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早就对这三个人不满意了,因为这三个人肯定是勾结了皇宫的太监,否则的话太子,压根不可能知道这三个人。
你徐光启有何德何能当太子的老师?你家就是一个种地的,你的科举考试名次很落后,大家真的请你吃个饭,你得坐在一边,首先排的就是科举名次。
然后再说祖上有什么样的人物,这是血统的关系,我们家祖上当过什么什么样的官。至于说孙传庭,又有何德何能,你有什么本事?
你们两个肯定给太监魏忠贤送礼了,就是你们勾结皇宫里面的宫女,否则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尤其是徐光启,根本就不受东林党喜欢,天启皇帝朱由校刚刚当上皇帝,你就跟黄毛鬼子打交道,购买了四门大炮,再加上你跟外国人在北京不清不楚的,早就是读书人里面的异类了,东林党尤其是不满意。
孙传廷做官太正直,一直就不肯同流合污,大家都贪污,凭什么你不收?你这个人太不懂中国的人情世故,压根就不会做官,就这样一个愣头青,凭什么给太子当老师?
至于洪承畴平时比较会做人,能得到这样的运气,大家虽然眼红,不至于有什么别的想法,至少觉得可以拉拢。
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好了,第二天上早,破天荒的皇帝朱由校来了,讨论了几件事情之后,终于到了最后一项,也就是给太子找三个老师的事情。
朱小松看着眼前的三个人,魏忠贤早就介绍过了,第一个就是徐光启,没想到皇帝刚刚宣布,“现在讨论一下太子的三个老师。”
只见三个人就站出来,“臣徐光启,孙传廷,洪承畴,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朱由校早就想回去干木匠活了,不过太子找老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只能无奈地压着自己的爱好,毕竟这件事情还是非常简单的。
“三位爱卿,太子做梦梦到你们三个人的名字,想让你们三个当太子的老师,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
徐光启感激涕零,自己对魏忠贤太监非常不满意,但是能给未来的皇帝,也就是现在的太子当老师,这可是教书育人的荣耀。
“臣诚惶诚恐,生怕自己才疏学浅,能很好地教育太子。”
突然有一个六品小官就直接站了出来,“启禀皇上,徐光启这个人从小家庭务农,并不精通文章典籍,并且和夷人勾结,经常讨论一些无稽之谈,不适合给太子当老师。”
孙传廷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太子殿下亲口说的,没想到居然还有人站出来反对,魏忠贤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就是东林党的走狗,肯定是小人物先跳出来反对。
徐光启回头看着这个人,内心对东林党也没什么好感,这种事情自己不能说自己有多厉害,毕竟皇帝给了你一项任务,你应该是诚惶诚恐,生怕自己做不好,辜负了皇帝的厚意。
能够站出来的只能是首辅叶向高,自己已经递交了几次奏折,准备辞职,就是不答应。看着眼前的太子,叶向高也是无语了,你找的这个人名气不大,名声也不太好,这种事情只能自己站出来。
“徐光启徐大人文采不错,毕竟是进士,教书育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句话就捅了马蜂窝,本来就对内阁首辅叶向高不满意,东林党本来想铲除太监魏忠贤,好一家独大控制朝政,叶向高总是玩平衡,根本就不配合,早就想把他弄下来,现在终于有了机会。
赵南星直接站出来,“启禀皇上,既然太子殿下做梦梦到的,考核一下,不知道徐光启大人有没有能耐,来教书育人。”
皇帝朱由校早就不感兴趣了,看看自己的儿子,朱小松明显的从眼睛里看出一点神色,便宜皇帝,老爹给了自己机会,剩下的事情自己看着办。
朱小松缓缓走到前面,“孤年纪小,对于国家大事并不太精通,孤知道一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打仗就得需要厉害的大炮,徐光启徐大人购买的四个大炮,威力相当惊人,如果能够大规模制造,那肯定对于攻打后金,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后金在明朝就是一个不愿意提起的名字,自从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后金就在不断地扩大地盘,明朝军队自从失败之后,一直就处于防守状态,满朝文武谁也不说话。
大家都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太子殿下之所以选择徐光启,为了制造更好的大炮,只要制造那就会是一个大工程,上下其手就可以捞钱。
涉及到钱,一定要把工部尚书这个位置,掌握在手里,这样才能够赚大钱,看来这个徐光启问题还真的不大,毕竟别人跟外国人打交道不多,徐光启还是精通外文。
“既然各位大臣对于徐光启大人不满意,那就比赛制作大炮,谁制作的大炮好,谁就可以当太子的老师。”
要说咬文嚼字,要说读书作文,谁也不服徐光启,可要是说制作大炮,这群人就往后退了,毕竟自己真的是不擅长。
叶向高直接站出来打圆场,“哪位同僚有兴趣参加这场比试,,可以现在出来报名。”
文武百官鸦雀无声,毕竟术业有专攻,自己对这方面真的不懂,看到没有人说话,皇帝朱由校直接来了一个一锤定音,“徐光启担任太子的老师,就这么定了。”
东林党虽然心里都不服气,但是制作大炮自己还真的不行,也只能咬咬牙认了,第二个就是孙传廷。
皇帝朱由校无奈的喊第二个人的名字,“关于太子的第二位老师孙传廷,各位爱卿有什么意见?”