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是。”
阿莱娜神色如常,语气淡然,“我只是觉得,与其硬碰硬,不如……”
“不如什么?”
姜冉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探究,“不如去寻霍阑相助?”
阿莱娜沉默片刻,目光沉静如水:“我只是觉得,大祭司或许另有良策,可助你渡过此关。”
姜冉轻笑一声:“也对,如果霍阑想帮我,他大可自己来跟我说,何必让你来做说客?”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不过,若我想在这圣山站稳脚跟,一味仰仗霍阑,总归是不行的。此番,我定要做出一番成绩,叫那些心怀不服之人瞧上一瞧。”
阿莱娜闻言,轻轻抿了抿唇,低声道:“能不能立足,横竖结果都是一样。”
姜冉心思敏锐,瞬间捕捉到这话背后似有深意,当即转过身来,问道:“这话怎么说?”
阿莱娜却忽而展颜一笑,举起手中茶杯轻轻晃了晃:“你给我的这杯,莫不是酒水吧?”
“不然我今晚怎的说话这般颠三倒四。”言罢,放下茶杯,又道,“你就只当我方才什么也没说。”
姜冉目光深沉,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若你明日执意要去游说各部族,我可陪你一同前往。”
阿莱娜站起身来,“毕竟我是西域之人,必要之时,兴许还能助你一臂之力。”
临走之前,阿莱娜向姜冉细细介绍了周遭各个部族的大致情形。
行至门口,阿莱娜忽的停下脚步,问道:“对了,你方才在议事厅说曾参与过金丝草的种植试验,究竟是真是假?”
姜冉嘴角噙着一抹浅笑,应道:“自然是假的。那时我不过是一时口快,为了堵住众长老之口,不得已撒了个小谎。”
阿莱娜微微点头:“原来如此。难怪我之前在赤乌调查时,发现你从未参与过什么金丝草的种植试验。今日听你在议事厅所言,还道是我调查有误呢。”
姜冉笑意盈盈,挥手道:“明日再会。”
阿莱娜推门离去。
姜冉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房间左侧,恍惚间,似有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她神色如常,若无其事地关上房门,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烛光摇曳,姜冉重新坐回案前。
她取出纸笔,开始仔细梳理三个部族的情况。
“东边的塔塔尔部族以游牧为生,最为看重水源,”
她喃喃自语,“西边的萨兰部族擅长冶炼,近些时日,似乎在与赫伦暗中往来......南边的......”
突然,一阵微风拂过,姜冉抬起头,看到窗外的月光被乌云遮蔽。
“看来,要变天了啊。”她轻声说。
姜冉心中隐隐有所察觉,阿莱娜方才那番话,分明是话里有话。
她本是受大祭司霍阑之命,前来赤乌寻觅自己回圣山。
途中却因赫伦一路追杀,无奈改道,先行来到王都。
说来也巧,恰在此时,霍阑竟也现身王都。
姜冉素来不信这世间有诸多巧合之事,心中不禁大胆揣测,阿莱娜所接到的命令,莫不是一路护她安然回到霍阑身旁,而非单单护送她返回圣山?
再者,赫伦对她穷追不舍、一路围堵追杀,难不成这一切也都在霍阑的算计之中?
可依照她多日的观察来看,霍阑平日里尽显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她被圣山长老刁难之际,霍阑也会挺身而出,为她仗义执言,瞧着实在不像是城府极深之人,倒真像是圣女身旁得力可靠的帮手。
然而,霍阑费尽心思、千辛万苦寻她回圣山,当真就甘心情愿屈居人下吗?
那句“能不能立足,横竖结果都一样”,阿莱娜到底想向自己透露些什么呢?
姜冉轻轻晃了晃脑袋,只觉脑海中似有一团迷雾,总觉着自己遗漏了某些关键的关联之处,一时之间,思绪陷入了无尽的纠葛与困惑。
与此同时,小院某间房中。
“没想到那丫头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的,要不是今晚偷听到了,差点就被她蒙混过关了!”
“被她蒙混过关又如何?最后还不是乖乖上钩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是啊,明天她就会去游说部族。”另一个声音带着几分得意,“到时候......”
“嘘!”那道苍老的声音打断道,“小心隔墙有耳。一切按计划进行,别出岔子了!”
“我办事,你只管放心好了。”
黑暗中,几道身影悄然散去。
……
夜色渐深,姜冉吹熄了烛火。
次日清晨,姜冉推开霍阑的房门时,晨光正好洒在他案头的古籍上。
霍阑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她:“这么早?”
“霍兄,我来邀你共进早餐。”姜冉笑吟吟地坐下,“顺便商量件事。”
侍女端上热气腾腾的奶茶和馕饼。
霍阑抿了一口茶,问道:“不是还要准备去游说周遭部族吗?时间如此紧迫,怎么看你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姜冉慢条斯理地掰开一块馕饼:“不急。我来到王都第一天时,承诺要给枉死之人祈福。本来说好十日后在圣山举行,但眼下恐怕赶不回去了。”
她抬眼看向霍阑,“既然承诺了,就得办到。我想今天下午在王都办一场简单的祈福仪式,希望霍兄能帮我宣传一下。”
霍阑放下茶杯,眉头微蹙:“事有轻重缓急。祈福仪式可以等你游说部族回来再办也不迟。”
“不。”
姜冉摇头,“我认为祈福仪式就是当下最紧要之事。”
霍阑沉默片刻,终是点头:“也罢,既然是圣女的要求,霍某自当尽心去办。”
不过须臾,王都的大街小巷已然被告示层层覆盖。
霍阑行事果决、雷厉风行,短短不到两个时辰,整个王都便都知晓了圣女即将于赤水湾举行祈福仪式一事。
“听闻圣女要为那些枉死之人祈福?”街头,一位小贩向身旁路人打听着。
“正是,就在今日午后,地点是赤水湾。”路人频频点头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