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张时安知道几人的想法,一定会忍不住反驳。
毕竟,他虽然已经看到了一片朦胧的天地,但带给他的竟然是更大的无力。
按照现在世家大族如日中天,寒门子弟想要翻身,哪有这么简单?
就比如说,之前决定走这条路的时候,也曾幻想过,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跨马游街。
来到这个时代,搞一个状元郎当一当。
现在想来,他还真是有些痴心妄想。
如若没有名师教导,又无良好的资源堆砌。
他凭什么?
能够与那么多世家子弟,去争那几个寥寥无几的名额。
可要是在古代,除非一辈子都窝在那个小山村,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不然,寻常百姓的性命,在他人的眼中视如草芥。
想要堂堂正正有尊严的活着,都是一种奢侈。
更何况,既然都已经觉醒了,上辈子的记忆,他又怎么能够没有一点野心?
就在刚清醒的时候,他可是想过,如若这是个兵荒马乱的朝代。
他搞不得,也得,让自己成为一个王侯将相,逐鹿天下。
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打算,毕竟走上那条路砍头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所以当知道这个朝代还算是安稳,没什么战乱之时。
他心里其实,还有一点小小的庆幸。
所以既然,不能够成就霸业,好歹也要弄个权臣来当一当。
起码,也可以用自己上辈子的专业知识,改变这个世界很多的东西。
流芳百世,也不为过。
而他想要一展才华,那么,科举这一座大山就压在他的前面,跨不过去,他连冒头的机会都没有。
更何况有句话说得好来都来了,哪里能够真那么寂寂无名。什么都不做。
反正他是做不到。
而张夫子又给几人建议,让他们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多去几趟县里面。
县里的书肆,收录的书籍会多上一些,等放假,几个人可以相约着一块去瞧瞧。
张时安点了点头。
陈夫子则是欣慰的捋了捋胡须,他已经看出来了。
眼前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
从一开始悟性惊人,再加上记忆力也是好的过分。
从一开始那字写的跟狗爬一样,现在却写的字正方圆。
虽说还瞧不出有什么风骨,但现在的字写得工工整整,也已经进步非常。
更别提,人家可能要三年才学会的几本启蒙书,眼前这家伙,估计要不了一年就能学会。
就连他看着自家亲孙子以及徐家那小子。都不是能跟这家伙能够比拟的。
等到陈夫子退出去,只留几个人在书房当中。
徐子睿,凑过来询问几个人,现在天气炎热,要不要,此次旬假的时候,去一趟县里。
陈明哲点了点头表示没什么异议。
张时安虽然也想去,不过要去那里,没点银子,想要买书如何容易?
不过他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去一趟翻一翻看一看也好。
等到时候家里宽裕一些,在跟他爹拿银子。
最重要的是。
其实想要获得一本新的书籍,直接去抄书对于他现在来说是最划算的。
可他现在这一手字,在其他人的眼中还算是可以。
可要是能够达到抄书的水平,还是差了很多。
不过就算如此,张时安也是来到镇上的书肆,买了几刀纸,裁剪好之后。
准备把,《千字文》、《三字经》等,慢慢抄录下来。
毕竟他与二堂哥一直共用书籍,有时候还是有些不方便的。
能省一点是一点。
他把原来的书籍给二堂哥,自己只用他手抄版本的。
这段时间,他都已经抄好了一本《三字经》,其实这几本书他已经倒背如流。
不过还是害怕错漏浪费纸张,这才拿着原版的书籍照抄。
旬假那天很快就到来。
徐子睿跟他们约定好了,还在夫子的门外集合。
张时安两兄弟也是跟家里人说好了要去一趟县里面看看书。
在这一块上家里人是真不含糊,反正张三木和张二牛那是咬牙给两人一人塞了一两银子。
让他们要是真喜欢就买下来。
如果银子不够,就过段时间。
两人点了点头。
又把自己的私房钱,拿了十几文钱,他俩也是有私房钱的。
一个是家里给的压岁,另外则是按劳分配。
就像家里的几个哥哥姐姐他们都是有自己私房钱的。
张三木把儿子和二侄子送到学堂,就看到原地停着一辆马车。
看那马车的做工就知道,是富贵人家。
徐子睿看他们两兄弟终于到了,也非常有礼貌的跟张三木打了个招呼。
而张三木看着眼前这个小胖子,那也是觉得跟仙童差不多。
不是说有多好看,而是这胖乎乎白嫩嫩的小脸,看起来就喜庆。
张三木让张时安他们好好玩,他会像以往上学的时间,过来接他俩。
张时安跟他爹招了招手。
看了看徐子睿,眼神询问他,还有一个呢。
“马上就出来,你们这乡下的都到了,这位少爷是真磨蹭。怪不得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到课堂的。”
张时安挑了挑眉头。
很快就看到,一身蓝袍的陈明哲走了出来。
脸上挂着的笑容,以及嘴边的那个梨涡。
就知道这家伙因为要出门,看样子,心情那是好的很。
陈夫子让几个人出门在外小心一些,早去早回,莫要在路上逗留。
四人点了点头。
毕竟,虽然他们只是几个孩童,可还有人家徐子睿家里特意安排的仆从。
张时安他们嘴甜,跟坐在前面赶马车的大林哥套了好几句近乎了。
一路上要不是,马车之中垫了不少的东西。
估计屁股都快被颠成两半了。
他感觉牛车都没那么颠,马车为何会这么颠簸?
可能是因为速度的问题吧。
毕竟牛车可没那么快。
坐牛车起码也得三个时辰,可是坐着马车,两个多时辰就到了。
看着县里面的场景,的确是比镇上热闹多了。
徐子睿表示,他们先去吃一顿再去书肆,并且他知道,有一家胡同巷子里面的臊子面味道可绝了。
张时安率先询问了一下价格。
听到一碗面都要六文钱,还是惊讶了一会儿。
毕竟他以为这位大少爷,肯定是要吃的金贵一些。
但没想到这么平价。
不过对于现在的张时安来说,六文钱也不少了。
不过大家出都出来了,在价格合理的范围内,当然不会扫兴。
徐子睿这家伙估计真的是常客,看着前面赶车的大林哥轻车熟路的来到巷子。
由徐子睿带着他们三人慢慢的往里面走。
这才刚走没多远,就已经闻到了那股霸道的香味。
嚯,好家伙,怪不得能让这位大少爷念念不忘。
光闻味道就知道加了不少的大料,那种鲜香的气息。
怪不得人家有资本能够开在巷子里面,别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肉香当然也不怕巷子深。
张家两兄弟咽着口水,很快,就看到了一家小店。
门口支起两个大锅,那叫一个香气飘飘,店里面的人,也是丝毫不少。
他们还是等了好一会,才等到上一桌的客人散去。
几人赶紧坐下,生怕,连个位置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