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安他们是等到,太阳照射出来的时候才出门的。
秋意渐浓,后山的山林仿若一幅天然的斑斓画卷。
一条羊肠小径蜿蜒其间,似是大地轻吐的一丝脉络。
小径两侧,茂草丛生,草叶细长且微微泛黄,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细响,似在低诉秋的私语。
草丛间,野菊肆意绽放,那一抹抹灿烂的金黄,如碎金洒落在地,熠熠生辉。
花瓣层层舒展,花蕊嫩黄娇艳,其香幽微,随风飘散,引得彩蝶翩跹,萦绕其间。
远处山林,枫叶如火,松枝仍翠,各种树木交错,织就一片五彩林莽,于秋阳下更显深邃神秘。
张时安看着这一片纯天然无污染的美景,也是一时之间愣愣出神。
果然,人在吃不饱的前提下,这风景再美都非常乏味。
毕竟这美景就在眼前,而他过了这么久才发现眼前的这一幕竟然如此的美丽。
而其他的孩子眼中,那也觉得眼前的这一幕稀疏平常。
毕竟他们从小就在这个小山村长大一年四季春去秋来什么样的景色没有见过?
不过他还是太相信自家二蛋哥的记忆力了。
几个人在林子里面转了一圈,张二蛋有些不死心的挠挠后脑勺。
“我记得就是这棵杉木树的下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见了。”
张时安也没有怪对方,既然靠记忆力不行,那么就靠科学。
从旁边捡起一根树枝,既然二蛋哥说在这附近见到过水源。
以及现在明明秋阳高悬 山林却透着几分幽凉。
身为对地质勘查也非常专业的他,手持木棍,一路用木棍扒拉周围的树叶。
根据地下腐烂的树叶,在周围仔细摸索。
直到离开自家二蛋哥说的那棵杉木树没多远的地方。
只见那狭窄小路旁的草丛,越是靠近某个方向,草叶愈发鲜绿,露珠在叶尖滚动,似在暗示着什么。
他知晓,这般景象定是地下水源靠近地表的征兆。
而其他人也不知道自家六蛋弟弟为什么拿着根棍子在地上巴拉巴拉,一言不发就开始往前走。
他们只能老老实实跟在对方的后面,其实他们对找水源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更想要的是在山林当中找一找有没有其他的小动物?
要是有只野鸡野兔,想着想着几人的口水又流了下来。
张时安快步顺着草丛的变化,用木棍拨开前方的障碍,一步步深入。
脚下土地渐渐泥泞,潮湿之感透过鞋底传来。
他眼神一亮,加快脚步,绕过一丛茂密灌木,果见一小小水洼。
看来自家二堂哥的记忆力并没有出错,只不过因为这边长出了不少的野草,盖住了这边的小水洼。
不过仔细听还是能听到滴滴答答的声音。
水洼之上,一面大大的石壁高耸,清泉自石壁缝隙渗出,汇聚成珠,而后滴答滴答,源源不断地坠落于水洼之中,溅起一圈圈晶莹的涟漪。
他面露欣喜,蹲下身子,伸出小手,轻触那清凉的泉水,一路的疲惫瞬间消散无踪。
太好了,这水流量还不小。
他们一家,用水应该是不用发愁了。
现在的水流大概也就是只有小拇指那么大,这边的地格外的泥泞。
估计是因为,这边的水不断的往地下渗去。
而大家也是被这番操作给惊呆了。
不明白为什么六蛋弟弟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找到了他口中的水源。
而且就这么一点水,到底有什么用?洗个菜都洗不了。
还不如直接去小溪那边呢。
张时安也不跟他们废话,让二蛋和几个哥哥以小水洼为中心,用锄头,开始扩张。
而其他的人也没闲着,都在跟张时安一块捡一些碎石头。
通通都搬到这边。
而随着二蛋他们几锄头下去,原本的小水洼 ,从地下竟然开始不断渗水。
等挖到了一定程度,这才去喊张时安询问对方这个大小够不够?
张时安看了看,大小是差不多了,但是深度还不够。
又让几位堂哥,把深度加强一些。
看着这边的小水洼被他们挖的泥泞不堪,水更是一片浑浊。
看着这个四四方方的小水塘,张时安十分的满意。
这个出水量,他们一家十几口绝对是够用。
他就说嘛,以他们家这种居住环境,四面靠山。
想要用个水还要去小溪那边,简直就是太过于浪费劳力。
后山这里,离他家,大概,以一根竹子的长度推测。
一根竹子可以分成两节,也就是一根竹子拥有两份长度。
加上不过800米的距离,大概也是需要快20根的竹子。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可是以后家里人就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挑水了。
怎么想都是划算的。
他们整个杏花村,大概也就30多户的人家。
居住的房子也不是挨的特别近,一般都是有一些些的距离。
反正就他们这边的地貌,以及这一些常见的植被来说。
这片区域肯定是属于南方。
毕竟刚才看到那树林当中的蜘蛛都好大一只,只不过南方也很大,就是不知道自己这边是属于什么地界。
等到这个水井已经完工,张时安又找来几根棍子,大家伙一听要搭一个小棚子的,那都激动的不得了。
都觉得张时安这是在跟他们玩过家家呢。
只是遮挡着一个小小的水井,几根看起来还算尚可的木材往地上一插。
再往上面搭建一些棍子,又从旁边拔了不少的棕榈叶。
放到上面遮挡,再用棕榈叶把上面固定好。
其实想要好一点的密封性和遮挡性,当然直接去割那些树皮用来当做顶棚更好一些。
可惜现在条件有限,能做这么多已经够了。
水井已经挖好,估计沉淀几日时间就能够让水变清。
今天回去之后,则是要跟家人商量一下。
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让一群小孩子家家来做。当然是搞不了的。
不过张时安还没有忘记,说好的带他们上来捕猎。
只不过这边的山林当中除了一些鸟雀,还有一些虫子的鸣叫声。
其他的猎物那是影子也没看到过一只。
估计是这边离人烟之处太近,一些稍微谨慎一点的小动物都不会在这边居住。
不过他们也不是毫无收获,从另外一边下山的时候,找到了一颗熟透的野山楂。
个头跟他们现代,买的糖葫芦,上面的野山楂那简直就是完全不能比。
这玩意儿看起来太小了,最大的也不过他们大拇指那么大。
不过大家都不嫌弃,这个时节,还能有长得这么好的野山楂。
他们的运气都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要知道在秋收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一群孩子在找这个野果子。
而这一株长得这么多,还能被他们给发现,怎么算不上是好运呢?
几个人吃了一点尝了,又继续把剩下的栽到衣服兜里。
给家里的人带去尝一尝。
张时安尝了几个,牙齿都快被酸掉了,不过粉粉的酸酸的,还有一丝淡淡的甜。
说实话,这野山楂估计开胃效果更佳,这玩意儿吃多了只会越吃越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