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确实感到十分困惑。
关于餐饮部分倒还好说,毕竟无论是高档酒楼还是街边小吃,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
但那所谓的“超市”,到底是指一种怎样的店铺呢?而且那个陌生而又模糊的概念——“公共交通”,究竟又代表着什么呢?更重要的是,这样前所未闻的新事物,它们的价格几何呢?
要知道,在京城内流传已久的一句话是:
“李承影卖什么都不会太便宜。”
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富家子弟而言,这样的说法更是如同金科玉律一般牢不可破。
例如前不久刚交易完成的振兴煤场股权买卖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每股高达五百两白银的价格让人咋舌不已。
然而,令人感到有些讽刺的是,除了这群有钱有势之人以外,整个京城里的普通百姓们却因为振兴煤场所生产出来的质优价廉之煤球及蜂窝煤产品而获得了极大的实惠。
加之其极为贴心周全的服务,使得这家新兴企业在很短时间内便迅速成为了市场上的宠儿。
但现在当李承影提到要引入所谓“超市”乃至更为神秘的“公共交通”时,众人却是一脸茫然。
甚至就连一向见多识广的徐永宁也不免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关于餐饮这一块嘛,想必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我想在咱们繁华喧嚣却又竞争激烈的京城中开设一家具有现代化气息且能提供优质服务的餐馆。
若哪位对这门生意感兴趣的话,大可以考虑参与进来……”
至于超市,它其实更像是一间规模扩大的杂货铺。
但不仅仅是店铺面积变大了一些,其中的商品种类也要比普通的杂货铺丰富许多,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各类稀罕物件,应有尽有。
而说起公共交通方面,则更为简便直接。
各位可能已经有所耳闻,在前不久宣府之战中,除了收复大量战俘之外,皇恩浩荡之下也获得了不少优质的战马及其他的牲畜作为战争资源。
楚大人现在正在积极与户部官员们进行讨论,试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看看能否利用一部分这些资源,在京城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比如用来运送货物或者供平民百姓乘坐的小型马车等。
这不仅仅是一项惠及民生的计划,对于想要参与进来的人士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投资机会。
无论你们是希望能够全资投入,成为某一环节上的主导者。
还是倾向于仅通过小额入股的方式分享项目带来的收益——哪怕是最小的一份份额也好,我李承影都会感到十分高兴。
当然了,如果最终决定放弃这项提议也完全不必顾虑任何东西,我们之间的情谊并不会因此产生裂痕。
说罢这段话之后,李承影便不再赘言,静静地站在那里观察着台下贵族们的反应。
顿时整个会议室内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清晰听见声音。
毕竟,李承影刚才提出的这两个点子并非多么创新独特的事物。
特别是在繁华热闹、商贾云集的大都市如北京城里,酒楼饭馆茶舍几乎遍布各个角落。
开设这样的餐饮服务场所首要条件就是得有一位技艺高超且独具匠心的好厨师。
其次选址必须考虑到交通便捷性及周边环境是否有利于招揽顾客等因素。
再次就是要有足够热情周到的服务员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即使上述所有难题都已经被顺利克服,依旧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挑战。
毕竟坐在这里听着讲话的众多权贵当中就不乏拥有数家连锁餐饮品牌之人啊。
质性的商业计至于遍布京城各个角落的杂货铺,虽然极大地便利了市民们的日常生活,但店主们却只能靠薄利多销勉强维持生计。
这些小店铺大多是由一家人共同打理,他们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卖些日常必需品如柴米油盐和针线之类的小物件,仅仅为了换得一些微薄的生活费用。
每到夜晚收工时分,疲惫的身影总会伴随最后一缕夕阳消失在狭长的小巷中,而清早的第一缕晨光却又会准时照亮他们的店门。
至于被称作“公共交通”的交通工具,不过就是代步用的基础工具罢了。
在繁华的京城里,各式各样的马车、牛车川流不息地在街上来回奔波着。
即便是稍微偏僻一点的村镇里,也能见到它们那摇摇晃晃前进的样子。
这些车辆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同时也负责运输各类货物,穿梭于狭窄且拥挤的道路间,偶尔还能见到一些破旧不堪的马车上挂着手绘的简易广告牌,“顺路捎带”之类的标语随风飘扬,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倍感亲切。
无论是对于超市还是这类简单的代步方式来说,缺乏新意几乎成了它们身上最显着的特点之一。
这样的状况,与当初煤球、蜂窝煤刚刚问世时给市场带来的轰动形成了鲜明对比。
毕竟那些曾经新颖的事物早已深入人心,并逐步发展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百姓们自然而然也就习以为常了。
听到李承影如此描述,平日里最善于活跃气氛的徐永宁此刻竟不知如何接话,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
他实在无法理解为何这样司空见惯的东西能够成为盈利项目。
然而,在场诸位贵族聚集于此的原因十分明确——大家都对振兴集团尚存的两大未公开资产产生了浓厚兴趣。
首先是一台据说能在短短两个月内完工建造忠烈祠的神奇设备。
其次是铁这种战略资源的生产控制权。
这两个方面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很难短期内见效并带来直接利润。
因此,大家普遍猜测这大概率是李家为了吸引投资者关注所放出的烟幕弹而已。
在多数人心目中,这两个计划更像是吸引眼球而不具备真正商业价值的概念产品。
“诸位,为了让大家有个缓冲时间好好考虑,我这里准备了几份详细的认购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