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祈福仪式圆满,在净澄大师带领下,萧浔游览悟真寺。
天王殿气势恢宏,飞檐如苍鹰展翅,斗拱层叠交错。
在殿门两侧,哼哈二将威风凛凛地矗立着,萧浔仰头观望,“此殿果然气派,单是这哼哈二将,便让人感受到佛门威严。”
净澄大师双手合十,微微躬身,神色庄重地解释:“陛下所言极是,哼哈二将护持寺院,以无上威德震慑四方,保我悟真寺安宁祥和,不受丝毫侵扰。”
天王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四大天王分列两旁。
离开天王殿,众人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来到药师殿。
药师殿内,香烟袅袅升腾,药师佛金身塑像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面容慈祥,双目微阖,似在洞察世间疾苦,左手稳稳托着药钵,右手优雅地结着三界印。
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分立两侧,净澄大师轻声讲解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药师佛以无量大悲愿力,誓要拔除众生一切苦难,其十二大愿中,首愿便是愿众生皆得人身,形色端严,威仪具足,令一切外道闻其身形威德之名,而生敬信,舍邪归正。次愿众生身心安乐......”
萧浔静静地聆听着,良久,若有所思地开口:“大师所言,令朕感触颇深。药师佛这十二大愿,桩桩件件皆心系众生,欲让世间众人离苦得乐。朕贵为一国之君,坐拥江山万里,身负天下苍生,肩头责任之重,与药师佛的大愿,竟也有着相通之处。”
净澄大师双手合十道:“陛下心怀苍生,实乃百姓之福。佛法广大,然世间因果循环,众生业力所致,苦难亦非一时能消。陛下以仁君之心,行治国之事,便是在尘世中践行善道,与佛法殊途同归。”
从药师殿出来,跟着净澄大师前往法堂。
法堂宽敞明亮,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堂内摆放着整齐的蒲团。
墙壁上绘佛陀诞生时九龙吐水沐浴金身,少年时出城四门感悟生老病死,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等生平事迹。
这时,谢知意问道:“大师,听闻寺里有一处碑林,刻有历代高僧的禅语与书法,不知是否属实?”
净澄大师颔首,语气平和地道:“娘娘所言不虚,碑林位于寺院西侧,藏有历代高僧禅语、书法。诸位高僧笔锋各异,禅语皆含修行至理。若陛下与娘娘感兴趣,贫僧这便领诸位前去。”
萧浔知谢知意喜好书法,“劳烦大师带路了。”
来到碑林,只见大小不一的石碑林立,碑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有的字体刚劲有力,笔锋锐利;有的则圆润流畅,透着柔和的韵味。
一块石碑上刻着“心若止水,方能见性”八个大字。
谢知意凑近看,那字迹铁画银钩,入木三分,运笔间转折提顿皆有法度。
她微微眯起眼,伸出手指在空中轻轻临摹着笔画走势,口中喃喃自语道:“这起笔藏锋极为精妙,行笔时力度均匀,线条饱满,转折处提笔暗过,干净利落,尽显功力。此字笔法,颇得‘永字八法’精髓,竖画挺拔如苍松屹立,撇捺舒展似飞燕掠空,单论书法造诣,堪称一绝。”
说罢,她又踱步至另一块石碑前,上头字迹圆润秀丽,与方才风格迥异,她轻触碑面,指尖摩挲着那细腻刻痕,专注于笔画的粗细变化与间架结构,已然将周遭众人抛诸脑后,沉浸在这碑林的书法世界之中。
萧浔见状,吩咐刘永顺,“去把这些碑文都拓印下来。”
谢知意听到萧浔的吩咐,笑着转身走到他身边,“还是陛下想得周到,往后能对着拓本琢磨,多谢陛下。”
“知你钟情书法,朕岂能不把你的喜好放在心上,拓印碑文不过小事一桩,不必言谢。”萧浔温柔地笑道。
在碑林逗留了一会,就到了午时初刻,净澄大师请众人去斋堂用斋饭。
斋堂内古朴清幽,檀香袅袅,木质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待众人入座,僧人们依序端上斋饭,皆是寺中僧众自种自烹。
首道“金镶玉”,嫩豆芽掐头去尾,嵌入豆腐条,素油微炒后淋上香菇、木耳熬制的卤汁,口感清脆、嫩滑又醇厚。
接着是“翠影浮玉”,青菜叶裹着山药泥,造型精巧,青菜清新,山药软糯,清甜爽口。
随后“如意香酥卷”也上桌了,薄豆皮裹着胡萝卜、芹菜、粉丝内馅,油炸后外皮酥脆,内里鲜香,一口咬下,酥脆软嫩交织。
“罗汉献宝”汇聚笋干、榛蘑等十数种山间珍馐,小火慢炖,汤汁浓郁,满是山林野趣。
最后,“玉液琼浆”:芡实薏仁粥登场,芡实饱满,薏仁分明,粥体浓稠,米香四溢,入口温热暖心。
用完斋饭,堂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是一个神色匆匆的小沙弥。
他在净澄大师面前停下,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与崇敬,“住持,晦智太师祖闭关修行闭口禅,如今已然出关!他老人家吩咐弟子前来通禀,言及尘缘将尽,此次出关,是因感悟到人间帝王圣驾亲临本寺,故而要向圣上传诉禅理,以解世人心中诸多迷障。”
净澄大师听闻,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伤感,他微微欠身,对着萧浔说道:“圣上,此乃我寺之幸,亦是天下之幸。晦智师叔修行高深,禅理造诣非凡,其感悟必能为圣上治国理政带来新的启迪。”
萧浔微微点头道:“能聆听高僧禅理,实乃朕之大幸,还请大师为朕带路。”
四位嫔妃和众官员返回大雄宝殿,八大侍卫和刘永顺等六个太监,陪着萧浔,随净澄大师前往晦智大师闭关的禅房走去。
一路上,古寺清幽,鸟鸣婉转,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奏响一曲自然的梵音。
不多时,众人来到了禅房之外。
净澄大师抬手轻轻叩响房门,轻声说道:“晦智师叔,净澄已陪同圣上前来。”
屋内传来一声低沉却又透着无尽祥和的回应:“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