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座,根据特务营汇报,倭寇第四旅团残部已经转向,进入到了柒图山脉之内。”
陈泽一听就知道倭寇这是打的什么算盘,知道走大路已经不可能突围而出的情况下,想学曾经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企图通过在山脉之内行军逃出生天。
结合第四旅团目前进入山区的位置,陈泽猜测对方将会一路向东,最终抵达营州地区。
目前想要依靠106师就拦住第四旅团残部已然不可能,陈泽立即将这一消息向李维进行了汇报。
……
接到陈泽发来的电报,李维看了看地图,立即给黄钰发去了电报,让在热河城以西山区的179师和234师各主力团分散在山区之内主要节点驻防,等待倭寇第四旅团残部送上门。
同时也给106师下令,让其务必时刻监视倭寇主力所在位置。
而就在李维下达命令不久,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从侍从室传来。
也不知道倭寇给罗刹国许诺了多大的好处,以至于从即日起,罗刹国彻底断绝了对炎国的支援以及武器弹药的出售。
而且根据可靠消息,樱花国正在与罗刹国商议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李维一直都非常清楚,不管是倭寇也好,还是罗刹鬼也罢,都不是好东西。
他相信罗刹国之所以断绝支援,并且与倭寇签订这一条约,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日益壮大的塞北兵团,让其感受到了威胁。
其实罗刹国支不支援的,对李维和塞北兵团并没有多大影响,就是对于金陵政府影响也不是太大。
毕竟这几个月来,罗刹国虽然有一些支援,但也并不多,在东海市战场之上,主要还是依靠的炎国自己,武器装备方面也主要是汉斯国武器和炎国自制武器。
不过若是两国完成这一条约的签订,那么倭寇松辽军就能够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对付塞北兵团上。
而显然常凯也是清楚这一点,因此对于塞北兵团部队兵源也是进行了大补充,将从秦州益州黔州彩云荆楚潇湘六省抽调二十万由保安团和新兵组成的临时部队北上塞北,以补充塞北兵团麾下各个部队。
同时塞北兵团也正式更改为塞北战区,战区涵盖范围包括塞北、奉天、宁古、黑水、漠北。
塞北战区全权负责这五省的作战、治安、民政等事务,李维出任战区司令长官。
罗刹国既然已经选择断绝支援,甚至与倭寇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常凯自然也不会再顾忌,其余的暂且不提,对于漠北自然要宣誓主权。
而且常凯已经召见了罗刹国在炎国的大使,希望罗刹国撤离在漠北的部队,不要干涉炎国的内政。
尽管这并没什么用,罗刹国显然不会愿意将驻守漠北的部队撤走,也绝对不会愿意看到炎国政府重新将漠北纳入管辖范围之下。
但常凯表明了这一态度,让其在国内外声誉再次提升了一个台阶,而且也间接的帮助了李维一把。
就在这样的时刻,灯塔国突然跳了出来,并且对炎国政府释放出了善意,李维一直让人与其联系购买战机的意愿,此次终于是有了可能。
灯塔国代表团不久之后就会跟随常凯一起前来塞北,除了参观塞北部队之外,就是与李维亲自商谈战机的问题。
尽管东海市战场的战斗依旧在继续,但常凯还是打算亲自前来塞北,为众将领亲自授衔授勋,同时也亲自宣布对众将领的任命,并且与李维进行单独商谈。
李维崛起速度实在是太快,借助此次倭寇全面入侵,从一个益州军师长短短时间之内就提升为了战区司令长官。
这里面一是因为李维确实战功赫赫,另外也少不了益州军总司令吴宪和益州军主要代表的鼎力支持,以及常凯对李维的好感。
李维无疑是比较幸运的,他穿越而来之时,李霖虽然已经亡故,但却给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因为李霖是益州军中率先靠向常凯的,以至于后续常凯也将对李霖的好感带到了李维身上。
尤其是李维愿意接受嫡系将领在其麾下,并且还予以重用,也让常凯对于李维好感大幅度提升。
常凯防着并州军做大,也防着百越军做大,但他不怕益州军做大。
相对于并州军首领王川和百越军首领陈麟,不管是吴宪、李甫、杨晋康、唐伯泽、刘惠坚等人,还是新崛起的李维、黄钰等,都没有问鼎之野心。
内战外行,外战内行,是益州军真实写照。
