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
一声断喝,在李云霄耳边响起。
李云霄硬生生止住了刺出的步枪,锋利的刺刀距离对方的咽喉,只有不到一厘米的距离。
他定睛一看,发现眼前之人虽然军装破烂,满身硝烟,但军衔却是一名少校军官。
李云霄迅速环顾四周,确认所有的鬼子都已经被歼灭,战场上再无一个站着的敌人。
下关码头上的溃兵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原地。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支突然出现的援军,竟然如此神勇,将凶残的鬼子,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全部消灭干净。
李云霄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如果能趁此机会,将367团的形象牢牢地树立在这些溃兵的心中,那么接下来收编溃兵的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紧急集合!”李云霄猛地转身,大声下令。
“唰!”
李四根迅速将367团的团旗,高高举起。
“哒哒哒……”
367团的战士们,迅速向团旗方向集结,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不到一分钟,367团便集结完毕,组成了一个四路纵队。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预备唱!”
367团的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着《中国军魂》,向着下关码头,昂首阔步地走去。
歌声嘹亮,气势如虹,将战场上的硝烟味,都冲淡了几分。
“这……这是哪支部队?”
“不知道啊,军装乱七八糟的,有中央军的,有川军的,还有粤军的……”
溃兵中,一位名叫郭岐的少校,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行进的367团,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
他注意到,这支部队的军装虽然混杂,但士兵们的精神面貌,却与周围那些惊魂未定的溃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的眼神坚定步伐稳健,歌声嘹亮充满了杀气和斗志。
“这位长官,请问你们要去哪里?”郭岐忍不住上前,向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李云霄问道。
“我们奉命驰援金陵,与日军决战到底!”李云霄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金陵……已经沦陷了……”郭岐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绝望和悲凉。
“长官们……都跑了……”
“我们不是为长官而战,我们是为自己的家园而战!为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而战!”李云霄的声音,再次提高了几度。
他的目光坚定而执着,仿佛要穿透眼前的黑暗,看到未来的光明。
郭岐的心猛地一震。
他看着李云霄那坚毅的眼神,那挺拔的身姿,那高亢的歌声,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久违的热血。
“我跟你们一起走!”郭岐大声说道。
他加入了367团的队伍,与战士们一同高唱着《中国军魂》。
“我叫郭岐,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少校参谋!”
郭岐紧跟在李云霄身后,大声报出了自己的番号和职务。
他的声音,在嘈杂的码头上,显得格外清晰。
“我也跟你们走!”
“还有我!”
“算我一个!”
在郭岐的带动下,又有几名军官,带着十几名中央军校的残兵,以及一部分宪兵总队的士兵,加入了367团的队伍。
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不屈的意志。
码头上,还有十几万溃兵。
他们一个个神情沮丧,眼神麻木,仿佛已经失去了灵魂。
他们亲眼目睹了金陵的沦陷,经历了无数的生死搏杀,早已被恐惧和绝望所吞噬。
他们只想逃离这里,逃离这个人间地狱。
367团的战士们依然高唱着《中国军魂》,迈着整齐的步伐,从溃兵们中间穿过。
他们的歌声如同利剑一般,刺破了码头上的死寂。
溃兵们看着这支逆流而上的队伍,眼中充满了惊讶和不解。
他们无法理解,在这样的绝境之下,竟然还有人敢于向鬼子发起冲锋。
但是,没有人跟随。
他们已经没有了勇气,也没有了斗志。
他们只想逃命,只想活下去。
367团的队伍继续向前,他们的目标是挹江门。
码头上的难民们,自发地向两边退开,为这支英勇的队伍,让出了一条通道。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他们知道这支队伍是为了他们而战,是为了整个民族而战。
从空中鸟瞰,这是一幅无比壮美的画面。
难民们如同潮水一般向北涌去。
而367团却如同中流砥柱一般逆流而上,向南挺进。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快看!那是什么?!”
正在下关码头附近采访的《远东时报》记者许传音,突然指着远处,惊呼起来。
她举起手中的徕卡相机,将镜头对准了正在逆流而上的367团。
她看到这支队伍军装混杂,却军容严整士气高昂。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这支队伍显得格外醒目,格外令人震撼。
金陵城背山面水,地势险要。
城内的主干道,中山大道,从下关码头一直延伸到城中心的新街口。
这条大道宽阔平坦,是金陵城最重要的交通要道。
新街口,位于中山大道的中心位置,是金陵城的商业中心,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地。
在新街口广场的东北角,有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那是金陵饭店。
在金陵饭店的楼顶,教导总队炮兵团1营3连的连长沈岩,正站在一门88毫米高射炮旁,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
他的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纠结和犹豫。
按照之前的部署,这门高射炮,是用来防备日军飞机的。
但是现在金陵已经失守,撤退的命令也已经下达。
这门高射炮是炸掉,还是带走?
沈岩的心中充满了矛盾。
炸掉,他舍不得。
这门高射炮是他们连的宝贝,是他们花费了无数心血,才从德国进口来的。
带走他又怕来不及。
鬼子已经兵临城下,随时都有可能冲进城来。
“连长,我们不走了!”
“我们要留下来,跟鬼子拼了!”
“对!跟鬼子拼了!宁死不做亡国奴!”
炮兵连的战士们纷纷围了上来,向沈岩请战。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他们不愿意撤退,不愿意放弃抵抗。
沈岩看着这些年轻的战士,心中一阵感动。
他知道他们都是好样的,都是真正的英雄。
“连长,快看!那是什么?!”
一名炮兵突然指着远处,大声喊道。
沈岩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支队伍正沿着中山大道向这边走来。
这支队伍军容严整士气高昂,正是367团!
伴随着367团而来的,还有一阵激昂雄壮的歌声。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