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朔州三五日,一切重新恢复正轨,李峰的兵力分散驻防,开始重新修建碉堡跟沿路工事。
对于步兵而言,机枪火力点+土木工事,能有效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既可以加强防守能力,又可以手把手的指导新兵,指导他们如何修建合格的步兵战壕。
这次作战整编了不少地方武装还有投降的伪军,兵员素质良莠不齐,也需要进行一轮快速的摸底,夯实各部军纪。
朔州据点毗邻神武关,楚云飞也在这里广招兵马,筹备他46师。
跟李峰面临一样的情况,缺少一大批整编兵力。
三五八团巅峰时候是5000人,确实比一些杂牌师兵力还多一些。
但楚云飞也是要脸的人,新编46师已经是不入流的番号,他本人肯定要组建万人的标准师。
否则这个师长的职务,不当也罢,纯粹在恶心人。
46师骑兵营从朔州返回,不仅没有什么损失,还带回来一个营的装备。
李峰发了财,肯定念着楚云飞的好。
孙铭亲自见了鬼子卧虎湾仓库,刚回到师部,就跟楚云飞汇报情况。
“师座,以这次的缴获,武装一个军都绰绰有余,李师长这次可真发了横财。日械装备能撑起一个师团,几千条崭新的三八式步枪,36门山野炮,还有上百挺的轻重机枪跟掷弹筒。”
楚云飞真有点羡慕了,他现在想要扩充兵力,面临缺枪少弹少人的窘境。
以前晋绥军有个军工厂,不管质量好坏吧,数量能给你补齐。
现在太源在小鬼子手上,军工厂也没了,想要补充军械,得看长官的脸色行事。
跟李峰比不了,雁北不缺人手,手上有军械,扩兵还叫事儿?
楚云飞也替李峰高兴,忍不住感叹道:“预计半年,雁北独立师就要成规模了。云龙兄真是做大事的人,两个独立师,一个独立旅,加起来有两三万兵力。”
孙铭摇摇头,“用不了半年,我这次回来带了一份新的情报,李师长邀请咱们一起,联手做了日军的战俘营。”
“战俘营里有近两万战俘,把这批人解救出来,用不了半年,一两个月就能完成部队整编。”
打战俘营的主意?
楚云飞诧异云龙兄的思维跳脱,他人在雁北,却准备对雁南战俘营动手?
“想法倒是一个好想法,可第一军的兵力众多,约有10万之众,远不是驻蒙军可比。想要从第一军手上解救战俘,有一定的难度。”
“做成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是做不成,各部必有损失。”
深吸口气,楚师长的部队还在休养生息,考虑要不要跟着李峰折腾。
“师座,这事儿可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拿下战俘营,我46师也能顺势整编三五千人。”
孙铭在一旁吹风,由衷的希望师座能增强实力。
“容我考虑考虑。”
不仅仅是出兵协作这么简单,在第一军头上动土,势必引发万人规模的大战,容易引来长官的掣肘。
楚云飞有心在三个篮子里放鸡蛋,可暂时还没有脱离晋绥军的魄力。
此时跟李峰走的太近,更容易引长官猜忌了。
当然了,如果他楚云飞拿到了三五万人的军械,肯定立马摆脱晋绥军单干。
并不是他楚云飞没有魄力。
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暂时需要借着晋绥军的平台稳步提升实力。
也还需要老长官施舍一些装备。
另一边,楚云飞也在跟中央军暗通曲款,看能不能从统帅部弄一批装备,好让他46师抓紧扩张。
战马送礼开道,目前有了些许门路。
所以他不用冒险打鬼子战俘营的主意,跟两位长官打好关系,军械、兵力、大洋都不是问题。
比不了啊,长官面前的红人,有面子。
平安县城这边,赵刚在约见新一团丁伟,还有独立团李云龙。
他赵刚也是党员,与八路各部的关系自然亲近一些。
卫国团规模不大,在原有主力营的基础上,扩编了两个步兵营,约千人出头的小团。
吸收了一些民兵、游击队武装,在平安县城北部山区活跃。
学生出身的赵刚跟老油条们比不了,一边带兵,一边学打仗的本事。
打仗的本事能学出来最好,学不出来,转政委也有裨益。
独立团、新一团在平安县南部活跃,三方有交界的地方,免不了打交道。
这次主动约人碰面,自然是有目的性的。
神武关进入楚云飞手上后,晋西北的3座县城就成了一片飞地。
约有1500人的日伪军在这驻防。
所需的物资、装备,全需要从山区运输过来。
山区适合伏击突袭,想要安稳运输物资,必须有大股鬼子配合。
以前有神武关第四旅团镇着,物资可以从神武关经公路运输过来。
现在没有第四旅团了,日伪军占据的三座县城也岌岌可危。
赵刚就想商量着,三团合力,把这股日伪军吃掉。
李云龙、丁伟几乎是同时到了平安县城,对日伪军的松散情况不屑一顾。
进了酒楼的包间,赵刚已经在这等着了。
“李团长、丁团长,久仰大名!”
李云龙也打量赵刚,看他是一个玉面书生,顿时少了几分兴趣。
文化分子只懂纸上谈兵,行军打仗那是屁都不会。
这样的人,能有什么见地?
今天这顿饭怕是白来了。
丁伟的感观还好,他虽说也是泥腿子出身,本人呢爱学习,喜欢读书。
否则也不会安排他到总部学习。
他伸手跟赵刚握在一起,毫不掩饰的夸赞:“赵团长,西北军独立团个个是好汉,几次战斗打出了威风,早就想见一见了。”
李云龙撇嘴,苍云岭一战,独立团完全是抢了他的功劳。
如果没有新一团在那苦撑,哪有独立团跟三五八团沾光的机会。
直接拿起筷子,先夹了个花生米。
大家还没落座,两位团长还在站着说话,他李云龙倒是不客气,先自顾自的吃起来了。
先吃起来也就算了,还抬头询问赵刚:“有酒吗?光菜没酒,吃着没劲啊。”
“李团长,咱们有纪律,不让饮酒。我也没有安排酒水。”
李云龙最烦这种纪律挂口,张口纪律,闭口纪律的人。
皱着眉头解释,
“咱们没在部队,也不违反纪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