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到第2日大清早起来,大房和二房就召开了一个集体的家庭会议。
当听到自己的父亲,决定想送他们去念书,或者去学一门手艺。
大家的心里不是不期待的。
三蛋看他大哥想说些什么,还是率先站了出来决定不要让父母为难。
“爹娘,大哥年纪不小了,我还小,咱家以后肯定能多赚些银子,你们先送大哥去学手艺。
过两年我想去念书。家里,也不用这么为难。”
张大壮,和王春燕,看到自家三娃子这么懂事。
心里总算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大蛋也开始想要说些什么?
“三弟,你比我聪明,大哥以后,跟着爹他们去山上找药材,你先去念书吧。”
大蛋虽然是长子,但他对底下的这些弟弟妹妹还是很关爱的。
最后在三蛋的坚持之下,再加上家里大人的意思。
最后还是决定让大蛋,先去城里面找个木匠师傅学几年手艺。
至于三蛋子,等今年再攒些银钱,明年就把孩子送到学堂。
至于老二家的。
张二牛,看着自家二蛋四蛋和五蛋 ,在张二牛一再的保证之下。
四蛋和五蛋,都愿意把这个机会给二蛋,他们再等一年。
二蛋虽然觉得这次的机会是两个弟弟让给他的。
可他依然很高兴。
早知道六蛋弟弟要去学堂念书的时候,他心里就别提多羡慕。
可是他也知道自家爹娘,顶多也就能供得起一个人。
还有另外两个弟弟跟他年龄又差不了两年,张时安听到二蛋哥以后要跟他一块去念书。
也是高兴的,毕竟,来来回回也有个伴。
看着其他的小伙伴脸上有些郁闷的表情。
张时安嘴角弯起一个笑容。
“二蛋哥,咱们一定要好好学,三蛋哥他们要晚一年进学,咱们把在学堂学到的字,带回来教给大家。这样咱们一家人,都会认字了。”
张时安的话一出。
原本还有些失落的小家伙们瞬间就亮着眼睛一个劲的叮嘱他们两个人一定要好好学。
他们不知道念书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那会不会苦,会不会累。
但是他们知道念书的机会很难得。
整个杏花村也就只有村长的孙子,在镇上的学堂当中念书。
平常眼睛都恨不得长在天上去,根本就不和他们村子里的其他孩子们一块玩。
当张时安拉过几个姐姐过来,表示他们以后,也要跟大家一块学认字。
原本只有羡慕家里的男娃才有的待遇,他们女子真的也能够识字读书吗?
“好,六蛋弟弟,姐姐们也一定会好好学的。”
事情商量妥了之后。
现在他们整个老张家将会送两个娃娃去念书。
张二牛也跟张三木打听了一番,把这拜师的束修准备好了。
时间很快就到来,张二蛋和张时安大清早的起来。
特意找他们娘亲给他们梳了一个整洁的头。
又把自己的脸和手洗得干干净净,吃完他奶今天特意给他们准备的煮鸡蛋。
坐上大花拉着的牛车。
他爹和二伯看起来比他们两个小娃娃还要紧张一些。
家里其他的孩子,也是一脸憧憬的望着他们几人出门。
一路上二蛋哥也是紧张的,不停吞咽口水。
“六蛋弟弟,你说那陈夫子会不会像是别人说的那样,用板子打咱的手心。还有,要是夫子不收,咱们怎么办?”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听说,有个地主家的娃,呆呆傻傻的模样,那地主老爷想送他家的娃去念书。
结果人家夫子,考教过一番之后,确实是说教不了。
而且犯了什么错?也会被夫子赶回家中。
“二蛋哥别担心,到时候,夫子问什么你就回什么。这是难得的机会,你要是因为惧怕。就畏畏缩缩。那哪里是真正的男子汉。”
张时安的安慰很有效。
张二蛋一想到自己以后就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面对他人的问话,如果都畏手畏脚,胆战心惊。
那么以后他想做出一番大事业来,岂不是白日做梦。
路上的时间感觉格外的难熬。
明明平常看起来根本就不近的路程,今天却仿佛格外的难熬。
当驾着牛车来到陈夫子的门外,看到此刻门外已经有不少的求学的人。
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大人带着自己的孩子。
孩子大概也就五六七八岁左右的年纪。
其中更是有几辆看起来就非富即贵的马车,那大腹便便的地主老爷,旁边站着个身穿华服的小少爷。
白白嫩嫩的,跟他们,晒得黑秋秋,身上没多少肉的模样看起来天差地别。
张时安刚才数了数,此刻站在门外等候的,已经有12人之多。
大部分,孩子身上的穿着,都挺干净整洁,有几个料子都挺好。
看来家里的情况都挺不错的。
好像全场穿的最寒酸的也就只有他们两兄弟,以及二伯跟他爹。
周围的人目光更是频频朝着他们这边张望过来,可能是没有想到这年头的庄稼汉子也有闲钱送娃娃来念书吧。
张三木和张二牛被周围的目光看着有些不自在。
不过在场的人,除了站在前面那几个穿得非富即贵的人群当中有交谈的声音。
其他的人都是没什么交集。
张时安也不想过去跟他们攀谈什么?
就见,写着陈府宅子的大门终于打开。
就见里面走出来一位老伯,看到门外站着这么多人,也是瞬间挂上了笑脸。
第1位被请进去的。就是那位十分富态的老爷,和他身边那个小胖子。
大家在门外等候也并没有什么怨言。
毕竟谁敢在陈夫子的门外大声喧哗吵闹。
要知道这个时代,任你三代从商,也不如人家十年寒窗。
大概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
只见之前被请进去的爷孙俩,很快就春风满面的,走了出来。
这样一番情景,面对周围人上前过来巴结恭贺。
那位老爷也是笑的和颜悦色,来表示他们的孩子也是可造之材一定能够得夫子的青睐。
随后,对方就带着那个小胖子上了马车。
小胖子在上车之前还不忘非常得意的看了周围一圈的孩子。
而随着进去的人陆陆续续,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毕竟有些想要让自家孩子进入文渊堂,结果却只能在普普通通的识字堂里面。
但有些人家带着儿子过来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实质的,倒是没有什么失落。
而其中,一位妇人带着儿子走进去没多久就出来脸上还挂着眼泪。
一路上,那小男孩,忍不住指责哭哭啼啼的母亲。
“都怪你,一个劲的催促让我太过紧张。这才没有回答上夫子的问题。”
看着哭哭啼啼跑远的母子俩,张时安他们也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刚才看这位陈夫子基本上都把孩子收下来了。
结果现在却突然拒绝了一个也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轮到他们前面还有两个人,两个人,出来的也很快,脸上都是笑容。
在他们被人请进去之前,也是给自己加油打气好几次。
这才鼓足的勇气往宅子里面走去。
说句实话,张时安也是有些好奇的看着这些古代的大宅子。
古色古香,布置的也十分文雅。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秀才的家中,奴仆看起来就已经有好几个了。
更别提这么大的宅子,瞧一瞧,古代读书人的地位是真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