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已经没得挑了,更何况这块地方的价格也是他们能够接受的程度。
总共花了55两银子,拿着新鲜出炉的地契,两兄弟都有些恍惚。
钱虽然花的干干净净,但两个人的心却格外的热乎。
毕竟如果那块地方,以后要是不建码头哪里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那些好的地段全都被卖了出去。
可想而知,早就已经有些人收到了消息,而他们这一次,的确是捡了一个大漏。
不过就光买了这块地,大家手上就没有什么积蓄了。
以后想开店做生意,肯定是还要再积蓄一笔钱才够。
是时候,像他儿子说的那样,去寻找其他人 一块做事了。
就比如说 ,她家的葛根粉,附近这些山头基本上都被他们家挖的差不多了。
他们按照,1斤8文钱的价格,让别人帮他们把东西准备好。
而他们家从中间赚取一些差价。
至于到底要找哪些人合作,他们心里已经有个底了。
张三木,之前和媳妇回娘家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会带一带大舅哥他们。
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张三木又跟自家大哥和二哥商量一下,毕竟他们娶的媳妇都是隔壁村子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
他们自己家里好过起来了,媳妇的家里也好过起来了,以后才有盼头。
而张三木的这个消息。
最高兴的就是,王春燕他们。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除了自家儿子,最希望看到的也是自己家里能够好起来。
现在他们家慢慢变好,总不能看着自己的父母在那里吃糠咽菜。
现在有张有根他们发话,总算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让家里人,也能好过一些。
张时安看着家里人都纷纷忙碌起来,也是偶尔会给一个建议,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他爹在操作。
可想而知,他爹在做生意这方面,是真的稍加点拨,就已经十分上道。
张时安有些觉得自己是否应该可以躺平,躺平做个富二代也是不错的。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来到盛夏,张时安看着家里人,这大半年的时光,每个人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特别是外貌上面的。
以前他阿爷,也就40来岁的人,看起来跟60多岁的老头没什么两样。
现在,估计是他们家里隔三差五的能吃上肉又能吃得饱。又没有以往那么累了。
人自然就看着显着年轻。
而他们的变化,村里人都看在眼里。
不过大家都觉得,是张三木他们兄弟几个勤劳,这才能够把家里的日子慢慢的搞好起来。
他们虽然不知道老张家到底是靠什么发财的,只是,看到,老张家的老三,每天风里来雨里去。
驾着牛车到处跑,车上还有好多货物,听他说是到处去其他村子里面晃悠。
而他们的确也是,在其他的村子里面听说过张三木拿着东西去他们村子里面。
不过也有人纳闷,在走街串巷的当个货郎。
难不成还真的能赚钱?
赚不赚钱那是肯定的,没看到老张家的人现在连气色都不一样了。
他们整个村子里面谁不是面黄肌瘦孩子也是跟个小鸡仔一样瘦瘦巴巴。
可瞧着人家老张家的孩子,那叫一个个壮得很,那几个小丫头脸上都挂了不少肉。
更别提他们家那两个金贵的读书娃娃,皮肤都不像他们乡下人,又白,穿的又干净。
谁人不说这老张家,是真的把日子过得好起来了。
而村子里面的一些年轻人,看到老张家的变化,当然也不免动起了心思。
不就是一年二两银子,去租一头牛吗?
更何况,他们就算是不去租牛买辆板车,或者直接当一个挑货的货郎也行呀。
只要勤劳肯干,他们也能像老张家一样,把他家里的孩子不是送去念书,就是送去学手艺。
而此刻的老张家更是激动的不行。
之前买下的那块地,终于有了风声传来。
那边的确是要建一个大型码头,以后南来北往的人都会在这里停靠。
那条街的生意想要不好都难。
而且以后要去远一点的地方直接在镇上的码头去坐船,走水路还要快上一段时间。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老张家的人总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听说码头已经动工了,估计等到,年底就能完工,到时候他们一家子齐心一点,今年也能赚上一些。
到时候,把那块地收拾收拾,请几个人,再加上他们自家人,把店铺砌起来。
以后也算是真正的有了自己的营生。
而张时安也并没有怎么操心家里的事情。
实在是这满脑子的之乎者也,以及,每天夫子布置的课程,都让他没心思去想别的。
早知道能有这一天上辈子自己就去修历史学去了。
虽然按照现在的情况,他的学识,已经超越了徐子睿和陈明轩。
但人家实打实就这个年纪。
而他,觉醒了上辈子的记忆,那就是相当于,三十好几了。
再加上这辈子又有了一个良好的记忆力,这才能够让他领先于人。
可这真要走那条路,现在远远都不够。
不够在哪方面,张时安是能够清楚的明白的。
最主要的就是他的阅读量,除了这几本书翻来覆去的看。
其他的书他接触的太少了。
镇上的那家书肆,也就是基本基础的书籍。
也就是夫子对他们很好,让他看过夫子珍藏的,好几本书籍。
可是张时安知道这些书还是很少,而陈夫子也好像是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你这孩子,真是生了一个七窍玲珑心。”
陈夫子长叹一声。
想当初,他觉得自己看过的书已经够多,凭借着,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书,或者是别人赠予的书。
再或者厚着脸皮去看同窗好友的书,一路以来,他也取得了秀才的功名。
可就这秀才的功名,也是多了几分运气在其中。
所以陈夫子也如实跟他们说了。
如果以后几人还想走得更远一些,对于他们现在的条件,最好的选择。
那就是,考入县学,或者说,去他们南地名声最响亮的,南柯书院碰一碰运气。
只有这两个地方,是平民百姓能够接触,并且全力搏一搏。还有机会。
里面的藏书,比普通学子接触的都要多。
而张时安也算是明白了。
为什么外面的书肆,书籍竟然如此稀少。
原来更多珍贵的书籍全部都掌握到了世家的手中。
当听到那几个赫赫有名的世家,张时安是真的有心绷不住了。
所以说,他们这群寒门学子,所能够得到的资源,全部都是人家世家大族从手指缝里面露出来。
说得更残酷一点。
也就是说,他们所能够学到的都是人家世家想要他们学到的东西。
至于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家世家大族的底蕴。
这样说来寒门想要出一个贵子,不是一般的艰难。
可就这样的情况之下,天底下,普通老百姓也挤破了脑袋。
徐子睿是真的有些惊讶 ,在他们这个小镇子之上,他觉得自己的家庭已经够好了。
而且从未觉得他现在所看的书籍和知识量太少。
可眼前这家伙,却仿佛已经窥见了更大的天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