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透过火光看到了王必成,立即欣喜的迎上去,道:必成,您真是及时雨宋江啊!
李振华命令立即打扫战场,救治伤员,远远地放出警戒哨。打扫完战场后部队清点损失情况,三个营共计牺牲147人、重伤64人,其中一半的死伤来自三营。李振华回想起整个战斗过程还是挺幸运的。当自己决定带一营出击时,两军人数对比3:1。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地利、火力优势,李振华是不会选择出击的。但昨晚情况特殊,三营被鬼子拖住了,再加上三营为争取老百姓逃离的时间也不可能撤退。当时李振华是有部队受到大损失的心理准备的。好在王必成及时赶到,而且出击的时间选择的刚刚好,小鬼子应该也是来自战力较低的守备部队,战斗才能这么胜利。
这就难怪李振华要称王必成是及时雨了。
牺牲的战士摆在了一片空地上,有战士在帮战友清理遗容。李振华心里很沉重,他要求政工人员一定要登记好牺牲战士信息,让后人都能永远记得他们的付出。
和王必成去了六套小街,在西街口碰到三营营长段庆,大伙一起去乡公所。
乡公所里刘继业正在屋里急得团团转,见到李振华、段庆、王必成一起进来,刘继业心马上放回了肚子,忙上前询问战况。刘继业也是凌晨四点被段庆叫醒疏散百姓的,百姓疏散完后,他又回到乡公所等待消息。李振华觉得这人还不错,至少在危险的时候,没有只顾自己偷生,还会关心为他们而战的新四军。
李振华道:刘区长,鬼子已全部消灭了。我们还在打扫战场。我们带了两个营过来,正好小鬼子人好为我们送武器。你还是派人叫居民回家吧,外面也挺冷的。刘区长还要麻烦你组织一下民众,安葬我们牺牲的战友。
刘继业郑重答应后,出屋安排派人去通知大家回家。
李振华派人出去请一营二营营长、还有各营指导员。借用区公所的会议室,杨文翰宣读命令:组建425团,团长由段庆担任兼任三营营长。阜宁地区405团、424团、425团统一由王必成负责指挥。一、二营各调了一个连与三营连队对调,这样三个营实力就比较均衡了。
下午425团就在牺牲战友的坟前,举行了成军仪式。边上小街老百姓都过来围观,看到新坟前那威风凛凛的部队,他们心中也有些许心安。
忙完425团成军的事宜,晚上李振华与王必成在乡公所长谈事。
李振华首先谈得是干部问题,这段时间部队的扩编让他深切感受到干部的不足,由于部队发展太快,军事及政工人员缺编严重,特别是政工人员。很多营都没有指导员,苏北地方党委也非常薄弱,李振华觉得还得向军区求援。王必成也是深有感触,手上就是那么几个人,堵得了这个窟窿,堵不了那个窟窿。你说十个坛子,八个盖还好。而今是十个坛子三个盖。
李振华道:必成,我觉得今年是发展部队的最佳时期,日军今年的主攻方向还是国军,后方力量不足。我预计一二年后,日军与国军对峙,日军的矛头可能就会转向我们,转向稳定后方。到时我们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我们要抓紧这段时间发展力量,以后才能有机会和日军掰掰手腕。另外地方党委也是个重要的问题,军队再困难也要派出政工人员协助当地党委。在敌后,地方党委争取民心,建立民主政府的作用是军队不可替代的。我们要在敌后站住脚,光靠军队是不行的。只有地方党委、民主政府的作为赢得了民心,我们才能扎下根来。
王必成听到一二年后日军会调转矛头对准我军,立即严肃起来。于是问道:振华,问题会有这么严重吗?
李振华道:我判断日军会从前线调兵回后方重兵扫荡抗日根据地。至于是先对付国军、八路军、还是新四军就不太清楚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谁的实力大日军肯定先对付谁。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适当隐藏一下实力。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要值得重视,在敌后我们发展起来后,势必与国军发生冲突,一是国军不会眼看着我们发展壮大,二是在敌后,军队要生存就需要兵源与粮食,就需要防区,我军发展了就必然压缩国军敌后生存空间,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我才迫切的希望地我党地方党委的建立,我党主导的地方政府的建立。只有地方政府建立了才能实行政策,争取民心。才能税、有粮。说通俗点就是争地盘。这些工作不是军队能完全取代的。
王必成越想越有道理,又问:振华,你搞扞海大堤的最大目的就是争取民心,对吧!
李振华笑笑:还是必成了解我,要争取民心就是要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是不是真心真意为老百姓。我看了一下那边的扞海堤确实是年久失修了,而且这几年都可能会有大的天文大潮,我担心扞海堤会出问题,我们可以先修黄海故道至扁提港这一段,大概32里长度,我们修宽修高,做一个样板。这样我们的资金压力不会那么大。老百姓看到实效后,也一定会支持我们修北段头罾至黄河故道扞海堤。
两人聊到了深夜,又约定明天去看扞海堤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振华、王必成就直奔扞海堤而去,一上午两人都在扞海堤上巡查,碰到盐民、船民、村民就聊聊扞海堤的事,还碰到一个船民在打听南边新四军要修海堤的事。两人吃惊于消息居然传得这么快,可见海岸边老百姓对修提提海大堤的渴盼。
中午一回到六套小街,李振华就起草电报,发往沂蒙军区。把与王必成谈论的干部问题,地方党委与民主政府问题,以及增筑扞海堤的问题,一并向沂蒙军区司令部部报告,并提到涉及的资金前期20万,后期可能达到60万。6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新四军前期的军费一个月也只有6.8万,一年不过81.6万。
电报送到了沂蒙军区杨文翰的案头,杨文翰找来在沂蒙军区司令部的山东根据地军政委员会的领导讨论,会后达成共识:支持李振华的意见。并向军部发报,并望转达延安总部。
新四军军部、延安总部也没有耽搁,两天后就回电。延安总部批准了修建扞海堤的计划,但经费要求新四军自筹。另总部抽调黄 克诚、张 爱萍、许 仕友、王 建安、陈 士渠等一大批军政干部前来沂蒙军区。新四军部则抽调了张正坤、瘳海涛、胡荣、曾昭铭、阮英平、江渭青前往沂蒙军区。
延安总部将沂蒙军区划分胶东军分区、鲁中军分区、鲁南军分区、滨海军分区、苏北军区、清河军区。许 仕友拟任胶东军分区司员、王 建安拟任鲁中军分区司令员、陈 士渠拟任滨海军分区司令员、张正坤拟任鲁南军区司令员,马耀南任清河军分区司令员。
苏北军区从沂蒙军区划分出来。黄 克诚拟担任苏北军区司令员,归新四军军部直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