对于抵御外族入侵,益州军极为积极,然而内部的战争,犹如小孩儿过家家一般。
而且让常凯最满意的还是益州军对于军政部命令的服从,可以说除了嫡系之外,就属益州军最服从军政部安排。
就比如此次军政部部队大改革,取消旅和军团以及路军番号,让炎国部队形成战区——集团军——军——师——团——营——连——排——班的体系,也是益州军最先表态支持。
当然也不是没有旅,一些特殊兵种可以有旅级编制,比如骑兵和炮兵。
此次军政部为了后续各部作战更加明确,指挥更加便捷,也制定了相对详细的方案。
炎国设了七大战区,李维的塞北战区,下辖塞北、奉天、宁古、黑水、漠北五省。
王川的并州战区,下辖并州、秦州、冀州三省以及燕京和海津两市。
苏逸民的凉州战区,下辖西夏、凉州、青唐、西域、吐蕃五省。
常凯亲任的江南战区,下辖青州、江南、吴州、庐州四省以及东海和金陵两市。
陈麟的岭南战区,下辖百越、岭南、闽越、夷州五省。
吴宪的荆楚战区,下辖中原、荆楚、潇湘、豫章四省,不过吴宪主要就挂个名,实际负责这一战区的是石德鑫。
军政部直接管理的益州战区,下辖益州、黔州、彩云三省以及恭州这一战时首府。
这也是军政部首次明确的划分,炎国现有省和设立的特别市都囊括在了各大战区之内。
其中除了塞北、并州以及岭南三大战区负责人之外,另外的都是常凯或者是亲信在掌管。
而不管是并州战区还是岭南战区,乃至塞北战区,都有常凯嫡系和亲信出任副司令长官,并且有嫡系部队在里面,以此对王川、陈麟和李维进行牵制。
也因为这次全面的调整,李维在炎国的地位直线攀升,完全和王川、陈麟等人可以平起平坐。
而且与塞北战区不同,其余战区可负责不了民政事务,这方面是直接由炎国政府负责。
当然,塞北战区有这权利,也是因为目前塞北下辖五省只有塞北省在手里,其实也是常凯给他的画的饼。
真要是五省在手,给与他这么大权利,那塞北战区完全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常凯绝对不可能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出现。
只是军政部调整归调整,但目前主要与倭寇作战的还是塞北战区并州战区以及江南战区。
曾经的燕云战区,在这次军政部调整中直接被撤销了,其下辖的冀州青州中原三省,也分别划归并州江南荆楚三大战区。
其中燕云战区在常山战场的主力,全部划入了并州战区之内,也让并州战区实力大幅度提升。
其除了之前下辖第六、第八、第二十五、第二十八集团军,此次增加了第一、第二、第七、第二十集团军,让其麾下集团军规模达到了惊人的八个。
塞北战区目前仅仅不过只有四个集团军而已,哪怕二十一和二十三集团军调入塞北战区,也仅仅只有六个,远不如并州战区。
当然,两个战区都比不了江南战区,哪怕二十一和二十三集团军北上,对方也还下辖十二个集团军。
目前炎国已经组建了三十个集团军,其中26个集团军都在这三个战区里面,这也是炎国抵抗倭寇入侵的主力。
至于另外四个集团军,两个在岭南战区,两个在凉州战区,益州战区和荆楚战区下面并没有集团军,都是一些军级和师级部队,也主要是维护境内治安。
李维深刻的明白,因为他的到来,现在局面已经彻底的乱了,他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不过他坚信,有着系统在,炎国必然不会因为他的到来变得更差。
至于说他到来,让一些势力发展受阻,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李维立志要收复失地饮马翰海,这就必须要以最快速度壮大自身,并且将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而常凯愿意支持李维,也是因为在李维饮马翰海之时,他同样能够在史书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自古以来,收复失地开疆扩土都是最大的荣耀,而作为炎国目前的首领,李维所部取得的功劳,自然会有他的一份。
两个益州集团军北调,并且还支援二十万新兵,可不仅仅是为了让塞北兵团收复松辽地区,还有塞北和曾经失去的岭北。
而且这还是第一次新兵支援,后续还会视情况持续向塞北战区输送新兵,以保障塞北战区战斗力。
当然,输送新兵之时,也会有大量炎国陆军大学优秀学生进入到塞北战区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