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后,他爹和二伯又再次被召集回去把剩下的尾收完。
而家里人也是忙忙碌碌,除了张时安每天都带着二堂哥他们往山上转。
阿爷他们还要照顾地里的粮食,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这药材虽然赚钱,但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子。
只有地里面有粮,心中才不慌,所以无论是干什么事情都不会耽误地里的事。
张时安则是在山上 ,发现党参和黄芪,这两个新的药材。
数量还算是可以,特别是重楼也很多,可能是这边地理气候的原因,让家里的人都认识了一番。
而张三木他们去了不到10天的时间,终于这次回来之后就不用再去服役了。
在家休息了几天,多吃了点东西之后又闲不住,开始满山遍野的,寻找可以卖钱的东西。
张时安他们又在隔壁山发现了一大片的葛根藤,刚好家里的劳动力都已经来了。
顺便让他们把这一边的葛根也全部挖出来。
期间倒是被村里人遇到好几次,纷纷都说张家人真是穷疯了。
这个树根都拿来吃,不过一想到他家那么多孩子,也是情有可原。
在开春的第1个月,张家人满山遍野寻摸的药材,去镇上转了一圈,因为品种和品相以及药材都多样性的情况之下。
更是直接赚到了五两银子。
算是他们卖药材以来赚的最多的一次。
果然人多力量大。
而随着大概又是两百多斤的葛根粉被弄了出来。
这一次,苏辰安,就没有跟着他爹继续去县里了。
毕竟这次可没有牛车给他坐。
4个多小时的路程,他真的有点扛不住。
不过也是好好的跟他爹说了一遍,对方去到县里之后怎么走去找谁?
张三木是个机灵的,不过,毕竟有200多斤,本来张有根是打算去的。
但家里的孩子都拒绝了,毕竟他爹年纪大了又挑那么远的路,实在是太累了。
当时还想着则是,要不先去县里面把牛买回来,再把这个东西运到县里面去卖。
这样也不用这么来回的累人。
可惜这一个提议家里人都不答应,毕竟人累着了不要紧,但是让他们刚买的牛就受这么大的罪,他们可不愿意。
张时安有些愣住了,说的也对,在这古代可能一个人的命都还不如一头牛的命值钱。
而张三木和自家大哥两人挑着这百来斤的葛根粉,来到县里。
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苏记的糖水铺,虽然他们不怎么认识。
但是也知道儿子说的铺子不是这家。
等到他们挑着担子越走越偏僻 ,竟然发现有一家小铺子围满了人。
黄氏,看着铺子的客人,那简直是又高兴又忧愁。
高兴的当然是她家的生意起来了,忧愁的是,她那百来斤的存货早就已经快用光了。
也不知道那个小娃娃什么时候才会让他的家人送货上门。
他就按照那个小娃娃的操作方式,一通宣传,再加上吃了的人味道都说好。
渐渐的他一秋糖水铺,在整个县里面竟然出名了。
就连那些达官贵人都差人来买。
张三木有些不确定,这是不是他们要找的店铺只能询问一个去买糖水的客人。
当的确得知这就是一秋糖水铺 ,两人这才重重的放下心来。
张三木把扁担放下,让他哥守着,他只是赶紧挤到里面去想要寻一寻店家。
黄氏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又赶紧去后面制作,听到有人喊她。
“客官,请问你要喝什么?”
张三木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挠了挠头说他是来送葛根粉的。
就见黄氏原本没精打采的眼睛瞬间变得神采奕奕起来。
“哎哟!你们总算来了,要是再不来,我这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你们这次带了多少的量?”
看着这个女掌柜激动的模样,张三木连忙回答对方的问题。
当听到有200来斤,黄氏一点都不觉得多,反而还十分高兴。
带着他们来到后院,让店里帮忙的人,去外面招待客人,他则是带着那几箩筐麻袋的葛根粉称重。
发现总共有225斤,还是按一斤30文钱算。大概有六两多的银子。
黄氏也是丝毫没有犹豫,很快就把银子结给了眼前这两位憨厚的男人。
大概算了一下自己,下次用完之后的量。
让张三木他们在,两个月后,一定要再次送货。
张三木几人点了点头,要知道那片葛根藤,挖完之后他们又会埋起来。
今年虽然长不了那么多,但是他们去其他的山头还能够再找。
而且这个葛根,基本上是只要用心去找,就能找得到。
更何况他们这个生意稳定了下来,一趟就能赚这么多银子,是真的划算。
拿到了热乎的银子。
再加上他们出门之前各家凑的银子,每一房都出了三两银子,爹娘更是也掏出了三两银子,总共是,12两银子,再加上今天赚的六两多。
总共就有18两银子多了,这么多银子去买一头牛,绝对是够了。
两兄弟向人打听了一番,这才往牛市那边去。
也是他们运气好,开春时节正是牛市最热闹的时候。
听说前几天还有个商队特意弄了一批新的牛羊前来售卖。
让他们赶紧去,早去,也能早点挑到好的。
张三木两兄弟一脸兴奋的谢过对方,很快就根据对方的指引来到了那个据说叫做牛市的地方。
刚一进去两人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住了。
简陋的栅栏围出一片开阔场地,地上满是杂乱的蹄印与新鲜牛粪。
牛儿们或站或卧,毛色驳杂。有身强体壮的犍牛,肌肉贲张,牛角粗壮;
亦有温顺的母牛,眼神温驯,身旁跟着小牛犊,犊儿好奇地打量四周,不时轻蹭母牛。
牛贩们穿梭其中,大声吆喝着自家牛的优点,
“此牛力大无穷,耕起地来又快又好,莫要错过!”
买家们则仔细端详,或掰开牛嘴查看口齿,或轻抚牛背感受骨骼,与牛贩讨价还价,争得面红耳赤。
“这价太高,便宜些,不然俺可去别家!”
“这牛的品相上乘,不能再低咯!”
张三木两兄弟,出门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知道挑牛要看哪些地方。
虽然算不上多精通吧,可到底还是有些门路的。
一路走过去,吆喝声不停。
直到走到一家围着好些人的摊位 ,两兄弟一起进去看到那批牛,也是忍不住暗暗点头,怪不得能围着这么多人。
一头格外引人注目的牛静静伫立。
它身躯高大且匀称,宛如一座沉稳的小山丘。
脊背宽阔而挺直,似能承载千钧重担,每一块肌肉都在皮毛下贲张,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犹如汹涌波涛在皮下涌动。
四条腿粗壮如柱,稳稳地扎在地面,蹄子大而坚实,踏在地上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散发着一种坚不可摧的气息。
牛角粗壮且微微弯曲,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像是两把锐利的武器。
牛眼明亮而深邃,它那油亮的皮毛犹如黑色的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健康的光泽,偶尔抖动一下身体。
皮毛下的肌肉线条如波浪般起伏,彰显着其与生俱来的健壮与活力,让人一眼便知这是一头百里挑一的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