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色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军营里就已经热闹起来。
陈哲早早地便起身,整了整自己的军装,神色严肃又带着几分期待。
他快步来到集合场地,一众参与抢船行动的士兵们早已整齐列队,眼神中透露出对陈哲的信任。
陈哲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弟兄们,今天我们要给战利品拍些照片,要把这次行动的成果好好记录下来,这可是咱们的荣耀!”
说罢,他转头看向李副营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老李,你把人带码头给大家拍些照片。多找几个角度,把大家英勇的样子和鱼雷艇都拍下来。”
李副营长回道:“放心一定拍好。”
随后,李副营长拿着相机,带着队伍来到码头边,他在队伍中穿梭着,“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不断响起。
士兵们以鱼雷艇为背景,有的摆出坚毅的姿势,有的露出自信的笑容,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定格了他们的英勇瞬间。
陈哲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又安排人去把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以及那20名女学生都请了过来。
这些医生和护士在战斗中为伤员们提供了及时的救治,而女学生们也帮忙照顾着伤员。
当他们来到码头时,陈哲热情地迎了上去,说道:“感谢你们这段时间的付出,正好上面要拍这鱼雷艇,我这胶卷还有几卷,今天咱们一起合个影,你们也可以给自己拍几张留个纪念。”
众人围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李副营长调整好相机角度,按下快门,将这充满意义的一幕永远地记录了下来。
为了能更好地上交成果给师部,陈哲特意多拿了一个胶卷。
他仔细地将相机里的胶卷换了一个新的,认真地说道:“这一胶卷,咱们要好好拍,把最能体现咱们行动成果的照片都拍下来,然后上交给师部。”
接着,他又看向秦明等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说道:“你们几个,绑上点绷带,咱们摆拍一些照片。能卖惨的就卖惨点,武器也都换上步枪。”
秦明等人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按照陈哲的要求做了起来。
他们有的装作受伤的样子,有的拿着步枪做出战斗的姿势,李副营长在一旁不停地拍照,将这些场景一一记录下来。
胶卷很快就拍完了,陈哲将其中一卷交给张小亮,严肃地说道:“小亮,你把这卷胶卷送去苏州冲印,尽快把冲印好的照片带回来分给大家。”
张小亮接过胶卷,坚定地说道:“放心吧,营长,我一定完成任务!”
而另一卷胶卷,陈哲则打算亲自拿去师部上交。
他看着自己手上早已痊愈的伤口,又重新包上了绑带,心想:“这样看起来更能体现出自己的勇猛。”
出发去师部之前,陈哲还做了一系列的安排。
他让人把20毫米机关炮抬上了去往师部的卡车,他担心日军飞机在空中巡逻时会盯上自己乘坐的卡车,有了这门机关炮,也能多一份保障。
站在卡车旁,陈哲看着张小亮,说道:“小亮,你今天依旧带一部分士兵去苏州休假。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让弟兄们好好放松放松。”
张小亮点了点头,带着一部分士兵离开了。
随后,陈哲又把秦明等人和赵四虎叫到跟前,说道:“你们继续去贩卖粮食。咱们要通过贩卖粮食多赚点钱,为咱们以后的行动提供更多的支持,另外,四虎兄弟你帮忙把一半的钱换点大洋回来。”
秦明和赵四虎等人纷纷表示明白,然后便各自行动去了。
陈哲看着众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这一系列的安排都是为了更好的积累实力,为了八年长期抗战做准备,等打完南京保卫战,87师将不复存在,他也要看情况独立作战了,他不想跟着老蒋当炮灰,也不想待在危险的地方,到时候再看情况吧!
他登上卡车,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卡车向着师部的方向驶去,心中默默想着:“希望这次的成果能得到师部的认可,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只要不受处分有没有好处和功劳都无所谓。”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硝烟时常弥漫在天空,局势紧张得如同即将绷断的弦。
陈哲,身着一身略显破旧的军装,绑着绷带又带着几分历经战火的沧桑。
此刻,他带着2名卫兵,正坐在那辆依旧坚固的卡车上。
一路上,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
远处是被战火摧残得千疮百孔的村庄,残垣断壁在风中摇摇欲坠;田野里的庄稼早已被践踏得不成样子。
时不时还能看到几个逃难的百姓,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
陈哲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对日本人的恨意又增添了几分,他发誓一定要再找个日本小妾为国争光。
经过一番颠簸,卡车终于抵达了师部。
师部的大门庄严肃穆,门口站着两个荷枪实弹的守卫,他们身姿挺拔,眼神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还没等陈哲下车,就看到在守卫处早就有个少校军官在那里翘首以盼。
那少校军官身着整洁的军装,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一看到陈哲,立刻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地说道:“陈哲兄弟,可算把你盼来了!”
