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心中的怒火和悲痛无处发泄,今天便全都冲着慕容璟来了。
慕容璟身边聚集了很多百姓,你一拳我一巴掌,打得他眼冒金星,很快昏了过去。
洛景然扶着哭倒在地的老婆婆,轻声劝道:“本相和裴将军就是要为民发声,挖出皇家的烂根子,还百姓们一个清宁啊!”
老婆婆哭诉道:“你们现在才说这些话,还有什么用啊?我的家人都死光了,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他们回不来,那你就擦干眼泪,给他们报仇!”
洛雪瑶带着一身戎装的燕娘出现在大家面前,燕娘自洛景然手里接过老婆婆,轻声劝道:“吴阿婆,哭是没有用的。
我们就算是哭出血泪,哭瞎了眼睛,我们失去的亲人也回不来了。倒不如擦干眼泪,拿起武器,奋起反击!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为了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咱们反了吧!”
洛雪瑶道:“慕容复昏庸蠢钝,慕容璟嫉贤妒能,居然想出联合外敌争夺皇位的蠢招数。
大虞若是继续交给慕容家,还能有什么前途!只有江山易主,才能让老百姓继续过安居乐业的日子!”
洛景然指着身旁咕嘟咕嘟冒泡的菜粥,说:“今天无论大家是否支持我们,我们都希望大家能吃上一顿饱饭,再把你们被剥削的东西拿回去。
本相知道,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老百姓的日子总归是最难的。但在本相的能力范围之内,我希望能帮助更多的百姓们吃上饱饭,穿上不带补丁的衣裳!”
洛家的女眷们和客栈的几个伙计站在锅前,阿山和庆根维持好百姓们的秩序,让大家先去领粥,每人又拿了四个煮鸡蛋,还有一大碗香喷喷的牛奶。
鸡蛋和牛奶都是葱洛雪瑶的空间里拿出来的,百姓们吃下去能够很快补充体力。这些年亏空的身体也能很快调养回来。
大多数人领了米和吃食,都没有走。还是留在原地,慢慢吃喝着,眼睛观察着洛景然和裴骁等人。
有几个老人拉着燕娘和阿山、庆根小声问:“这真的是洛丞相吗?那个真的是裴小将军吗?咱们真的能反吗?”
“能!”燕娘笃定道:“我相信洛丞相,相信裴小将军,更相信我自己!谁说天下是慕容家的?这天下,是百姓们的!
几百年前的王朝不姓慕容!几百年后的王朝,还指不定姓什么呢!”
“对,不管姓什么,能让咱老百姓吃饱饭的才是好皇帝!”
“那咱们就跟着裴将军!跟着洛丞相!咱们这就打进京城!”
百姓们民声激愤,恨不得今天就把慕容复拉下王座。
但这个小镇子没几个人,若是单凭他们就要攻打京城却也不可能。
即便京城的兵器都被洛雪瑶收走了,但一方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百姓,一方是训练有素的将士,即便武器上有差异,胜利的可能性也不大。
现在既然起义是民心所向,那么接下来应该做的,应该是练兵。
和种地。
洛青山已经钻研许久土豆的种植方法,昨晚洛雪瑶又拿出了玉米。
玉米和土豆都是高产作物,尤其是土豆,播种一个月左右就能成熟。
对于现在这些穷苦的百姓来说,若是家家户户都能种上玉米土豆,那么只要挺过这最难熬的一个月,接下来就有足够的口粮可以食用。
裴骁给每个人都分了五斤,他还想把金银珠宝也发给大伙儿,被百姓们婉拒了。
“大将军,我们既然跟了你,这金银自然也就不要了。你若是有门路,就帮我们把这些金银换成米面吧!”
他们手里只有五斤米,就算是全家人的米加起来,也不够吃一个月。
更何况那土豆也只是洛青山说得神奇,是不是真能一个月成熟,亩产四十石,谁知道呢!
倘若一个月后,这个什么土豆没长成,他们手里捏着金银也吃不下啊!
倒不如把这金银全都换成米面,留在自己手里,才更安心。
裴骁下意识地看向洛雪瑶,洛雪瑶沉吟片刻道:“好,那我们就帮百姓们去买米面!不过这银子还是要发给大家一些,手里有银子,心里才不慌。”
每个人分得一两银子,洛雪瑶又把空间里那些从太医署顺来的常用药的药丸子分了一点给大家。
“有病还是要去看医生,这些治疗风寒的药最多只能做备用。将来我会开设便民医馆,解决百姓们看病难的问题。”
另一边,洛青川和洛青玉在登记报名参军的人,所有人可以领到八斤米,一两银子,十只鸡蛋,还有一桶牛奶。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红色的小本本,上面登记的是他们家人的信息。
有人拿着这个小本本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洛青川耐心解释说:“这是军属证,你们家里有人参军,就能得到这样一个军属证。
有军属证的家庭可以免去所有赋税,孩子能够免费读书,读书期间食宿全部免费,书本笔墨也都由书院提供。
且所有家人都能免费在医馆看病就医。凭军属证还能多得一斤种子。”
“啥?我家只要有人从军,就能免去所有赋税?”
其他人好奇地围过来看这个红本本。
“以前只听说考上秀才能免税,没想到现在,家里有从军的,咱也能免税了?”
“何止啊,还能让娃娃们免费读书呢!”
“供养一个读书人,一年起码也得四五两银子,还不算吃喝……这么算下来,划算啊!太划算了!”
有些人心急,拉着洛青玉问:“洛将军,我家只有我老婆子一个人了,我也能参军吗?”
洛青玉心里泛酸,还是好言劝道:“老婆婆,家里既然只有您一个人了,那您就安心种地。
您放心,在彻底推翻慕容王朝之前,咱们绝不收税。待推翻旧王朝之后,新帝也会免税三年,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且以后的赋税不会再超过二十税一!”
有人小声嘀咕:“说来说去,咱们到底要拥立谁啊?新帝,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