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你是否调查清楚?当真与天宗有关?他们丝毫不把大魏仙国放在眼里?”信陵仙君放下手中的竹简,目光略敛,但冰冷的目光闪烁着,一股庞大的气息随之迸发,使得嚣魏牟全身冰寒。
“启禀君上,末将确认无误!经由玄光镜联络各仙国特使,得知的消息全部属实。”嚣魏牟回应,“嚣羿虽说性情傲慢,但他终归是大魏仙国的代表人物,是君上您的座上宾。
天宗之人何敢这般放肆,简直是公然挑衅!”
作为嚣羿的兄长,嚣魏牟自然不会对此置之不理。
他坚信必须有所作为!
信陵仙君冷淡扫了他一眼,方才那强大的气场随即退散开来,只听他淡声道:\"天宗不过只是众多仙门之一,并无过人之处。
不过其门下的北冥子确实非同寻常,纵使我,也未必能稳胜于他。
\"
\"然而此事绝不能轻易放过,本君自会亲自奏请大王做决定!”听罢此言,嚣魏牟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有了信陵仙君的出马,事情将会变得完全不同!要知道,大魏仙国虽不及大秦、南楚那般强盛,却也是颇具实力的国度。
若惹恼了大王,单是一个道家门派而已,定会面对大军压境的下场。
……
在咸阳的大秦王宫内,有一名年轻的身影站在御座之前,身披玄色龙袍,头戴乌金皇冠,双手置于身后。
他的身形挺拔修长,宛如一把蕴藏锋锐未露之剑器。
偌大的仙宫之中,三员大将静立等待着这位年轻王者下达旨意。
“王翦、蒙恬、章邯听令。
现四大仙国共聚于天宗,对此事你们有何看法?”年轻君主微微转头,现出一张俊美却又清冷的脸庞。
目光炯炯,眉宇间透着威严不怒自成的姿态。
正是嬴政——九州大地七大国度里,唯他独有如此卓越帝王之相。
率先答话的是已步入壮年、雄姿英发的王翦。
“回禀陛下,这四大仙国显然包藏祸心,恐怕是要凭借天宗的力量来抗衡我大秦。
不过看结果似乎是被天宗拒绝了。
而臣对那个名为易尘的人甚感好奇,他身为天宗少掌门且地位还凌驾北冥子之上,如此来看如果我们取得此人信任,岂不意味着天宗也可能纳入我们的势力?”
王翦一句道出了其中要害之处。
嬴政依旧没有表态而是又询问其他二人,“蒙恬、章邯,你们二位又有何见解?”
蒙恬与章邯,都是大秦仙国新生代中的将才翘楚,前者专注于内部事务,后者则以对外征战为主。
其中,蒙恬的声望更是早已超越疆界,闻名六国,被誉为大秦战神。
蒙恬拱手对嬴政说道:“陛下,如果此子确实拥有这般能力,甚至能左右北冥子的决定,那我大秦仙国不妨也试着将其收入麾下。
天宗虽无足轻重,但北冥子的势力却不容小觑。”
章邯听后亦恭敬行礼回应道:“在下的想法和蒙将军相似,凡是对大秦有益之事,只要条件合理,都值得尝试。”
突然间,嬴政猛然转身,其身上的黑色九龙袍随之飘动,一种君王独有的磅礴威严扑面而来。
“得到易尘,就能掌握天宗吗?”
“寡人也想会一会他!”
在道教之中,分为天宗与人宗两大流派。
自数百年前分道扬镳后,二者再无往来,唯一的交流便是每隔五年举行的较量——为了争夺道家至宝雪霁剑!
此刻,在人宗的大殿里,
一位身着白色道服、面庞消瘦、满头银发的老者端坐于最上方的位置。
尽管看上去已过古稀之年,但他的肌肤依旧如孩童般细嫩,目光清澈且带着超然万物的意境,怎么看也不像个六十多岁的人。
在他的下方两侧各坐着三位长老,这些正是人宗的核心支柱。
“诸位可知,近来各大仙国盛传一则消息:天宗出现了一位名为易尘的少掌门!”
“据说,此人在一天之内便凭借筑基三重的修为击败了筑基七重的强敌,更在战后顿悟突破,连升两境达到了筑基五重境界!各位以为如何?”
这位被尊为掌门的逍遥子今日召集众长老的目的,就是为了商讨有关易尘的事情。
毕竟两家皆属道教门派,仅因理念不同而分裂。
逍遥子相信,天宗此次忽然推举少掌门且名声远播绝非偶然,而是北冥子及赤松子刻意谋划的结果。
这时,下面首位长老淡淡开口道:“天宗推出一名少掌门本是他们内部之事,与我们有何关系?掌门不必过分在意!”其态度显露出不屑之情,仿佛视易尘为空中楼阁。
因为人宗本就倡导入世修行,通过体验人间百态来感悟大道。
该长老表现出的漠视态度,恰好是俗世间的一种真实写照。
随后,另一名中年模样的长老补充说:“木虚子师弟所说不无道理。
即便这位易尘成为天宗少掌门,也与我们毫不相干。
这或许是天宗故意向我们展示力量,甚至寻找机会对抗我们。”
对此观点,还有一位容貌俊朗、目光温和的长老出言反驳:“尽管木虚子师兄所述可能存在一定依据,但这还不足以证明天宗意图对我们采取行动。
所以,我们还是需保持警惕为上。”
每位长老的看法对于身为掌门的逍遥子都极为重要。
不过经过多年世俗历练的他,自然明白该如何取舍。
其面上神色平静得如同静水,然而眼神深处闪过一道好奇之光。
“无论天宗打的是什么算盘,对我们而言都不重要。
以前做什么,以后继续即可,按部就班便是!”
尽管如此,逍遥子心里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天宗少掌门并无特别好恶之感,毕竟双方从未谋面。
尽管心存平静,但他仍不免生出几分好奇:那位能让四大仙国高手都提及的少年,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之处?
“谨遵掌门法旨!”
众多长老恭敬施礼,随后缓缓起身,步履轻稳地退出大殿。
……
上韩仙国境内,坐落着一座名为宜阳的城池。
此地处于上韩仙国的边缘地带,往来人流复杂。
来自九州各地的商贾汇聚于此,此外还有不少修行之人亦常驻留歇脚。
这般情况让宜阳城繁华富庶,但因其居民来源五湖四海,也难免有些乌烟瘴气。
在这一片土地上,农家潜龙堂设有一个分支。
对外而言,这潜龙堂只是一处交易之地,天下诸多奇珍大多能在这里交易流转。
这里吸引了各界名流与仙门商旅,之所以选择在潜龙堂做买卖,是因为潜龙堂以其无瑕信誉及卓越接待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