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邺州副都统孙巨的外甥栾廷玉和三子孙立也学史文恭的样子,一路奔波来到大名府,投身于周侗门下。
周侗见栾廷玉颇具习武天赋,便收他为四弟子,精心传授周家四十二路旋风棍。又收孙立为五弟子,教导他三十六路降魔枪和十八路伏虎鞭。
而后,刘琦又将卧虎岭七杰徐宠之子徐宁带回大名府。周侗见徐宁骨骼清奇,便收为六弟子,仍以徐家家传的三十六路钩镰枪为主进行教导。
当年周侗和徐宠、林凯等兄弟常在一起切磋武艺,所以周侗也会林家的锁喉枪和徐家的钩镰枪。
有一日,蔡瑛儿在大名府不慎丢了钱袋,正巧被小乞丐武松拾到。武松为人正直善良,拾金不昧,当即如数奉还。瑛儿对武松的品行大为赞赏,便将他带回府中。周侗见武松机灵勇敢,便收为七弟子。武松生性不喜骑马,周侗便根据他的特点,悉心传授其霹雳双刀和鸳鸯腿之术。从此周侗闲暇时就教授七名弟子武艺。
小燕青时常到瑛儿处请安问候,蔡瑛儿也在后院勤奋练习刀弩,闲暇时还会弹琴吹箫。她见小燕青乖巧伶俐,甚是喜爱,便耐心地教小燕青弩箭、刀法、琴艺以及箫艺。
话说卢俊义平日里常常前往军中走动,与军中将校肖鹏、杜仲、陈龙、赵宇以及刘琦、吴阶等人相处得如同亲兄弟一般。时常慷慨地请大家喝酒,席间众人还会兴致勃勃地比试武艺。
每次比试,卢俊义都会事先规定不准超过十招,众人心中也都明白,这是卢俊义顾念大家的颜面,毕竟在场之人,几乎没有人能与卢俊义走过二十个回合。
时光荏苒,这一日,忽然有圣旨传到军中。周侗赶忙率领众将恭迎圣旨。原来,邯郸境内有一座五指山,五指山上盘踞着一伙强盗,如今已聚集了五六千人之众,势力颇为庞大。
此前,邯郸知府为了隐瞒实情,曾多次派兵马前去围剿,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强盗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剿越多。直至上个月,知府又出兵五千,试图一举剿灭,谁知主副将皆不幸战死,五千人马也是死的死、降的降,最终只有八百多人狼狈逃回。
朝堂之上,宰相文彦博深知周侗的军事才能,便力保举荐他带领大名府官兵前往五指山,剿灭这伙为非作歹的强盗。太皇太后权衡利弊后,应准了此事,天子随即下达了圣旨。周侗接了圣旨,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着手整顿人马,精心筹备,准备十日后出征。
卢俊义听闻此消息后,热血沸腾,一心想要随军出征,建功立业。此时军中正好招募新兵,卢俊义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当了一名骑兵,随军踏上征程。史文恭、孙立、栾廷玉听闻后,也纷纷表示想要前往当兵。然而,周侗考虑到他们学艺尚未完成,且年纪尚小,便没有同意。此时,史文恭十七岁,孙立和栾廷玉十五岁,林冲和徐宁十四岁,武松才十三岁。
出征前夕的当晚,蔡瑛儿在内宅精心备下了一场酒筵,为周侗送行。席间,瑛儿轻拨琴弦,婉转吟唱了一曲,那歌声悠扬动听:
“鞍上人,披金甲。
坐下马,挂金铃。
军旗猎猎,彩霞飞迎。
枪系红樱,雕弓满盈。
刀剑出鞘,风停雨凝。
听将令,号角鸣。
虎狼兵,出连营。
千军列阵,显露龙形。
万里征程,阵阵皆赢。
凯旋欢庆,四海安宁。”
次日,周侗亲率一万雄师,浩浩荡荡出征五指山。
大军兵分三路,旌旗猎猎,罗列四方。那绿沉枪、点钢枪、鸦角枪,枪身熠熠,锐光闪耀,仿若能撕裂苍穹;青龙刀、偃月刀、雁翎刀,刀气纵横,杀气弥漫,似要将天地笼罩;雀画弓、铁胎弓、宝雕弓,弓身圆润,箭羽饱满,犹如蓄势待发的雷霆。
第一队大将肖鹏一马当先,充作先锋,麾下士卒个个士气昂扬;后一队大将陈龙则负责押运粮草,确保大军补给无忧。周侗稳坐中军,众将官抖擞精神,严阵以待。
七日后,这一万雄师历经跋涉,终于抵达五指山下。大军迅速扎下大营,营帐连绵,气势恢宏。
再说蔡瑛儿,自周侗出征之后,每日里情思萦绕,心心念念皆是周侗的安危。
这一日,在收拾物件时,偶然发现了邯郸令狐写给云台八怪有关刺杀蔡家的书信。蔡瑛儿看罢书信,命青霞、紫云召集来六个弟子,将书信内容细细诉说了一番。
这六兄弟听闻此事,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只待要替师娘报仇。蔡瑛儿原本只想带领史文恭、孙立、栾廷玉前往探查,怎奈林冲、徐宁、武松三人软磨硬泡,执意要跟随同行。蔡瑛儿无奈之下,只得应允,于是带领众人,直奔邯郸府而去,誓要查明当年蔡家被劫杀的真相。
老管家周康苦苦劝谏,却未能阻拦,无奈之下,只得匆忙跑去告知卢平卢员外。
且说周侗在五指山下的大营之中,为了摸清五指山上的虚实,派出多支人马前去打探消息。
这一日,忽然有中军前来禀报原来,有一人名叫王伯年,此刻正在营外求见。周侗一听,得知是自己的结拜二哥,不敢有丝毫怠慢,忙整衣出迎,将王伯年接入大营。
兄弟二人相见,行礼已毕,周侗赶忙问道:“二哥,不知因何在此?”王伯年说道:“三弟啊,我家就居于这五指山脚下。当日我们四人一同进京,后来四弟种师道前往延安府上任。而我和五弟,一个将心血倾注于作画之上,力求丹青妙笔,绘尽世间风华;一个则把精力用于研读兵书,渴望精通韬略,安邦定国。
可惜啊,此次我们二人又都未能科举及第。我此番前来,是为了五指山的十义士之事。这五指山上,原本并无强盗。只是五年前,邯郸地界遭遇大旱,赤地千里,灾民无数。当时的令狐知府,面对百姓的疾苦,非但不开仓借粮,赈济灾民,反而置若罔闻,导致一千多百姓活活饿死。
邯郸本有这十位豪杰,他们心怀大义,散尽家财,竭力周济百姓,然而杯水车薪,难以缓解灾情。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冒险抢了粮仓,之后被逼上了五指山,落草为寇。此乃是官逼民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