小红一角,看她自己的表现。”
高远心满意足,笑着说好,又问:“那其他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