陈哲从卡车上跳下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和少校军官握了握手。
一路上,不断有人朝他打招呼,有的是点头示意,有的则热情地喊着他的名字。
他这次可比上次出名多了,毕竟他可是深入虎穴勇抢“史可法号”的英雄。
人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和赞许,仿佛他就是那拯救世界的大英雄。
陈哲迈着坚定的步伐,穿过师部的走廊。
很快,他来到了作战室。
作战室的墙上挂了幅大型上海地区军事地图,一些文件和资料散落在桌子上。
只见王师长和一些高级军官正看着他,陈哲立刻上前敬礼。
王师长说道:“陈哲啊,你这小子看个野战医院也不太平,你这是想干嘛!真以为自己无法无天了是吧。你深入虎穴,勇抢“史可法号”不得了啊!你贩卖粮食别以为我不知道。”
周围的军官们也纷纷笑着看着他,眼神中有些同情。
陈哲赶忙立正说道:“师长,这都是巧合,我这也不过去租界买点弹药,顺便把我大舅哥一家接出来,正好我大舅哥说了鱼雷艇的事,我想着要么就去把船劫回来得了,这个贩卖粮食是没有的事,那是人家借我这边的水路,给了点资助。”
说着,他从斜挎的文件包里掏出一个胶卷,双手递上。
他说:“师长还是战事为重,你别听别人乱说,这是照片。”
师长接过胶卷欣慰的说道:“算了,上面也没说要处置你,不过这照片可得快点送去冲洗,上面要把你的英勇事迹登上报纸,让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调整师的厉害!”
随后,师长拉着陈哲在一旁坐下,开始询问起行动的细节。
陈哲坐得笔直,认真地回忆着每一个细节,从出发前的准备,到深入敌人营地时的惊险遭遇,再到成功抢夺“史可法号”的那一刻,他都一一详细作答。
不过,在讲述的过程中,陈哲唯独没有把他贩卖粮食的过程说出来。
这件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可是非常敏感的,一旦被曝光,后果不堪设想。
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是他大舅哥给的鱼雷艇的消息。
师长听着他的讲述,不时地点点头,眼中流露出对他的赞赏。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兵匆匆进来,他跑得气喘吁吁,额头上满是汗珠。
他快速地走到师长耳边,附在师长耳边说了几句。
师长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师长脸色一变,面向全体军官严肃地说:“10月1日左翼各作战军各兵团向蕴藻浜右岸陈行、施相公庙、浏河之线阵地转移。在撤退过程中,各县掩护撤退的部队也付出了较大的伤亡,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
接着他又说道:“10月5日起,日军开始向蕴藻浜地区实施猛攻,中央守军侧后受到严重威胁。从广西赶来的廖磊部第21集团军加入作战,双方经过数日激战,国军三次从日军手中夺回阵地,但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日军在进展困难的情况下,开始加强航空火力的支援,将第36师的防线粉碎,日军先后出动飞机1000多架次,前线每天都有将近一个师被打没。”
副师长等高级军官一脸疑惑地看着王师长,副师长焦急地问道:“师长,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王师长面色凝重地回答道:“刚才接到战区的紧急命令,要求我们 78 师立刻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开赴前线!”
听到这个消息,军官们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紧张的气氛瞬间弥漫在整个作战室。
王师长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开始给军官们详细布置任务。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任务的重视和对士兵们的责任。
任务布置完毕后,王师长的目光落在了站在一旁的陈哲身上。
他对陈哲说道:“你立刻回去安排部队准备归建,同时通知野战医院,让他们做好回师部的准备,明天会有车辆过去接他们。”
陈哲毫不犹豫地领命,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有丝毫耽搁。
他迅速转身,快步走出作战室,朝着停车的地方走去。
来到停车处,陈哲跳上卡车,司机开着车子疾驰而去,扬起一路尘土。
陈哲坐在车上,心情沉重但又充满使命感,他知道接下来的任务艰巨,但他毫不害怕,他知道261旅这次出战没什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