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后续杀入营中的史文恭,始终紧紧跟随着苏秋凤,苏秋凤杀向何处,他便追随至何处。
眼见苏秋凤飞身跃上草垛,史文恭自忖无法飞身而上,遂骑马环绕草垛,意在保护苏秋凤周全。
就在此时,史文恭瞧见呼延彩凤正被一名手持长剑之人与三十余名西夏军士团团围困。呼延彩凤一见史文恭,当即大声呼喝:“快过来助我!”
史文恭见状,拨转马头,自草垛之间疾驰而去,继续追赶苏秋凤。
呼延彩凤深陷夏军重围之中,其坐骑不幸被刺毙,无奈之下,只能徒步舞动双锤奋勇迎战。此刻,粮草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夏军闻声纷纷赶来,越聚越多。
呼延彩凤见状,心中暗自思忖:“此番怕是凶多吉少了。这个可恶的史文恭,竟如此见死不救!秋凤姐姐又不知去向何方。这使长剑的昆仑派弟子着实太过难缠,看样子我是难以杀出重围了。”
正当呼延彩凤满心绝望之时,忽闻一声高呼:“呼延姑娘莫要惊慌,梅展来也!”但见梅展率领两名小校,身后数十名骑兵如疾风般迅猛冲来。
骑兵们马速极快,瞬间便冲破了夏军的包围圈。呼延彩凤趁此混乱之机,奋力抢夺一匹战马,与梅展一同向外拼杀。
然而,这边粮草熊熊燃烧,夏军纷纷赶来救火,恰好与梅展和呼延彩凤率领的突围部队相遇。梅展与呼延彩凤再次被夏军重重围困,二人左冲右突,奋力拼杀。一番激战过后,身边的士卒渐渐伤亡殆尽,最终仅剩下他们二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呼延灼亲率大军杀到。却说先前呼延灼率军冲入大营后,见夏军后营火光冲天,心中暗喜:“大事已成,此时见好就收为宜。”遂即刻下令军兵撤离。
呼延灼率领大军冲出夏营,夏军因忙于救火,无暇追赶,急忙返回营地扑救粮草大火。
呼延灼回头一望,却发现妹子呼延彩凤并未随队而出。经兵士清点后禀报,得知梅展、苏秋凤、史文恭皆未突围。
呼延灼心急如焚,当机立断,再次率领大军杀回夏营。最终,呼延灼成功救出梅展和呼延彩凤,而后再次杀出大营。混乱之中,史文恭也一同杀了出来。
众人返回延安城后,经过仔细清点人数,发现苏秋凤失踪不见。呼延彩凤心急如焚,执意要再次杀回寻找苏秋凤。众人苦苦相劝,呼延彩凤无奈之下,登上南城墙,守望了整整一夜。
然而,直至天明,仍不见苏秋凤的踪影,呼延彩凤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并于呼延灼说道:“大哥,史文恭没有冲入重围来救我,在华山曾经我和姨夫苏万可救了史文恭,真想不到此人忘恩负义。”
呼延灼闻言大怒,可转念又劝道:“妹子,这一是史文恭是元帅的徒弟,二则我们没有证据,日后敬而远之就好。”
且说周侗听闻劫南营、烧夏军粮草一事,虽感欣慰,但可惜苏秋凤下落不明。周侗先是为苏秋凤记下火烧粮草一功,随后与蔡瑛儿暗自担忧恩人的生死安危。
西夏军队连日来全力攻城,早已疲惫至极。昨夜又遭宋军突如其来的袭击,毫无防备,各营瞬间陷入混乱,被杀得手忙脚乱。在短短时间内,夏军便折损了数千人马,南营粮草更是被宋军付之一炬,损失惨重。
经此一役,白天,夏军虽依旧勉强维持攻城之势,但士气低落,攻势远不如前。夜晚,夏军加强了巡城的戒备力度,不敢有丝毫懈怠,以防宋军再次突袭。
主帅穆尔图卜与众将在大营中借酒消愁,试图缓解连日征战带来的身心疲惫。突然,巡城校尉匆匆来报:“大帅,延安城东面和西面城墙上有锣鼓声,不知是何缘故?”
穆尔图卜的侄子穆尔河听闻此言,站起身来,带着七分醉意,说道:“大帅,末将请令,前去一探究竟。”
穆尔图卜见穆尔河已有几分醉意,心中略有担忧,便叮嘱道:“周侗此人狡诈多端,你需小心宋军忽然冲出城来,万事小心,去吧。”
穆尔河得令后,转身大步走出大帐。为防宋军出城来袭,点了五百骑兵,向东门奔去。远远地,穆尔河便听到了鼓声。待行至近处,只见东城门城墙上有一处火光闪烁,两边寂静无声。
火光之下,有一红衣女子正神情专注地擂鼓,两边各有一个丫环在有条不紊地敲锣。虽只是一鼓二锣,但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声音却清晰地传入西夏营中。
穆尔河借着酒劲,大声喊道:“小娘子,别敲了,下来陪大爷喝喝酒。”他连喊了三遍,那女子却仿若未闻,丝毫没有搭理他。
穆尔河不知不觉间催马走到了城门近处,此时,后边的小校急忙喊道:“将军,小心城上暗箭,快回来!”
穆尔河这才意识到自己离城太近了,然而,他心中却又不甘就此回马,怕失了颜面。于是,他想着再调笑一句,然后再回马不迟。
穆尔河抬头又喊道:“小娘子……”话未喊完,只听城上鼓点骤然加快,两边各一百弓箭手如鬼魅般齐出,利箭如雨点般射向穆尔河。
穆尔河大惊失色,酒也瞬间醒了,然而此时箭已至眼前,再想逃跑已然来不及了。一瞬间,连人带马被射死在城下。
穆尔河手下的五百人马见状,拼死上前,抢回了尸体,狼狈地逃回大营,将此事上报给主帅穆尔图卜。
穆尔图卜一听,气得猛地摔了酒杯,转身拔出弯刀,欲要有所行动。然而,他走了两步后,却又缓缓停了下来,长叹一声“嗨”,无奈地把刀插在了地上。随后,下令道:“严守营门,不得出营,各部不可大意,随时准备作战。”
原是东城墙头上,蔡瑛儿带着丫环紫云、青霞和守城士兵则轮流擂鼓敲锣。西城墙上呼延彩凤和守城士兵轮流擂鼓敲锣,这东西两面城墙上的锣鼓声响彻了一夜,宋军却并无半点动静。
而夏军却因这莫名的锣鼓声,一夜未曾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