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的卡车冲过断桥。
后续的卡车,在老周的指引下,小心翼翼地绕行,或者等待临时便道抢修,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终究是有惊无险。
黎明时分,当第一缕晨曦刺破乌云,十辆满载pVc管材的重型卡车,带着一路的风尘和泥泞,终于缓缓驶入了瓦窑村的工地。
工地上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连日来的阴霾和焦虑,被这钢铁洪流彻底冲散。
王安站在指挥部门口,看着工人们忙碌地卸货,看着老周和司机们疲惫却带着笑容的脸,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老周的肩膀。
“老周,辛苦了!你们是瓦窑村的功臣!”
老周咧嘴一笑,露出憨厚的表情,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却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王总,这算啥!只要能把活干好,值!”
简单的几个字。
这一趟,他们是在用命换时间。
他当即宣布,给所有参与运输的司机,发放双倍奖金,并且放假三天,好好休整。
司机们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
危机暂时解除,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地下管网开始铺设,地面建筑的基础也在同步进行。
整个瓦窑村项目,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王安并没有放松警惕。
徐浪的手段一次比一次狠辣,这次的供应链危机虽然化解了。
【“叮!恭喜宿主成功完成紧急应对任务‘生死时速,保障建材供应’!”】
【“任务评价:极限操作,有惊无险。”】
【“任务奖励:‘供应链优化模块’已发放!”】
【“模块功能:可对项目供应链进行数据分析,优化采购流程,降低成本,并具备一定的风险预警能力。”】
系统的奖励提示音响起,让王安精神一振。
供应链优化模块!
这正是他现在急需的!
有了这个模块,就能提前预警,从容应对。
他立刻点开了模块界面,开始熟悉功能。
大数据分析、供应商评级、智能比价、库存预警……各种功能看得王安眼花缭乱,但更多的是兴奋。
这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神器!
就在王安沉浸在获得新能力的喜悦中时,新的麻烦,却悄然而至。
瓦窑村项目,除了施工团队,还聘请了第三方监理公司,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把控。
这是行业惯例,也是政府的要求。
王安选择的监理公司,在江州市也算小有名气,资质齐全,经验丰富。
负责现场的监理工程师姓刘,叫刘建明,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一丝不苟。
前期合作一直很顺利,刘监理每天都会到工地巡查,对施工工艺、材料使用等方面提出专业的意见,王安对他印象还不错。
这天下午,王安正在办公室研究供应链模块,项目经理老张却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脸色异常难看。
“王总!不好了!出大事了!”
老张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
王安心里咯噔一下。
“怎么了?慢慢说!”
“是……是刘监理!”
老张喘着气。
“他今天上午对我们已经浇筑完成的一号楼部分承重柱,进行了随机抽检。”
“刚刚……刚刚他出具了一份检测报告,说……说我们的混凝土强度严重不达标!”
“什么?!”
王安猛地站了起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不达标?怎么可能!”
“我们用的都是大厂的预拌混凝土,标号c40,每次进场都严格检查了出厂合格证和试块报告的!”
“施工过程也完全按照规范操作,怎么可能强度不达标?!”
混凝土强度,是建筑结构安全的生命线!
尤其是承重柱,一旦强度不够,后果不堪设想!
这绝不是小事!
“刘监理的报告上怎么说?”
王安强压下心头的震惊,沉声问道。
“报告上说,抽检的几个点位,回弹仪测出的强度值,都远低于设计要求的c40,有些甚至只有c25左右!”
老张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他……他还说,要立刻上报建设主管部门,要求我们这一区域的工程立刻停工整改!”
停工整改?!
王安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一旦被主管部门认定为质量问题,不仅项目要停工,面临巨额罚款,他王安和安居集团的声誉也将彻底扫地!
瓦窑村项目,很可能就此夭折!
这比之前的管材危机,更加致命!
“刘建明人呢?”
王安的声音冰冷。
“他……他把报告发给我就走了,说要去主管部门汇报。”
老张有些手足无措。
“立刻把他给我找回来!”
王安低吼道。
“还有,马上通知施工队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到一号楼现场集合!”
“另外,把我们之前留存的所有混凝土试块,全部送到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急复检!”
王安迅速下达指令。
他绝不相信自己的工程质量会出问题!
这背后,一定有猫腻!
很快,王安带着老张和一众技术人员,来到了被刘监理判定为“不合格”的一号楼承重柱区域。
几根粗壮的钢筋混凝土柱子,表面平整,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
施工队的负责人老李,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瓦工,拍着胸脯保证。
“王总!我老李用人格担保!这几根柱子,绝对是按照最高标准施工的!”
“混凝土标号、钢筋型号、绑扎间距、振捣密实度,每一步我们都盯得死死的!不可能有问题!”
技术负责人小赵也拿着图纸和施工记录,一脸凝重。
“王总,从记录上看,这批混凝土的进场检验、试块留存、养护过程,都符合规范。理论上,强度不应该出问题。”
王安仔细观察着柱体表面,又用手敲了敲,声音沉闷厚实。
他相信自己的团队,更相信自己的把控。
问题,很可能出在那个刘监理,或者他的检测方法上!
就在这时,刘建明被老张派去的人“请”了回来。
他依然戴着金丝眼镜,表情严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
“王总,你找我?”
刘建明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
“刘监理,你这份报告,我看到了。”
王安盯着他的眼睛,缓缓说道。
“你说我们的混凝土强度不达标,依据是什么?”
“依据就是我用回弹仪现场检测的数据。”
刘建明拿出手机,调出几张照片和数据记录。
“你看,这几个点位的回弹值,换算成强度,都明显偏低。”
“作为监理,我必须对工程质量负责,这是我的职责。”
他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王安冷笑一声。
“刘监理,回弹法只是无损检测的一种,影响因素很多,比如混凝土表面碳化程度、浇筑质量、饰面层等等,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误差。”
“单凭回弹仪的数据,就判定结构混凝土强度不合格,是不是太草率了?”
王安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强大的压迫感。
刘建明的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
“王总,我知道回弹法有局限性,但数据摆在这里,我不能视而不见。”
“为了工程安全,停工检查是最稳妥的办法。”
“等你们拿出更有力的证据,证明强度没有问题,再复工也不迟。”
他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心中愈发肯定,这家伙绝对有问题!
就在这时,王安的手机响了,是沈佳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