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时安与自家二堂哥的关系本来就不错。
所以两个人聊了一番之后,张时安也没有再劝了。
就像自家堂哥说的那样。
“可是堂弟,你也知道我不是读书的料子,做其他的,也根本不在行。
走南闯北,看看外面的世面。哪怕危险,我也依然很知足。”
看得出二堂哥眼中的认真,知道他说这话,并不是假的。
所以有些话的确是不能再继续劝下去。
只能够让对方出门在外一定要顾及自己的安危,起码也要想想还在家中等候的亲人。
二堂哥,诉说着外面的模样,眼中生动的光芒,让众人,也狠不下心说什么伤人的话。
而眼看家人都已经全部到齐了。
一块热热闹闹的在灶房那边准备年夜饭,贴春联的贴春联。
备柴火的备柴火。
张时安,大部分时间都是沉浸在各种各样的考卷当中。
只有,闲暇,放松的时候,会跟自己的二堂哥过几招。
两个人每次对打,周围几个堂哥眼睛都挪不开。
双眼放光的模样,看起来也是非常的憧憬。
张时安两人也不藏私,既然几个堂哥,也愿意学。
不管是强身壮体,还是出门在外,有点身手在身上,都是非常不错。
只不过,人家都说,穷人家的孩子学认字,富人家的孩子学习武。
这句话,也是有渊源的。
要是搁在以前,他们一家的生活环境,想要习武,是真的艰难。
毕竟,这本来就是极具耗费体力的项目,没有足够的能量补充,光是扎马步这一个举动,都足够摧残人。
不过好在像肉和蛋,他们这一家子还是能经常吃得起的。
要知道这一年的时间,三兄弟各开了一家店。
除了镇上的这家,是自己家的铺子不用付租金。
其他的两个店铺都是需要付租金,线下,张三木开店的成本,到年底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回的差不多了。
也就只有张二牛,因为是新开的铺子,哪怕生意不错,但前期的成本在那里,估计过段时间,也能收回来了。
所以现在家里的情况,算是十分的松快。
只不过,大伯二伯,家里的孩子多,要为家里的孩子前途着想,也是不辞辛苦,想要多攒点家当。
过完除夕就到了大年初一。
这一天,整个杏花村的村民,都聚集到了他们张氏宗祠大门外。
家家户户,贴上了火红的对联,再加上,清早就燃放的鞭炮,到处都是红色的碎屑,喜气洋洋的一片。
宗祠的门口,更是被披上了红绸做的红花,随着,几位重要人物的出场。
张时安被众人簇拥在中间,说句实话,他还是第1次来到他们张氏宗祠。
以前偶尔路过,但基本上都是大门紧闭。
只能说,像他们这种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个姓。
有自己的宗祠,也是正常的。
只不过条件简陋了一些而已,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响起。
张氏宗祠的大门也被缓缓打开。
入目庭院之中,几张古朴的供桌一字排开,桌上铺着洗净的粗布。
桌案正中央,一个硕大的猪头摆在显眼处,猪头被打理得干干净净,猪耳挺立,仿佛在聆听着这庄严肃穆的氛围;
两侧是几只毛色鲜亮的肥鸡,鸡喙与鸡爪被染得殷红,鸡冠红得夺目,皆卧伏在盘中,栩栩如生。
再往外,便是各类干果,有自家炒制的花生,外壳带着焦香,果仁饱满;
还有晒得干干的红枣,颗颗通红,宛如玛瑙;榛子、核桃也堆成几小堆,散发着淡淡的果香。
这些贡品,虽比不上富贵人家的奢华,却也是村民们倾尽全力、简约而不失敬意地筹备而来,每一样都承载着他们对祖先的赤诚之心。
村长,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的老者,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黑袍,稳步走到供桌前。
他目光扫过众人,清了清嗓子,低沉而洪亮的声音在宗祠前响起:
“今日,吾等齐聚宗祠,敬拜列祖列宗。
吾族扎根于此,世代农耕,承蒙先祖庇佑,风调雨顺,子嗣绵延。
今有一大喜,族中后生张时安,聪慧勤勉,苦读诗书,于科考一途,荣中童生!此乃吾村开天辟地第一遭,是我族之光啊!”
言罢,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欣喜的议论声,几位老者也微微点头,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就连张时安,听到这么正式有隆重的场面,目目睽睽之下都有些脸热。
村长抬手压了压,待众人静下,又接着说道:
“想我族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子孙谋福,方有今日之安稳。
如今这孩子争气,踏出了这荣耀之路,往后定能为家族带来更多福祉。
列祖列宗在上,望您在天之灵,继续护佑我族,保佑这孩子仕途顺遂,学问精进,他日金榜题名,再添荣光;
也望护我全族老小,岁岁平安,五谷丰登。愿祖先们享用祭品,知晓吾等心意。”
语毕,村长率先拈起三炷香,在烛火上引燃,双手举过头顶,对着宗祠内的牌位深深鞠躬三次,动作缓慢而虔诚。
随后,他将香插入香炉,香烟袅袅升腾而起,萦绕在牌位之间,似在传递着生者与逝者的对话。
而等到村长把香上了之后,旁边脸盆端了一盆水递给张时安。
张时安把手伸进去洗了洗,又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这才接过旁边准备好的香烛,在众人的目光之下郑重的,朝着上首的列祖列宗虔心叩拜。
族中的长辈们依次上前,效仿村长的模样上香行礼。
年轻人则垂手而立,眼神中满是敬重。孩童们虽不太懂其中深意,却也被这庄重氛围感染,乖巧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待上香完毕,鞭炮声骤然响起,噼里啪啦地在宗祠上空炸开。
响声震彻云霄,惊飞了枝头的雀鸟,纸屑纷飞如雪,洒落在众人肩头。
而随着所有的仪式完成,就到了干饭的时间。
像这种全程都聚在一块,的流水席,也是很少出现过。
毕竟,这么大的规模,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出人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