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看着门上那几个龙飞凤舞的字写着七宝山道观。
七宝山高耸入云也算了,还草木葱茏,山岚袅袅。
道观居于山腰,规模虽小,却在这小县城中声名远扬,终年香火鼎盛。
张时安都觉得,这里还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该不会这个世界有修真者吧?
那他还读什么书呀?
今日总感觉自己的脑子思维散发的比较广,什么都爱乱想。
在这个朝代,佛教好像要比道教要盛行一些。
他们这里的道观没想到人还挺多。
道观朱门斑驳,略显古朴,门扉半掩,悄然透出几分烟火气息。
门旁楹联醒目:
“心存邪僻 任尔烧香无点益;
持身正大 见吾不拜又何妨”。
字迹苍劲有力,墨色深沉,似在无声地警醒世人。
迈入观内,庭院不大,石板路被往来香客踏得光滑。
香炉中香烟缭绕,徐徐升腾,与山间雾气相融。
主殿内,三清塑像庄严肃穆,周身熠熠,法相慈悲祥和,凝视着世间百态。
供桌上摆满供品,烛火摇曳,映照着信徒们虔诚的面庞。
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各路神只,墙壁上绘有道家典故壁画,色彩虽已有些黯淡,却仍可辨其精美。
张时安驻足于那副对联之前,仿若被一道惊雷击中,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他凝视着那苍劲的字迹,心底涌起一股敬畏。
上辈子,他也见过诸多庙宇道观,却从未有这般直击灵魂的字句。
这对联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人心的善恶真伪。
他不禁反思自身过往行事,那些许的杂念与私欲,在这联前无处遁形。
身旁的同伴亦面露动容之色,似是在这瞬间,都被这道观的清正之气涤荡了内心的尘埃,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好家伙,以前肯定是不信什么鬼神之说的, 可他竟然还能想起上辈子的事情。
就足以让他对鬼神有敬畏之心。
果然,在佛家和道家之中,他心里更喜欢的绝对是道家。
毕竟道家的宗旨,告诉你求人不如求己,一切靠自己,努力去拼去挣去闯出他那一条大道。
而佛教,却告诉你要放过别人,放过自己,顺其自然,一切都水到渠成。
求的是那满天神佛,却只让你保持一颗善良正直的内心。
也不叫你去争去抢,仿佛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一切都会来到你的手中。
这对那种什么都不缺的人的确是如此。可是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不去争不去抢不去努力的话。
真的会活活的饿死,因为现在这个朝代现在的百姓根本就没有躺平的资格。
在哪一个年代都有哪一个年代困难的那一部分?
在他们还什么都没有拥有的时候,更适合拜的是道教,也不是说就讨厌佛教。
只不过每个人的心性不一样,坚持的信念也不一样。
张时安被旁边两人扯了扯胳膊,这才发现陈夫子和赵夫子都在看着这一副对联。
陈夫子站在对联前,目光久久停驻,脸上的神情由最初的惊讶逐渐化为深深的赞赏。
只见他微微颔首,捋着胡须称赞道:“此联甚妙啊!寥寥数语,道尽人心善恶之真谛,劝诫之意深刻而不失委婉,正是道教精神之精髓所在。”
赵夫子也忍不住点头赞同。
说罢,夫子转头看向身后的几位弟子,目光中满是期许。
“汝等当学这道观中蕴含的精神,持身以正,心无邪念。
莫要以为这只是道教之理,实则放之四海皆准。
为人处世,当以正直善良为根本,莫要存那等投机取巧、心怀不轨的心思。
这烧香拜神不过是表象,真正的修行在平日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汝等应铭记于心,切不可忘。”
弟子们闻言,皆恭敬颔首,目光中透露出思索与醒悟之色。
踏入道观主殿,香烟缭绕,朦胧中可见信徒们面色庄重而虔诚。
他们双手合十,将香举过头顶,向着泥像与画像深深鞠躬行礼,口中念念有词,似在向神明倾诉心中所愿,祈求庇佑与安宁。
每一尊神像前都摆满了供品,烛火闪烁跳跃,映照着人们满是希望的眼眸。
张时安本以为道观与寺庙的场景不过大同小异,然而,一侧的景象却让他顿感新奇。
只见几案依次排开,队伍如长龙蜿蜒。
案后,身着道袍的道士正襟危坐,手指轻搭在信徒的腕上,细细诊脉,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声询问,神情专注而专业。
旁边有人忙着记录药方,还有的信徒拿着方子匆匆走向后院。
后院中,药香弥漫,一格格的药柜整齐排列,抓药的道士熟稔地拉开抽屉,精准地抓取各类药材,称量、包装,动作行云流水。
张时安目睹这一切,心中满是惊讶与钦佩。
这与他过往对道观的认知截然不同,原以为只是精神上的寄托之所,未料到竟还实实在在地悬壶济世,救苦救难。
这般景象,让他对道观的好感瞬间提升了几分。
只觉这道观之中不仅有超脱尘世的信仰追求,更有着惠及众生的入世善举,实在是难能可贵。
几个人摸了摸自己浑身上下的家当,这样的香火钱他们捐的心甘情愿。
看着对方,这种免费的给老百姓们诊脉,又免费给对方抓药。
而这些老百姓条件好的可能会给上点铜板,条件差一点的可能就拿几个鸡蛋拿点自家种的菜。
而旁边一个小道士,看着他们特别是徐子睿和陈明哲,捐了差不多有好几两。
也是双眼亮晶晶。
“几位道友,感谢你们。你们捐了这么多,可以在这里免费领上一卦。待会要是不嫌弃,还可以一道去后院吃上一份素饭。”
几人一听也是来了兴趣。
眼前这个小道士,看起来年纪跟他们差不多,应该要大上一些。
口齿倒是伶俐的紧。
就见小道士,带着他们拐了一个弯,就见眼前这副场景,让他们哭笑不得。
“道长,这怎么搞?连抽三次,都是下下签。”
一位老妇人,愁眉苦脸,仿佛被生活的不如意摧残的布满风霜。
“道友,莫急。贫道这就为你逆天改命。”
然后就见那老道长,从那竹筒里面,抽出一支上上签。
这一番操作,也是惊呆了几人。
眼前这位小道士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不过还是朝着他们三人递过来竹筒,里面有不少的竹签。
张时安他们率先抽了一支 ,看着上面写的上上签。
36号。
徐子睿和陈明哲也是上上签,一个78一个88。
三个人看着自己手中的上上签,怀疑对方竹筒当中是不是都是这一样的?
只有小道士,眼里闪过一抹惊喜。
“三位道友,你们运气真好。竟然都抽到了上上签。我来给你们找一找对应的签文。到时候,带着你们去跟我师傅解卦。”
张时安他们觉得眼前这个小道士还是挺有趣的。
“小道士,你叫甚名?你师傅厉害吗?”
张时安的话让还在翻找的小道士愣住了。
下意识的开口回答。
“我叫碧清,我师傅当然厉害,不对,有时候也不厉害。”
碧清一想到,自家师傅,每天去外面摆摊算卦。
师公说了,人们都爱听好听的,可是师傅说话太难听了。
搞得对方很不高兴,不但不给钱,还会把师傅臭骂一顿。
而师父则会更加生气,骂的也更加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