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追随了李谨,但心中始终不怎么放心。
毕竟李谨还是太子,能修炼又能如何?
万一皇位还是被武曌夺去了,那么他们萧家几百口人,都的跟着太子陪葬。
现在萧纲终于松了口气,太子终于下定了决心,还是继承了大乾的帝位。
虽然还没有进行登基仪式,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殿下心中已经认定,他就是这天下的主人,这大乾的皇帝。
他们这些辅佐的将领,也就有奔头了,下面的人谁不想效死力?
“陛下,接下来该如何,还请陛下示下。”
萧纲站起来,满面红光,他萧纲终于又有了用武之地,也完成了对先帝的承诺。
不过他还想看看太子的成色,值不值得他将萧家所有底蕴全部搭上。
“请陛下示下!”
接着太子妃等人,全部躬身行礼。
李谨看了一眼站在自己面前的众人,这才深吸一口气,淡定地说道:“刚才这一仗打的是漂亮,可诸位也要知道,那只是洛阳军团的斥候,六千人对五千人,洛阳军还是远道而来,咱们则是以逸待劳,算不上什么大胜利。”
“而洛阳军团的主力,咱们连面都没见上,他们得主力数倍于咱们,还有源源不断的勤王之师赶来,加入攻城的队伍之中。”
“时间越久,对于咱们越是不利,而咱们并没有援军,即便萧策能说动南境军团救援,可南境军团赶到这里,需要半个月时间。”
“诸位,如今咱们处境很困难。”
听着李谨的分析,萧纲很是满意,频频点头。
胜而不骄,气而不馁,实属难得,对当下的形势分析很透彻。
都说陛下生活在深宫中,是个什么也不会的废物,看样子,天下人都对陛下误会了。
而陛下隐忍这么多年,也是心机深沉。
如同这种人,才能担得起大乾的这副重担。
李谨分析了当前形势,这才给出了众人如何做的意见。
“所以,朕给诸位两条路,诸位举手表决。”
众人心中大惊,一时间面面相觑,举手表决,也只有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三省六部的官员和皇室亲王,才有这个权利。
“陛下,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
萧纲连忙站出来拱手道。
李谨摆摆手,道:“萧老将军,不是朕悲观,实在是需要做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抉择,大家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执行。”
这话说的很在理,只有大家做出的抉择,就是死,大家也心甘情愿。
“第一条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与长安城共存亡。”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就连如今跟随小栗子而来的李肃,也吸了一口凉气。
陛下当真是好气魄,比先皇还狠。
李谨继续侃侃而谈。
“长安城常住人口有八十万,即便在之前逃走了许多,但逃走的都是大户、富户,这些人走不走都无所谓,你让他们与母后的人拼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留下来的,都是无法离开长安城贫困人口,这些人才是能帮助咱们的。”
“据调查,除去城外住户和逃走的住户,大概还有五十万人口,五十万人口一天的吃喝,就是一个巨大的窟窿,一旦城外运输物资通道被卡,这些人就会被活活饿死。”
“最后,咱们也不会好,城毁人亡,那是必然。”
李谨叹息一声,说道:“想要走通这条路,与母后一直耗下去,只有在城内施行战时军管政策,将所有物资收集起来,由朝中统一支配,除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十岁以下的孩童,所有人不管男女,必须服从朝廷安排。”
“十五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男子,全部征为兵丁,由兵部组织训练,其余男子,参与城内劳动,运输物资,编入民夫队。”
“成年女子,挑选五万精明能干的,编入战时太医院,由太医院领导,负责治病救人,运输受伤的士兵。”
“挑选手艺好的妇女,组织工坊,搜集城内能用的屋子,为将士们做战甲衣服。”
“挑选厨艺好的,在各处设立食堂,组织所有人吃饭,不能被饿死。”
“将长安城划为一个零八个区,设立吃饭的地方。”
“这件事,就交给李肃李相了!”
李肃全身一个激灵,抬头看向了李谨,李谨不怒自威,睥睨着战战兢兢的李肃。
“怎么?你还不乐意?”
李肃吞了一口唾沫,心中暗暗叫苦,乐意,乐意个屁,这就是一个得罪人的活,弄不好会被人活活打死。
那可是要强抢人家的口粮,和抄家有什么区别?
“草民遵旨!”
“办不好,你全家就下去陪你。”
“臣会竭尽全力!”
“典韦,这件事非常重要,你让东宫老兵都归队,配合李肃,将这件事办好了,如果连城内的民众都搞不定,那还是执行第二条方案吧!”
“遵旨!”
萧纲抱拳道:“陛下,这个办法的确是非常好的,但要是激起民变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哼,民变,普通百姓都穷的揭不开锅了,给他们饭吃,他们还不乐意?”
萧纲:“……”
萧纲无言以对,陛下这是要彻底弄些那些有钱人,如今家中还有余粮的,自然是勋贵、地主和豪商,还有一些修炼者了。
陛下彻底不给这些人活路了,而是要将那些泥腿子们抬起来,为陛下所用。
只是,那些人能干什么?
李谨见没人说话,接着又道:“第二条路……”
李谨邪魅一笑,笑容让众人心中都开始发慌了。
“尔等拿了朕的脑袋,开城投降,换取活命的机会。”
众人:“……”
大家无语,殿下说了两条路,其实也就一条路,谁他妈胆子逆天了,敢杀了当今陛下,还要献给陛下的母后,这不是厕所打灯笼。
恐怕刚有这种想法,就会被陛下身边的这些强者拧了脑袋吧?
李谨坐在了城头椅子上,看着文臣武将们,道:“朕作为大乾的天子,没有投降的理由,也不会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所以,朕选择第一条,天子当为国战死。”
“诸位,第一条路,谁赞成,谁反对,反对的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