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霄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李云霄,最讲究的就是一个义字!怎么可能干那种趁人之危的事情呢?”
“陈营长,袁兄弟,你们放心,我绝对没有收编你们的意思!”
“这就像娶媳妇一样,得两情相悦才行!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
李云霄一番话,说得陈耀庭和袁强心里暖洋洋的。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感动。
“李长官,您的大义,我们兄弟佩服!”
陈耀庭站起身来,郑重地说道:“我们桂军虽然打了败仗,但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只要能打鬼子,我们愿意配合贵团的行动!”
“不过,我们也有一个要求。”
“陈营长请讲。”李云霄说道。
“我们这些兄弟,都是从战场上逃出来的,缺衣少粮,弹药不足。”
陈耀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如果我们要配合贵团的行动,这后勤保障……”
“这个你们放心!”
李云霄大手一挥,说道:“只要你们跟着我,吃的、喝的、用的,我全包了!”
“不过,为了方便物资调拨,我有一个提议。”
“我们367团,现在是独立团的编制。要不,你们暂时套用我们367团独立营的名义?”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给你们提供补给,你们看怎么样?”
陈耀庭和袁强闻言,又是一阵激动。
他们没想到,李云霄竟然如此大方,不仅不收编他们,还主动给他们提供补给。
“李长官,这怎么好意思呢?”陈耀庭有些受宠若惊。
“陈营长,你就别客气了!”
李云霄笑着说道:“咱们现在都是一条船上的人,理应同舟共济!”
“再说了,你们桂军的战斗力,那可是有目共睹的!有你们的加入,我们一定能打更多的胜仗!”
陈耀庭和袁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好!既然李长官如此信任我们,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过,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陈营长请讲。”李云霄说道。
“我们能不能不叫独立营,叫独立第7营?”
陈耀庭小心翼翼地问道:“毕竟,我们是桂军第七军的,总得留下点痕迹……”
“这个没问题!”李云霄爽快地答应道。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我们367团独立第7营!”
“陈耀庭,你就是独立第7营的营长!”
“袁强,你就是独立第7营的副营长!”
“多谢团座!”陈耀庭和袁强连忙敬礼。
“李长官,那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陈耀庭问道。
“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打击鬼子的补给线,尽可能地收拢溃兵,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李云霄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他很清楚,接下来战斗,恐怕就是金陵保卫战了。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那么这一次,他想要守住金陵!
与此同时,在金陵统帅部,一场关于金陵保卫战的会议,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这是金陵统帅部召开的第二次高层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讨论金陵的守或不守问题,以及如果守,该如何部署防御。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鸦雀无声。
议会上的将领们,一个个面色沉重,眉头紧锁。
蒋委员长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众人。
“诸位,都说说吧,金陵到底是守,还是不守?”
蒋委员长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
会议室里,依旧是一片寂静。
没有人愿意率先表态。
毕竟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敏感了。
守,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
不守,则意味着要放弃首都,背负千古骂名。
无论怎么讲,这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委座,我先说两句吧。”
陈诚打破了沉默,率先开口。
“辞修,你说。”蒋委员长点了点头。
“我认为,金陵要守,但不能死守。”
陈诚缓缓说道:“金陵是我国首都,政治意义重大,不能轻易放弃。”
“但是,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想要守住金陵,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象征性地守一下,投入兵力以四个师为上限。”
“四个师?”
蒋委员长眉头一皱,说道:“辞修,你觉得四个师能守住金陵吗?”
“我不是说要守住金陵,而是要表明我们抗战到底的决心。”
陈诚解释道:“如果投入兵力过多,一旦被鬼子围困,后果不堪设想。”
“淞沪会战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啊!”
白健生也开口说道:“我赞同辞修的意见,金陵投入兵力应以四师为限,避免重蹈淞沪会战的覆辙。”
“不行!金陵怎么能不守?”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会议室里的平静。
唐生智猛地站起身来,拍着桌子说道:“金陵是我国首都,岂能不战而降?”
“如果我们连首都都守不住,那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全国的父老乡亲?”
“我建议,金陵必须守!而且要大张旗鼓地守!”
“谁要是敢说一个不字,我唐生智第一个不答应!”
唐生智慷慨激昂地说道:“我愿意亲自镇守金陵,与金陵共存亡!”
“只要我唐生智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允许鬼子踏进金陵一步!”
“为了提振士气,我们必须要守金陵!”
唐生智的慷慨陈词,让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白健生脸色铁青,冷冷地说道:“孟潇兄,你这是在拿金陵几十万军民的性命开玩笑!”
“金陵的战略地位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死守!”
“淞沪会战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顾祝同也附和道:“是啊,孟潇兄,你可不能意气用事啊!”
“金陵城墙高大,易守难攻,这不假。”
“可现在时代变了,飞机大炮的威力,远非昔日可比。”
“如果我们把主力部队都困在金陵,一旦被鬼子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到时候,我们就是想撤,也撤不出来了!”
面对白健生和顾祝同的质疑,唐生智毫不退让。
他瞪大了眼睛,怒声说道:“你们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鬼子的飞机大炮是厉害,但我们也不是泥捏的!”
“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守住金陵!”
“我唐生智不才,愿以这把老骨头,与金陵共存亡!”
“我倒要看看,小鬼子能不能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眼看着双方争执不下,会议室里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蒋委员长揉了揉眉心,沉声说道:“好了,都不要吵了!”
“金陵守或不守的问题,事关重大,我们需要慎重考虑。”
“这样吧,今天的会议就先到这里,大家回去再好好想想。”
“明天,我们再继续讨论。”
蒋委员长的话,让这场激烈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金陵的命运,依旧悬而未决。
与国民政府高层会议的争吵不休相比,日本政府则显得空前团结。
在东京,日本内阁和军部已经达成一致,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金陵。
他们认为,只要攻占了金陵,就能彻底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投降。
为此,日本政府不仅向华中方面军增派了大量的兵力,还调集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他们甚至还制定了一份详细的金陵攻略计划,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占金陵。
中日两国政府,一个争吵不休,一个举国一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也预示着金陵保卫战的艰难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