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小灶食堂。
杨利民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重的味道,这还是门窗一直开着,地也洗了三遍,要不然估计都进不来人。
“这什么味儿啊?
老郑,你们食堂在搞什么?
难道今儿中午有肥肠?”
郑安心站在杨利民面前一阵吞吞吐吐:“厂长,这个.......这个......”
“有屁就放、有话就说,你嗓子眼儿进苍蝇了?”
就在郑主任不知道怎么答话的时候,杨利民的秘书帮了他一把,刘秘书走到杨利民身边一阵耳语,把上午许大茂和傻柱在食堂打架的事儿告诉了他。
秘书是领导的包打听,这些人基本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主,厂里有什么小道消息第一时间就会知道,要不然也干不了这个。
“好啊,一个食堂大厨,一个放映员,竟然好好的考核不参加,跑去厕所玩“有机肥”了?
我说这食堂里怎么这股味道。
郑主任,在你的管辖范围内发生这种事儿,你不打算给我个解释吗?”
郑安心那叫一个憋屈,这事儿和他有毛关系?
他也是受了无妄之灾好吧?
但人家是厂长,在轧钢厂的地盘上人家说你有错,那对的都是错的。
他只得硬着头皮回道:“厂长,事情发生后,我已经勒令傻柱回去洗澡、换衣服,并且后面还有其他处罚。
我还带着食堂工作人员把这里打扫了三遍,您看看那边的窗户,刚才都是开着的,也就到饭口的时间才刚关上。
今天这个事儿发生太过突然,谁能想到傻柱那么大人了,一身脏兮兮的就往食堂里闯?
而且当时李主任也在,您要不信也可以问问他,我们食堂是真冤枉啊。”
杨利民“嗤”了一声算是做了回应,但他并未打算再往下深究。
就像郑安心说的那样,这事儿全怪傻柱,可既然食堂主任已经做了处罚,他就不会再插手,那样做只会让李怀德以为他想把手伸向后勤部门,谁让食堂归属人家管辖?
至于许大茂他更是不会去管,那是宣传科的事情,宣传的口舌又归丁书记负责,他不能给老书记一种人还没走呢,茶就要凉的感觉,那样只会让他的后台认为他不够成熟。
万一等老书记退了,再空降个书记过来,那他书记兼厂长的愿望就落空了。
思来想去,他对郑安心说道:“老郑,我知道这事儿你也难做,这次就先算了,但你一定要狠抓食堂员工的纪律,让他们知道整洁卫生才是食堂的根本。
傻柱那边你一定要重重处罚,给所有食堂职工敲响警钟,只有这样,才能让其他工作人员不敢轻易犯错。”
杨利民只交代了处罚傻柱,对许大茂连提都没提,暗想既然李怀德当时就在现场,搅了对方主持的考核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丁书记那边的钉子还是让这位后台硬的去碰吧,他可没有一个岳父当靠山。
其实杨利民不说,郑安心也是这么打算的。
这次傻柱让他在厂长和主任面前丢了脸,还挨了批评,他不狠狠收拾一顿才见了鬼。
至于李怀德那边也早就把事情查的一清二楚,侯保国起初还想护着许大茂,毕竟人家亲爹刚给了他不少好处,但在李主任强大的威压下最后也不的不屈服,有后台的人惹不起。
宣传科,侯保国在安慰着许大茂。
“大茂啊,这次不是叔不想帮你,后勤李主任发话,我就算想拦也拦不住。
还好你今儿个转正了,要不然人家一纸命令,你那学徒工说开除可能就开除了。”
许大茂此时一脸担惊受怕的表情,他也没想过事情会如此严重,也不想想那可是打断了李怀德摸小手的机会,不狠狠收拾他和傻柱可能吗?
不过许大茂看到处罚上只有扣工资和警告处分,害怕的心也逐渐放松了下来,钱他们老许家本来就不缺,至于警告处分,守着侯科长这条大腿,相信用不了太久就会撤掉。
小灶食堂,郑安心也在面对傻柱,不过他可不会给予对方安慰。
“傻柱,从明天开始你从掌勺师傅降为三食堂帮厨,为期一个月,另外因为你弄脏了小灶食堂,所以扣你一个月工资分给打扫卫生的职工,你服是不服?”
傻柱这混不吝听到郑主任对他的惩处立马就不高兴了,他认为自己才是受害者,虽然在李主任面前打人是不对,但要不是许大茂往粪池里扔石头,他犯得着打人?
再说他前些日子刚因为抖勺的事儿被扣了半个月工资,这次又扣?
这是打算让他喝西北风去?
“主任,我不服!
要不是因为许大茂......”
“停停停,我不想听你的解释,味道太大,我晚上还想吃饭呢。
这事儿我只是通知你,并不是和你商量,你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你当你是谁?厨房离开你就转不了了?
李主任那边原本的意思是扣你三个月工资,这还是我帮你求了情呢,要不然你以为事情能这么简单就过去了?
我告诉你,许大茂那边可是受了厂里的警告处分,比你的惩处严重多!”
他这么一说,傻柱的心情顿时多云转晴,不就是一个月工资嘛,多大点事儿!
只要死对头比他惨,他就高兴,这就叫自损八百,敌最起码也得伤一千五才够本。
而且他还在想晚上回到院子里怎么收拾那孙子,白天打那几下不解渴,晚上要好好爽一顿才行。
随着下班的铃声响起,《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曲声响遍了轧钢厂。
工人们拎着饭盒各自道别,纷纷向家里走去,就是这群淳朴的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扛起了建国初期兔子的脊梁。
四合院门口,秦淮如化身望夫石在等着贾东旭,和她一起等的还有一大妈和二大妈,这样的画面,整个巷子里到处都是。
今儿个可是考核日,成功通过考核的工人当然需要和家人分享喜悦,就算是没通过失败的,也需要家人的安慰和鼓励,所以这些大妈、大婶、小媳妇儿不惧风吹日晒,早早就等在这儿了。
贾张氏拎着只肥鸡,从巷子口走了回来,这是她特意去鸽子市买的。
以前家里没钱的时候,她想吃也吃不起,现在贾东旭能从其他路子赚到钱,她当然得好好在院子里炫耀一番。
二大妈看到她拎着的鸡,没好气儿的说道:““张翠花,你就这么肯定你家东旭能通过考核啊?
他可都考七年了,没准儿这次又没考过,那你这鸡可就白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