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厮杀,联邦军付出极大代价,消灭了叛军主力50万兵力,自身损伤30万的惨胜。
叛军队100万直接损失一半战力,给敌人巨大的心理打击。
“Fuck!”叛军总指挥官徐有德听到伤亡数字忍不住爆出了一口英文。
他脸色铁青似乎没想到己方伤亡大得吓人。
两个月的时间,他们非但没有任何推进,反而付出了50万人的伤亡代价,东西两面同样受到敌人顽强的阻击,愣是没有再推进一步。
徐有德明白跟他们交战的是联邦军主力。
据他得到的情报,他们对面是一支拥有200万人的军队。
足足比他们多出了一倍兵力,难怪从两个月前开始,他就感觉对面非常的难打,原来是这个原因。
妈蛋,欺负他人少,用群海战术来人数围攻,死伤50万大军,剩下50万人,他不得不向后方请求支援,要求协调大军过来。
南部一座豪华的庄园宫殿内,一位大臣脸色铁青的看着发回来的信件,手指用力捏的微微颤抖青筋跳起,显然是已经到了怒火的边缘。
深呼吸一口气,道:“废物,真是废物,一点用都没有,伤亡如此巨大。”
坐在主殿中央最上方的人开口道:“爱卿,看完了就快快道来,上面究竟写了什么?”
地主捧着信件来到大殿中央,说道:“陛下,信件上面讲的是前线的战报,我军前线作战不力,百万大军停滞不前,伤亡人数至少50万,徐有德急报希望派遣大军支援,以防止全军覆没。”
什么?
众人皆是大吃一惊!
怎么搞的?百万大军竟打成这个样子
王皇帝极为震怒的说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百万大军会打成这个样子,是不是有人泄露我军机密,还是阵前将领临阵倒戈,快快从实说来。”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他们的进攻应该是极为顺畅的,只要一直顺利的进行下去,攻下敌人首都,灭了南国,他就可以真真正正的统治国家。
为了这个计划已经准备了很久,当初顺利的逼迫众人簇拥他上位原因是什么?不就是他王家是众地主士坤中实力最大的吗?
上位后为了稳定人心又承诺大家跟着他都是王公贵族,照样还是人上人,最后无奈这些人只好向他妥协,他如愿以偿成了皇帝、坐上了皇位,只要在推翻南国,一切就都完美了。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他早有预谋,攻下南国不是大问题,现在居然遭到了阻碍,自然极为愤怒,一统天下的梦就在眼前,怎么可能放弃?
他最大的心病也是南国,有南国这个邻居在他的旁边,怎么也睡不好觉的?生怕有一天南国打过来把他给弄死,毕竟他是南国的反贼,南国提倡的民主、平等、自由,他一个都不想要,他想做的是恢复帝制与联邦完全相反,所以他怕了,怕民众两相对比后会将他推翻,他必须将南国彻底消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陛下息怒,臣也没想到战会是这个样子,前线军队进攻一开始是非常顺利的,南国方面为了应付局面,已经调派了300万人前来抵挡我们的攻势,分三路阻挡,东50万、西50万、正面200万人,目的是将我们正面100万人全部歼灭。”
???
300万人!!!!!
大殿内人再次脸色骇变。
“他们哪儿来的300万人,不是70万人吗?”王皇帝问道。
“陛下,据臣所猜应当是征集而来的人!”
“为何如此大的事今天才上报。”王皇帝震怒的质问道。
我……
一时有些无言
南国颁布全国动员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人来报,还不是你盲目自大的认为战争很快马上胜利并没有太当回事,来报人员见你不信,再次重复了好多遍语言极为焦急,结果别人扫你的兴,一怒之下,下令砍了来报的人员。
大臣们看见你的作风,不敢上前扫你的兴,任由事情过去,你说为什么今天才上报,你问我,我怎么知道,你怎么不问问你自己呢,早两个月干嘛去了?
不过这话他也只敢在心里吐槽一下,不敢当面说出来。
“陛下息怒,臣有罪,确实是臣考虑不周,请陛下恕罪。”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皇帝陛下正气头上呢,任何话都听不下去,所幸不如直接认错,等陛下来处理。
我处理不好交给别人来处理,别人要是处理不好,就不关我的事了。
“列为爱卿,你们可有何策略?尽管说来,朕重重有赏。”
“陛下,臣以为,首先当务之急,必须要先摸清楚对方总兵力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少是放在明面上的,又有多少是放在暗地里的,先摸清楚,方能想出对敌之策。”左侧前排的大臣说道。
“爱卿说的非常有理,朕问你,敌人现在有多少总兵力,多少表面上的,多少暗地里的,多少没有拿出来的,通通说来。”王皇帝扭头看向下方,刚刚汇报的大臣说道。
玛德,好问的不问,尽问难的问题。
“陛下,具体数字不清楚,臣估算南国总兵力除去已经派出来的300万,至少有100万人在大后方。”
“400万人,岂不是跟我们一样!”
“陛下,既然大致估算出来敌人的总兵力,我军应该速速派遣援军前往支援。”
“那就派100万人前去支援吧。”
“不不不,陛下,臣建议应该派200万人去,趁敌人没有反应过来,杀他个措手不及。”
“陛下不可。”下面汇报的官员连声说道。
“为何?”
“陛下,你可知我军如今后方兵力只有200万人了,都派上去,后方兵力空虚,同一座空城,届时万一敌军来袭,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这名官员,其他官员也纷纷站出来。
“陛下臣复议,万不可如此啊!”
“臣复议!”
“臣复议。”
“臣等复议!”
大臣们纷纷下跪,恳求皇帝陛下千万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