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视祖父的眼睛:\"若祖父认为孙儿能担此重任,孙儿自当接受。但孙儿也明白祖父的忧虑,确实,一旦破格立储,必引起轩然大波。无论祖父如何决定,孙儿都会尽忠职守,为大明的繁荣稳定贡献一己之力。\"
朱元璋注视着朱雄英,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你这番话,与你父亲当年如出一辙。他也从不为权位所动,一心只为江山社稷。朕今日更加确信,将大统交予你手,乃是最正确的选择。\"
他沉思片刻,做出决定:\"不过,考虑到当前局势,朕暂不公开立储。但朕会在私下安排,确保权力顺利交接。你且继续主持朝政,多做利国利民之事,积累威望。待时机成熟,朕自会公布决定。\"
朱雄英恭敬应诺:\"孙儿谨遵祖父教诲。\"
朱元璋话锋一转:\"另外,朕有几件事要提醒你。\"
他竖起一根手指:\"其一,关于朱允炆。此子虽不堪大任,但毕竟是朕的孙儿,你的堂弟。他若知错能改,你当宽容对待;若一意孤行,为祸朝纲,也不可手软。\"
\"其二,关于藩王。朕当年分封诸子为王,使其各镇一方,本意是稳固边疆。然而,权力易使人迷失,一旦他们生出不臣之心,后果不堪设想。你需时刻警惕,防患于未然。\"
\"其三,关于改革。你的诸多改革举措,朕甚为赞同。然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阻力重重。你需有坚定决心,却也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朱雄英一一记在心中:\"祖父教诲,孙儿铭记在心。\"
朱元璋看着窗外的皑皑白雪,语气变得悠远:\"雄英,帝王之路孤独而艰难。你父亲本该在这条路上陪伴你,奈何天不遂人愿。如今,这份重担只能由你独自承担。朕只希望,你能谨记初心,不忘为民之道,让大明的江山社稷永固,让万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朱雄英眼中泛起泪光:\"祖父放心,孙儿定不辜负您和父亲的期望。\"
祖孙二人又聊了许多,从治国理政到民生百态,从历史教训到未来展望。朱元璋将自己几十年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孙儿,朱雄英则虚心请教,细心聆听。
夜深人静,朱元璋最后嘱咐道:\"今日之谈,不可外传。待朕安排妥当,自会公布决定。\"
朱雄英恭敬行礼:\"孙儿遵命。\"
离开养心殿,朱雄英踏着厚厚的积雪,回到自己的府邸。雪花纷飞中,他的心绪却异常清明。祖父的信任,是荣誉,更是责任。未来的路,注定充满艰险,但他已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回到府中,朱雄英没有立即休息,而是召集几位心腹前来密谈。刘基、傅友德等人闻讯而来,见太孙面色凝重,知道必有要事。
\"诸位,祖父今夜与我长谈,谈及储君之事。\"朱雄英沉声道,将与祖父的对话大致告知众人。
众人闻言,喜忧参半。喜的是皇帝有意立朱雄英为储,忧的是此举必将引起巨大风波。
刘基沉思道:\"殿下,陛下此意虽好,但朝中守旧派势力根深蒂固,恐难接受。尤其是以黄子澄为首的一批人,必会竭力反对。\"
傅友德点头赞同:\"且不说朝臣,单是那些藩王得知此事,怕是也会生出异心。毕竟谁都知道,殿下上位后,必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藩王势力。\"
朱雄英神色平静:\"我明白。正因如此,祖父才决定暂不公开立储,而是私下安排。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稳住局势,继续推进改革,积累更多的政治资本。\"
\"殿下所言极是。\"刘基赞同道,\"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朱允炆一派的挑战,如何继续推进改革,如何防范藩王作乱。\"
朱雄英起身踱步,思索着对策:\"关于朱允炆,我们需采取怀柔政策,表面上与之和解,给他一些无关紧要的权力,安抚其心。同时,密切监视其动向,防止他采取过激行动。\"
\"至于改革,我们要更加稳步推进。近期的教育医疗改革已见成效,接下来的工匠学堂和农业试验田,也要尽快落实。只有让百姓真正受益,我们的政治基础才能更加稳固。\"
\"最后,关于藩王,我们需要加强情报工作,密切关注各地藩王的动向。同时,通过军改强化中央军队的控制力,确保一旦有变,能迅速应对。\"
众人纷纷点头,认为这些策略切实可行。
朱雄英环顾众人,语气坚定:\"诸位,无论将来局势如何变化,我们改革的方向不能变,为民造福的初心不能忘。正如祖父所言,天下易得,守成却难。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守成,更是开创大明的新局面,让这个帝国更加繁荣强盛!\"
众人齐声应和:\"谨遵殿下教诲!\"
春日的阳光洒在南京城外的匠造学堂上,映照出一派繁忙景象。这座朱雄英亲自督建的学堂已经运行半年有余,成为了大明最先进工艺技术的摇篮。
今日,朱雄英特地前来视察。踏入大门,一阵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呼呼的风箱声以及师徒们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动人的劳动交响乐。
\"太孙驾到!\"随着通报声,正在埋头工作的匠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整齐地排列两旁,向朱雄英行礼。
朱雄英微笑着示意大家继续工作:\"不必拘礼,各位尽管忙自己的事。孙儿今日前来,就是想看看诸位的新作品。\"
学堂总监李孟忠连忙上前引路:\"殿下,请随微臣来,先看看造船部的新成果。\"
在宽敞的造船车间,一艘船模引起了朱雄英的注意。这船模虽小,但构造精巧,与传统宝船明显不同。
\"此乃我们改良后的新型宝船设计。\"一位年约四十的匠师上前解释,\"我们对船身结构和帆缆系统进行了全面改进。船底采用新型龙骨设计,增强了船体强度;船舷加装了防水隔舱,即使破损也不会迅速进水;桅杆和帆缆也全面革新,既能承受更大风力,又便于水手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