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靖宁听了李善长的话,缓缓开口道:“先生所言,莫非是要我养寇自重?”
李善长拱手行礼,神情严肃地说道:“主上,如今朝廷积弊已久,难以根除。
就算主上想要做个尽忠职守的良臣,可一旦主上真有能力覆灭西夏,恐怕西夏覆灭之日,便是主上被闲置之时。
想那古时白起、韩信,皆是天下无敌的名将,然而又怎样呢?
一旦交出军权,便如同束手待毙的羔羊。如今朝廷的体制更是如此,还望主上深思啊。”
这时,徐达也在一旁附和道:“主上,李先生所言极是。
并非我等要主上放西夏贼寇入关,以主上和我等的能力,自然可以歼灭西夏那些英勇善战之辈,留下一个看似庞大实则外强中干的国体。
待汴京那边谋划得差不多了,我等便可悄然蚕食西夏,而后挥军东出。”
郦靖宁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这些策略都是建立在我们能够控制西夏局势的基础之上。若想如此行事,确实要保证我们有能力掌控局面,否则受苦受难、生灵涂炭的可就是关中的百姓啊。”
徐达赶忙说道:“主上放心,我此次前往蓝田,必定会为主上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为掌控局势打下坚实基础。”
郦靖宁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有劳二位先行一步。待这次先击退西夏,日后之事,咱们自可从长计议,慢慢谋算。”
李善长和徐达开口道:“是,主上。我等定不负主望。”
言罢,他与徐达便告退而出。
郦靖宁送走徐达和李善长后,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行军地图上,仔细研究起对战西夏的局势来。
实际上,当下宋朝与西夏对峙的局面,并没有外界所想象的那般糟糕。
虽说西夏在年前发动突袭,一举消灭了宋朝七八万部队,但宋朝毕竟家底雄厚,兵精粮足。
而且当今皇帝登基后,在长江流域大力推行占城稻,使得这个时期的宋朝正处于人口大爆发阶段,在人力方面远远胜过周边国家。假以时日,边境丧失的人口很快就能得到补充。
然而,最关键的还是时间问题。西夏那边,张元此人既然能在宋朝殿试得中,对宋朝内部的优势和劣势自然是了如指掌。
所以他极力推崇兵贵神速的策略,妄图说服元昊一举拿下庆州,进而长驱直入关中,以此与宋朝形成抗衡的局面。
想到这儿,郦靖宁赶忙找来常遇春、狄青、李文忠等人,开口问道:“若是将周边州府的预备军交给你们训练,大概需要多久能让他们熟练使用神臂弓?”
几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而后齐声说道:“若经略放心,让我等放手施为,10 日之内,我等可以保证这些士卒两人一组熟练使用神臂弓。”
郦靖宁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追问道:“此话当真?10 日时间,真能让这些士卒掌握神臂弓的使用技巧,做到两人一组配合默契?
要知道,神臂弓威力虽大,但操作并不简单,对士卒的训练要求颇高。”
常遇春向前一步,抱拳说道:“经略放心!我等定会倾尽全力。神臂弓虽难,但这些预备军有一定的底子。我等会根据神臂弓的特点,制定专门的训练方法,日夜操练,定能在 10 日内达成目标。”
听到常遇春的话,郦靖宁大喜过望,高声道:“好!若是你三人真能在10日之内训练出一支精通神臂弩的部队,那北上破敌便指日可待啊!”
这时,常遇春面露难色,开口道:“经略,这神臂弩虽是克敌利器,可咱也清楚,恐怕这关中现存的神臂弩数量也不会太多。”
郦靖宁摆了摆手,一脸自信道:“此事你无需担忧,到时我自会将从汴京调来的神臂弩与关中现有的神臂弩整合在一起,专门组建一支劲旅。尔等三人,谁愿意领军统帅这支部队?”
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常遇春率先站出来说道:“经略,我还是更钟情于带领骑兵冲锋陷阵。要是能有5000如我现在麾下一般的精锐骑兵,我常遇春便是在西夏境内纵横驰骋,也并非难事!”
狄青也跟着笑道:“经略,我与伯仁兄想法一致,更喜欢在战场上直接冲锋陷阵,实在是没有这指挥神臂弩部队的才能。”
听闻二人这般说辞,郦靖宁无奈,只得缓缓将目光投向李文忠,眼中满是期许,仿佛在问:“文忠,你意下如何?”
李文忠则是慨然受命道:“属下愿听经略安排,定当为经略训练出这支劲弩军!”
郦靖宁顿时大笑道:“好!待这神弩营组建完成,便交由你来指挥。”
此刻的郦靖宁,已然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之中。
他仿佛已经看到神臂弩营训练有成的那一刻,要知道,宋朝的神臂弩威力堪称恐怖,能在射出三百步之外,且箭镞仍可深深射入木头之中。
这意味着它不仅射程超长,而且具备穿透重甲的强劲杀伤力。
郦靖宁美滋滋地想着,待到将来某一天,自己麾下有神臂营,再配上如玄甲军那般精锐的骑兵。
大战开启之时,先让神臂营万箭齐发,那场面必定是箭如雨下,敌方阵脚大乱。
紧接着,精锐骑兵趁势突击,杀得敌人丢盔弃甲。
不过,想着想着,郦靖宁突然觉得这个作战套路似乎在哪见过。
琢磨片刻,他一拍脑门,这不就是七国争雄时秦国惯用的打法嘛!
恍惚间,郦靖宁似乎都听到了耳边传来将士们高呼“大风”的豪迈声音。
一番畅想过后,郦靖宁回过神来,深知当下局势严峻,这六七万流民在未妥善安置打散之前,始终是个巨大的隐患。
于是,他带着常遇春、狄青和李文忠几人,即刻前往流民营巡视。
一路上,流民们的营帐错落杂乱,人群中弥漫着疲惫与焦虑的气息。
郦靖宁看着这一幕,眉头微微皱起。他深知,粮草若不能及时到位,这些流民很可能会因生计问题再次引发混乱。
此时的他,不禁频频望向潼关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顾千帆能尽快与范仲淹汇合,顺利调集来足够的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