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金碧辉煌的殿宇内,气氛却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北疆战事节节败退的快报如雪花般飞来。
每一封奏折都像是压在心头的巨石,令人喘不过气来。
楚澜身穿龙袍,端坐于御座之上,眉宇间隐隐透出一丝疲惫与焦躁。
他手中握着一封刚刚呈上的战报,目光扫过那密密麻麻的字迹,脸色愈发阴沉。
“北疆战事如此危急,你们这些文武百官,竟无一人能拿出对策!朕养你们何用?”
楚澜指尖捏着奏折的力道几乎要掐碎纸张。
他忽然一扬手,整摞战报哗啦啦砸在白玉阶上。
惊得前排的户部尚书踉跄后退半步。
他官帽上垂落的孔雀翎正巧扫到旁边御史大夫发颤的胡须。
一时狼狈不堪,然两人均不敢妄动。
殿内一片死寂,文武百官个个低垂着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正值圣上发怒,若此时争当出头鸟,无异于飞蛾扑火,白白送了性命。
“十城沦陷,粮道尽断,你们倒是在奏折里把'臣惶恐'写得比战报还工整。”
楚澜微微倾身:“都是一群废物!平日里争田夺矿倒是机灵,如今倒要朕把你们绑上城墙当肉盾不成?”
一双眸子如鹰隼般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站在一旁的沧溟身上。
“国师。”
他的声音稍稍缓和,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抢才大典结束后,可有可造之才?”
沧溟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战靴碾过地上散落的奏折时发出细碎的纸裂声:“回陛下,按照赛制选出的前三甲已通知收拾行囊,两日后便可出发北疆。”
“两日?”
楚澜眉头一皱,语气中透出一丝不耐,“北疆战事刻不容缓,两日太迟了。传朕旨意,让他们明日随你一同驰援北疆,不得有误。”
沧溟单膝点地时听到自己膝盖骨与金砖相撞的闷响:“臣领旨。”
楚澜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想从他平静的神色中看出些什么,但最终只是挥了挥手:“退下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沧溟再次行礼,转身退出了大殿。
次日,帝都城门之外,沧溟率领的大军已整装待发。
临到城门,沧溟突然勒住缰绳,转身唤来影月影霞二人。
影月和影霞身着劲装,利落干练,快步上前。
“主子有何吩咐?”
“过了今夜……不……再过两天,切记将那衙役供状呈递圣上,你们二人留在帝都,务必护她周全。”
“属下明白。”
影月悄悄瞅了主子一眼,决定将肚子里的疑问全部塞回去。
虽然不知道主子为何同一件事要亲自交代三遍,但主子做事,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一队黑甲骑兵卷着尘土往北疾驰而去。
领头的玄色大氅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沧字帅旗转瞬就消失在长街尽头。
而此时,帝都城内的姜府后宅之中,夏姨娘正坐在梳妆台前,手中把玩着一支精致的玉簪。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国师已经出城了?”她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愉悦。
一旁的丫鬟连忙点头:“回夫人,国师大人已率领大军出了城门,此刻怕是已走远了。”
“既然如此,我也该去会会陆明珠了。”
夏姨娘轻笑一声,将玉簪插入发髻。
原本她想在那间牢房直接结果了姜冉,以告慰月儿的在天之灵。
可转念一想,让姜冉就这么死去,岂不是便宜了她?
她要把自己痛失女儿的这种痛苦乘以百倍千倍奉还给姜冉。
廊下一次偶然的偷听,让她意外得知姜冉的真实身世。
她在那一刻才恍然大悟。
为什么组织会派暗线不惜多少金银也要拉拢她们母女。
为什么组织要把姜冉一个赤乌人称为圣女。
为什么自己可以轻而易举从姜国儒口中得知姜冉的生辰八字。
……
得知真相后,她不禁想要大笑,亏她姜冉还正义凛然地想去参加抢才大典的选拔,报效朝廷。
若是姜冉得知自己真实身世就是自己最痛恨的西域人,又会怎样?
一想到这里,夏姨娘的嘴角便控制不住地上扬。
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姜冉得知自己身世之后的反应了。
夏姨娘站起身,刚迈出房门,便被一直跟随她的嬷嬷拦住了去路。
嬷嬷年约五十,面容严肃:“夫人,您这是要去哪儿?”
夏姨娘挑了挑眉,笑意不减:“嬷嬷这是何意?我要去哪儿,还需向你报备不成?”
嬷嬷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劝诫:“夫人应当知道,组织那边给了最后期限,如果这次任务再失败,你我都不会有好下场。
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今圣女被囚,正是取她心头血的好时机。
您何必在这个时候惹是生非?等心头血取出之后,您想干什么都行。”
夏姨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但很快又被笑意掩盖:“嬷嬷放心,我自有分寸。不会耽误那边交代的正事。”
见夏姨娘仍要一意孤行,嬷嬷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眼中迸射出冰冷的寒光:“夏小花,老身是为了您好。
如今局势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你也不想失去了女儿之后,把自己性命也一并搭上吧?
听老身一句劝,何必在这个节骨眼去节外生枝?”
在听到“姜月”的名字后,夏小花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好不容易等对方说完,她强扯着笑容回道:“嬷嬷,你这是在担心我,还是在担心你自己?
你放心,我做事一向谨慎,况且我接下来要做的,根本不会妨碍到组织的大计。
不过,你也别来妨碍我。”
嬷嬷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退到一旁:“夫人既然执意如此,老奴也不再多言。只望您一切小心。”
夏小花不再多言,转身朝门外走去。
嬷嬷看着她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